沈庆晓+沈庆丰
摘 要:文化保守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与自觉性并存的文化现象,是对现代化过程所衍生的精神世界的迷失,是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等现象的历史性反应。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冲击而形成的捍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的思想潮流。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之后的时代转向与传统文化的特征,分析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文化建设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出规避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措施,在开放的大格局中理性对待并创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本民族特色,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韵味。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思潮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59-02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质与内在发展的需要,开放的格局吸引了众多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的文化主体面临着主流价值选择、民族根性和民族认同感加强的形势。在此文化背景下,文化保守主义学派捕捉契机重整旗鼓,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全国性“国学热”,“崇儒反马”思想理论甚嚣尘上,试图以儒教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出现反对中国文化的“西方化”等思潮。
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分析
改革开放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对社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持肯定或者否定态度,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要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对社会和个人的消极影响。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评价全面而深刻,温和不偏激,防止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困境。
(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有利影响分析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注重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资源来重构自身与社会的精神家园,尤其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操的陶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预防“急性病”与“人失其性”的危机。文化保守主义学者的倡导不仅有利于塑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以助于社会稳定与幸福,而且促进了在新时代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利于对民族根性和民族身份的强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形成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略,使西方霸权主义以及西方文化殖民主义成为泡影,在全球文化浪潮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与传统,避免文化“失语症”,拥有自己的文化话语权。
(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分析
首先,文化保守主义学者宣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视,但是传统文化本身良莠不齐,糟粕与精华共存,在宣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一些传统文化的沉渣搭载传播的便车造成社会的“乌烟瘴气”。一些文化保守主义学者倡导的读经活动将儒家经典奉为圭臬,但是儒家的某些对待女性的伦理道德与尊卑观念严重抑制了个人的主体性发展与自由选择,冠以传统文化的一些封建迷信或者風水之类思想盛行必然导致文明社会的倒退。如若继续接受传统文化中糟粕思想的教化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愚忠、重回文化蒙昧时代的复古以及丧失文明理性的迷乱。此外,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商家发现了“国学热”的商机,开办“国学班” “读经课堂”甚至“女德班”等等,利用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行市场化操作,“国学班”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致使学习传统文化浮于形式而逐渐失去带有文化意义的初衷。
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中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而在这次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一些文化保守主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西化”产物而加以否定,力图建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政治儒学,试图上儒化中国共产党进入政治主流,中建立儒家特区当作枢纽,下儒化民间社会,重新设计当代的中国政治制度。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倡导思想从单纯的文化现象波及政治意识领域,试图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试图动摇马克思主义文化指导地位,其政治企图无疑造成文化格局的乱象丛生,打乱文化发展的规律,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减缓中国文明与现代化的进程。
最后,文化保守主义学派的鲜明保守性易于掩盖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忠诚”与盲目自豪感容易产生对外来文化的不屑与排斥,从而形成偏狭的民族文化心态与独断的文化一元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之间不断冲突碰撞,在多元的文化氛围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是非常必要的,以自身文化优越感的心态高位自居不利于自身学习与进步,失去文化多样性下文化大繁荣的机遇。从自身角度来反思文化是否有足够的拒腐防变能力,是否能抵住外来文化的侵蚀。在全球化浪潮中各民族文化总是不进则退,自身文化过于保守必然被前进的历史潮流所淘汰。
二、规避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措施
(一)以创新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卫本土特色,但传承不是复古,结合自身的特色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别开生面地打造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复兴国学不是热炒国学,更不是盲目地拜在古人脚下,吸取死人的血。如果我们要复兴国学,那就应该理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角度出发,切切实实地整理传统文化,恢复国学地位,将国学作为一门文化学科进行发展。”[1]真正的积极的保守是落于实践的创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下开辟一条特色之路。
创新不是空头喊口号,具体的实践措施才能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比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字经结合,从三字经中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契合因素,让儿童诵读传统经典的同时并理解当下的理念,做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另外,现代性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时代的快捷便利为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高效的媒介,搭载互联网+的顺风车,利用互联网+传统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精华,比如将互联网和书法结合开发网站或者软件客户端,在线开展书法的学习和书写,各种开发不断创新培养各种新的学习方式,新颖的形式为广大群众欣然接受,国民乐享其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便游刃有余。
(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文化之根与精神家园,以其丰富的底蕴对人民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没有必要抽象地争论两者的高低,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站稳脚跟是因为其根植于中國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历史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思想和情感上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虽然我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我们同样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之后面临社会道德的转型期,理想信念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与信念迷失。单纯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中国人如果没有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优秀道德的涵养与继承,就不能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有教养的中国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吸取精髓,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建设吸收西方与传统文化营养为一体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文化。
(三)避免失去民族特色的现代化
惧怕外来文化的侵略而采取全盘拒绝的心态与行为大抵是文化弱国的表现,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我们应有充分的自信面对外来文化。如果不认同自己的原有文明属性,而又不能完全地进入另一种文明,容易形成文明精神的挫败感,造成“自我文化撕裂,欲孵化为一别体而不成”的丑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涵养着具有民族品格与血性的中国人。一个民族最可怕的就是自身根本文化消亡,如果沦落于此就会失去国家的特性,永远不会有自己的立脚之处。因此,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21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树立第一个新观念就是:中国“现代国家”最大资源就是中国的“历史文明”。未来的中国文化能开创多大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人是否能自觉地把中国的“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历史文明”之源头活水中。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中华民族的根,根深深地扎在地下保证着各种文化的枝繁叶茂,就像龙应台所说的“传统的气质氛围,并不是一种肤浅的怀旧情怀,当人的成就就像氢气球一样向不可知的无限的高空飞展,传统就像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粗绳,紧连着土地。它使你仍旧朴实地面对生老病死,它使你仍旧与春华秋月冬雪共同呼吸,使你的脚仍旧踩得到泥土,你的手摸得到树干,你的眼睛可以为一首古诗流泪,你的心灵可以和两千年前的作者对话”[2]。如果做到龙应台所期待的这个境界,传统就活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现代着的我们可以享受着高端的科技带给生活的便利,工作效率的提升与便捷,多元文化与先进文化对视角的扩展与冲击。同时,在我们内心仍可以充盈着丰富的诗意世界,在传统文化的精华教诲中寻找到自我,在迷失的人生征途中看清未来的方向。但凡能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秀者必成为蕴含传统味道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霍晓玲.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J].探索,2012(5).
[2]龙应台.我的现代谁来解释?——以台北宝藏岩为例 [N].南方都市报,2011-12-22.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4]冯桂芬.校庐抗议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