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略①

2021-01-07 06:17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关键词:金陵师范南京

施 咏(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20世纪初,中国各阶层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清宫廷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实施“废科举、兴学堂”等改良措施。1904年,正式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共同制订的《奏定学堂章程》,从而以此为开端,使得近代新型的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开,江苏近代的新式学校音乐教育也随之肇始于此。

江苏近现代音乐教育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四个层次齐全;建有师范学校、教会学校、专门学校、普通学校(中小学、幼稚园)等多种学校类型。本文拟以这几种学校类型为纲,并兼及其他分类维度,对江苏近现代新式学校中的音乐教育进行史料梳理,总结其规律与特点。

一、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早在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上奏的《学务纲要》中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今外国中小学堂、师范学堂,均设有唱歌音乐一门。”[1]可见,在20世纪初,师范学堂中开设音乐科目已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民国初期,江苏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的松江、苏州、无锡、南京、扬州、淮安、徐州、海州(连云港)、镇江、通州(南通)等地分别建立了数十所省立的师范学校。其中包括从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共九所,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三所,省代用师范学校一所等。

就音乐教育而言,则以1902在南京创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及其一脉派生之系,以及1927陶行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影响较大,分述如下。

(一)从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师范学院

创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也是江苏近代的师范音乐教育之发端,此脉之系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变迁,直至1952年,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成立。其演化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共十一次校名的变更,如图所示:

1.三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1902—1920)

“三江师范学堂”建校之初,只设史地、数理化、博物等科,1905年末,更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时任监督李瑞清呈准学部特设“图画手工科”,学制为三年半(含预科半年),以音乐为副主科,主要课程有乐典、风琴、钢琴、唱歌等,使用五线谱教学,每周授课2—4学时。音乐教师由日籍讲师石野巍、江苏海州许崇光担任。1906—1907年,学堂各招收学生三十余名,毕业后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及江西地区从事音乐、美术教育行业,成为我国第一代师范教育培养的正规艺术师资。

三(两)江师范学堂作为江苏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较早建立的一所高等师范学校,亦开创了我国师范音乐教育的先河。1911年冬,因武昌起义战事,该校停止招生。

1914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改制为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舍、设备等皆承“两江”。次年恢复“图画手工科”教学,后更名为“工艺专修科”。因时任校长江谦重视国乐,1915年,还聘请李叔同担任兼职图画及音乐教员,并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谱曲(江易园词)。

1917年,经康有为介绍,江谦还邀请诸城琴家王燕卿于梅庵①梅庵:清末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时期校内所建茅屋三间,原名梅庵草堂。因时任“两江”监督李瑞清号“梅庵”,故此得名。教授古琴,并逐渐形成了以王燕卿为中心的梅庵琴派传承体系,开启了近代古琴进高校之先。所授学生以邵大苏、徐立孙二人尤得真传,毕业后重编《梅庵琴谱》,成立梅庵琴社,梅庵琴派由此扬名。其间,崇明派琵琶演奏家沈肇洲亦于此教授国乐,1918年暑假,刘天华专程赴南京高等师范向沈肇洲学习了全套崇明派《瀛州古调》。

2.三校校名变迁时期(1920—1928)

这一阶段主要为国立东南大学(1920—1927)、第四中山大学(1927—1928)、国立江苏大学(1928.2—1928.5)三所综合性大学较为频繁的重组、合并、更名的过程。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国立东南大学,开设有戏曲研究与表演、音乐教学法两门辅系学程。次年,原“工艺专修科”归为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艺术专修科”,设音乐系,由阮叔平任系主任。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将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等9所大学合并,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原东南大学教育科改为教育学院,并收编省立第四师范艺术专修科,分音乐、国画及手工三组,吕子凤主持科务。

1928年2月,再改“第四中山大学”为“江苏大学”。

3.国立中央大学时期(1928—1949)

同年5月,国民政府又将“江苏大学”改为“国立中央大学”,成为了20世纪上半叶稳定持同一校名历史较长的一所大学。

中央大学第一届音乐专业学生系由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艺术专修科”转入。初建时,音乐组师资仅程懋筠、童志诚及勇士衡三人。课程分为艺术实习、艺术理论、普通教育和选修课程。其中,艺术实习课程由练声、器乐与国乐指导构成;艺术理论由乐典、音乐通论、音乐学、和声学、艺术概论、作曲初步、美学、音乐教授法和试教等课程;选修课程则是“艺术专修科”内的图画、手工、音乐三组中的特设科目。此后,程舆松、邱仲广、梅经香等加入,师资逐步增强。次年,学制也由三年改为四年,与本科相当。

