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公共艺术地域文化属性的复兴与城市文化语境的构建

2021-01-07 03:40晓,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场域语境精神

杨 晓, 韩 宇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 100044)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彰显是丰富城市文化语境内涵的重要手段。因此,保护地方文化生态、复兴地域文化、强化城市文化识别性、构建城市文化语境,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克鲁伯和克拉克提出,文化是行为的产物,通过符号获取和传递,是人的行为模式的总和[1]。当代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具有空间范围上的限定与差异性,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是构成公共艺术文化内核的重要内容。地域文化所具有的衍生性,使公共艺术的形式能够在不断发展的历史中提取出属地核心的精神与价值,并融合日常生活进行自我更新与发展,这对于本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城市文化语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新形式具有自身的地域性与专属性,从而赋予城市独特的文化语境,并能反映出城市精神和民族特质,最终使人获得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与地域归属感[2]。

1 地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呈现

地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可以分为时间、空间与人这3个维度呈现。对于地域文化的运用不仅仅是对于浅层形式的借用,而是地域文化内涵与公共艺术本体语言深入的融合。

首先,地域文化的时间维度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主要体现为对城市历史的记忆,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情感的延续,反映出城市的社会风貌和物候特征[3]。历史属性赋予其文化传承的功能和使命,以地域性为基础的公共艺术承载着城市发展历史中的文化积淀。不仅要尊重、梳理和利用特定地域内已有的文化发展脉络和形貌特点,更要从精神层面展现出城市的文化传承与气质特征,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地域性公共艺术的凝聚力来源于特定区域内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对于地域文化的共识。将所在场域的文化要素提炼整合,并用艺术手段进行新的阐述和诠释,与较深层的历史记忆相联系,由此构建人与公共艺术更为紧密的关系[4]。民众对于地域性表达产生文化情感共鸣,形成地方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提升作品的精神凝聚力,引发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参与。

其次,地域文化的空间维度存在于公共艺术所处的场域和环境背景之中,具有某种场域和意识的指向性。一方面,是在场域文化主题范围的聚焦上,不仅限于行政地理的划分,应有2种不同的概念。以北京地域文化为例,从宏观的文化角度,其可视作主干或“大地域文化”;从微观上,就自身的文化构成而言是其各地局部地方文化的总和,如长城文化、漕运文化等,可将其视为“小地域文化”。因此,公共艺术在文化的定位选择上,要考虑到具体的场域环境,权衡其重要性,使其具备精准的场域指向。另一方面,对环境背景中文化的概括和提炼,是增强作品地区专属特征,契合地域文化最直接的途径。对自然元素的提取,传达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公共艺术具有某种符合现代意识与时代精神的意识指向性,这是基于原有文化之上的精神再生。

最后,民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及形式取决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民众思想多种因素,具有混杂多元的特点。这是在特定环境中经过不断的历史演化和民众生活实践所凝练出来的,最能贴近当地居民的意识形态。这使得地域文化的民俗属性成为公共艺术文化元素中生活化和具有群众基础的形式,使公共艺术能够激活传统文化并实现再创造。民俗作为某一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事项,是贴近民众、能够唤醒时代记忆的文化形式。因此,民俗文化符号也大量地运用于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中,以西安地铁1、2号线为例,全线40幅站厅壁画中,民俗人文主题壁画有16幅,占总量的40%,对于民俗元素的提取和场景呈现能引发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地域性公共艺术对于民俗属性的展现使某些被城市发展所湮没的传统民俗文化获得重生,并得以升华。

地域文化以上3方面的内容,为艺术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使公共艺术也成了与场域精神契合的、不可复制的文化衍生体,这对城市文化的阐扬和构建,以及城市的精神理念的传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 地域性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语境的构建

城市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与精神,这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地域性公共艺术作为构建城市文化语境的重要依托,是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呈现,具有传播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的价值导向。

当代公共艺术形式对于城市历史文化、形貌特征以及民俗文化等元素的运用和呈现,是承载和保存城市文脉、增强城市地域特征的重要方式。城市是基于历史形成的,民众通过和公共艺术的互动交流与城市历史发生关联,延续城市的文化传统,弘扬城市精神品格,促进当代城市文化语境构建。图1是以工业品牌符号讲述城市工业发展的故事,展现城市现代文化的发展,凸显地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的样态。

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丰富并拓展了城市文化语境的内涵。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承载并不意味着原封不变,而是在发展中进行重构和新生。在艺术实践中,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将其有机地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中,并衍生成为新的文化形态。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城市文化语境由此不断延伸其内涵,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当代公共艺术创作折射出城市历史发展与文化语境构建的趋向,其根植于民众共同的价值观与精神理想的土壤,编织出一条与群众文化基础相联系的城市精神纽带。公共艺术创作将地域精神转换成为可视化的艺术形式,影响着人们对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态度和主张,同时也决定着对城市、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实现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理想,进而推动城市人文精神内涵与文化语境的共融。图2以象征化的符号形象歌颂英雄主义的城市精神,承载着历史的荣耀,是人民精神意志的凝聚。