1930年,原“艺术专修科”改称“艺术教育科”,法国里昂学院毕业的博士唐学咏(1900—1991)学成归国加盟央大,他推行欧洲专业音乐教育,提倡固定唱名法,并增加国乐概论、辨音学、音乐史、指挥法、对位学和音乐解剖等课程。

1931年,“艺术教育科”改“艺术科”。次年,唐学咏任主任,对音乐组师资进行了调整,除留美归国的梅经香外全部解聘,改聘马思聪、喻宜萱等人任教。还多次邀请齐尔品等名家来校指导教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央大学西迁重庆沙磁区沙坪坝松林坡,史称“重庆中央大学”。音乐组一度被迫停办,后在周崇淑等人的努力下,1943年,得以在重庆重组。此期间多留用如马孝骏、洪达琳、马宗符等本校优秀毕业生补充师资,另有陈洪、黄友葵、胡然等优秀教员加入。抗战结束后,中央大学回迁南京。

4.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时期(1949—1984)

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次年,校名去“国立”两字而径称“南京大学”。其师范学院艺术系含美术与音乐专业,1951年7月音乐系独立,皆由陈洪任系主任。

1952年,南京大学音乐系归入新成立的南京师范学院,陈洪继任主任。系部师资也不断得以扩充,声乐教师有黄友葵、何作良、刘秀英等,二胡教师有马宗符、甘涛、闵季骞、黎松寿、沈正陆等,钢琴教师有马友梅、余志望、郭惠英等,成为该系教学及科研的中坚力量。还先后编著出版了闵季骞的《三弦弹奏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二胡教材》(音乐出版社1956年),陈洪《视唱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怎样写歌曲的钢琴伴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等教材著述。

1955—1961年期间,陈洪主持开办五年制音乐美术专修科。在契合音乐教育师范性的同时,倡导“一专多能”。1969年,南师、南艺音乐系并入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1972年,该校名改为南京艺术学院,原属南师音乐系的师生仍回原校,恢复原建制。1984年2月,南京师范学院改为南京师范大学,仍设音乐系,2000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综上,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将音乐设为必修课为发端,到1952年,正式成立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一共经历了“三江师范——南京高等师范”的师范院校阶段、“三校名变迁”的综合大学阶段、“中央大学”阶段以及建国后的“南京师范学院”这四个阶段。“三江—两江—南京—东南—中山—江苏—中央—南京”数十所不同名称、不同类型院校的演变、发展。整整历经了50年间、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就此完成以此脉络中的江苏近现代师范音乐教育的历史进程。

(二)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南京晓庄学校

南京晓庄学校也是江苏近代师范音乐教育中一段重要的史实。该校1927年3月由陶行知先生创办,最初称“晓庄试验乡村师范”,以南京神策门外“老山”脚下的“小庄”为校址,次年更名为“南京晓庄学校”。1930年4月因政治原因被迫停办。

虽然晓庄学校在历史上以短暂的三年办学时间存在,但在其办学过程中所践行的一系列大众音乐教育的思想理念,却对中国当代的音乐教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新教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陶行知将“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定为乡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并将其音乐教育思想融汇于他整体的教育思想体系之中,同时还把它们付诸音乐教育实践中。

首先,在师资和教育方式上,为了强调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上的互帮互学精神,并同时解决乡村办学音乐师资紧缺困难的问题。1928年,陶行知创造性地推行了“即知即传人”为核心理念的“艺友制”和“小先生制”,并将其在南京市立实验小学、鼓楼幼稚园、燕子矶小学、尧化门小学和燕子矶幼儿园六所学校中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南京晓庄学校创办初期,因各科教材紧缺,陶行知倡导师生们积极参与教材编定工作。在其主编的晓庄丛书中,由陆静山负责收集并编定的《晓庄歌曲集》(1933年由上海儿童书局出版),其中包括陶行知根据南京民歌曲调填词的《锄头舞歌》和《镰刀舞歌》,以及由陶行知作词,赵元任作曲的《黄花歌》《自立歌》《村魂歌》等。

1930年4月7日,因政治原因晓庄学校“暂行停办”。1950年8月,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同意教育部关于恢复晓庄学校的请示报告。1951年1月6日,停办近20年的南京晓庄学校原址复校, 1952年,改名为南京晓庄师范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正式更名为南京晓庄学院,设音乐学院。