在当代,城市文化语境的构建与地域文化的凸显已成为公共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其造型语言转化与艺术形式发展进程中相得益彰,并不断拓展着各自的内涵与发展维度。

3 地域性公共艺术语言的呈现与城市文化语境的新维度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加工技术快速发展,材料选择日趋丰富,加之互联网带来的平台和新媒体,为公共艺术的创作形式和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延伸空间,使公共艺术更具科技性和综合性,形式语言多样化。此外,还受到消费观念、审美趋向、民主意识等因素影响,公共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地丰富着其内涵与外延。构成城市文化语境的地域性,公共艺术形式呈现出如下特征。

3.1 “物化的情感”——科技与艺术的统一

材料作为公共艺术的物质基础,从传统单一材质转向综合材料的运用,并突破传统二维的限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声、光、水、雾、气等一些新媒介被运用到公共艺术的创作中,为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增添更多可能性[5]。公共艺术从以视觉为主导的静态呈现发展为拥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的动态欣赏的艺术形式。随着IT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成为新的公共艺术创作媒介并融入城市建设,其在技术、交互、传播、存在上都不同于传统的艺术模式,且在空间尺度与材料语言上有了新的拓展。如韩国SM公司建筑外立面上的多媒体公共装置“Wave”(图3),通过巨型曲面LED屏幕展现出“3D”海浪翻涌效果,将壮观的自然景象与城市相融合。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入,以多样化的形式语言对地域精神产生新的审视和解读,使大众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传达出城市中人们的精神追求。

3.2 “时间的雕琢”——历史与文化的融合

公共艺术承载着历史文化,讲述着城市的记忆、时代与发展,其内容也随之进行拓展。国内早期的雕塑主要为纪念性、历史性、革命性题材,以具象叙事的方式对历史进行画面式的呈现,体现国家的主导性意识形态立场[6]。此后,公共艺术概念的提出,相较此前在主体内容、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与发展。随着文化包容性增强,公共意识以及公众参与度增强,公共艺术拥有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是对群众情感的浓缩与升华,表达更为感性,从而使公共艺术引起广泛的共鸣。在丰富精神内涵的同时,广义概念上公共艺术的外延也不断拓展,鸟巢(图4)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重要设施,在经过载入史册的盛会后成为新的城市地标,是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体,不仅记录着历史,还为北京的地域文化开拓了新的内容和维度。作为塑造城市性格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不仅记录和追忆城市地域文化的过往,在形式及内容上的革新与多样化使其能更好地彰显城市性格,进而促进文化语境的构建。

3.3 “此时此地,你我共有”——公共艺术的场域维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艺术对泛精英主义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地域文化的介入也成为构建新型文化场域的重要力量,之前艺术品多存在于博物馆或私人专属领域,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主要为历史纪念性雕塑,此时公众对于艺术在视觉观赏和心理上均带有仰视意味,并存在距离感[7]。随着互联网发展下信息的数字化以及个体意识的觉醒,民众与艺术的距离在逐渐缩短,这更有利于人们对其感知与把握,也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巴黎的光之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与音乐沉浸式展现凡·高、毕加索、克利姆特等众多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图5),新旧艺术形式的融合带来全新的体验。如今,公共艺术已成为大众参与审美实践的重要对象和途径,其多样化的形式打破了作品与观者的界限,并提供多维的感官体验,由此带来交互方式和评价角度的拓展。大众、公共艺术以及所在场域之间的交流姿态,逐渐从人的仰视转变为相互平等交流,在接受作品输出的同时,还能给予一定的反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艺术参与理念[8]。尊重不同场域和地域精神的文化追求,公共艺术被赋予了更多积极的审美含义,为大众生活的美化和城市文化的构建提供助力。

4 结论

1)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地域文化属性的研究是基于艺术实践的社会性层面的探索,从时间、空间和人的维度为公共艺术提供创作土壤和文化依托,赋予其文化传承的功能和使命、场域和意识的指向性,以及民众基础。

2)地域性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多元呈现,以及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成为构建城市文化语境的重要依托。两者在城市发展中相互更新,不断拓展着各自的维度,拥有不断丰富的无限可能。

3)当代公共艺术是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地域精神的塑造丰富着公共艺术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属性。公共艺术内涵与外延的扩展同样为地域文化的填充与转型提供动力,也推动大众的审美方式的多元化。由此,能够带给大众丰富的艺术体验,开拓文化视野。构建独特的城市文化语境,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能力、塑造城市气质,从而使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优势。

猜你喜欢
场域语境精神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