(三)其他师范学堂

此外,江苏其他地区设有音乐课程的师范学校还有1904年江苏省巡抚端方(后任两江总督)在苏州创办的江苏师范学堂,由教育家罗振玉任监督。该校自1905年5月起,“设六个月之体操专修科,授以体操、游戏、教育、生理、教授等法,又加授手工、音乐两门,以养成小学体操及手工、音乐教习。”[2]其中日本教习小野清一任音乐教师。1912年,改称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05年,苏松太道(辖苏州、松江、太仓地区)在原上海龙门书院①龙门书院是上海中学的前身,由道台丁日昌于1865年 (清同治四年)在上海倡办。旧址建立了苏松太道立师范学校,后改称龙门师范学校。该校为专事培养小学教师的初级师范学堂,分本科(修业三年)与简易科(修业一年),两科都设有乐歌课。沈心工曾在此校任教,该校也是当时传播学堂乐歌比较有影响的一所学校。1912年,学校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7年,与江苏省立商业学校合并成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1906年,张謇于南通建立通州公立女子学堂,亦设唱歌课,聘日本教习森木政子授课,次年改名通州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在苏州成立的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是由1902美国监理会女教士海淑德(Lawra Haygocd)在苏州创办的“景海女学”更名而来,该师范是以专门培养教会小学和幼稚园老师为办学宗旨目的,设音乐师范科。

二、教会学校音乐教育

江苏近代音乐教育与教会学校的关系也十分密切,高等学校中影响较大者有由汇文书院发展而来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中等学校则以汇文女子中学、景海女学等较具代表性。

(一)汇文书院——金陵大学

由汇文书院发展而来的金陵大学之发展历程可分为“教会书院、私立大学、公立大学”三个阶段,金陵大学主体历史沿革如表所示:

基督书院(1891)宏育书院(1906)益智书院(1894)教会书院时期(1888—1910) 私立大学时期(1910—1951) 公立大学时期(1951—)汇文书院(1888)私立金陵大学(1910)公立金陵大学(1951) 南京大学(1952)私立金陵女子大学(1913)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30)中央大学文、理学院

1.教会书院时期(1888—1910)

光绪十四年(1888),美国教会美以美会在南京创立的汇文书院是金陵大学最早的源头,院址设于南京干河沿(今金陵中学校址),它是南京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所新式教会学堂。

在汇文书院稳步发展期间,1891年,美国基督会传教士美葛斯(F.Rank E.Meigs)又在南京鼓楼创设基督书院,189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贺子夏(美籍)于南京户部街创设益智书院。1906年,两院合并成立宏育书院,此三书院为金陵大学的成立奠定了早期的基础。

2.私立大学时期(1910—1951)

私立大学时期是指私立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三所私立大学。

至清宣统二年(1910),三院合并重组。按宏育并入汇文书院成立私立金陵大学,设乐歌课。1925年,增设音乐系,设钢琴、声乐与学校音乐教育三个专业。大学、附中、小学部分别设于原三书院院址。

民国二年(1913),美国教会创办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私立金陵女子大学,1923年,迁至陶谷巷(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1930年,更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37年至1949年,迁至成都华西坝,抗战后回迁南京。

金陵女子大学成立之初,在音乐师资匮乏之际,就组建有歌咏团、唱诗班,由德本康校长兼任指导。“1925年,音乐作为主修课设系,学制四年。音乐系内设三个专业:钢琴、声乐与学校音乐教育”[3]90。必修课程有和音学、对位法、小学音乐教学法、中学音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钢琴、唱歌、合奏符号阅读及伴奏等,并增设国乐科目。

金陵女大的师资构成中,抗战前外籍教师占较大比例,回迁南京后,中国教师为师资主体。该校音乐系先后培养了杨嘉仁、洪达琳、孙家馨、郑小瑛、叶惠芳、方仁慧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3.公立大学时期(1951—)

1951年,私立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金陵大学文学院、理学院与原中央大学文、理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京大学。在金陵大学鼓楼校址由两校文理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京大学,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陶谷巷新组建南京师范学院,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并入上海音乐学院。

(二)沙小姐学堂——汇文女子中学

在南京中等教会学校中,以南京汇文女子最具代表性。该校始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由美国基督教新教宣教会美以美会女教士沙德纳创办,初名“沙小姐学堂”,后改称“女布道学堂”,1902年,更名为“汇文女子中学”,并增设师范科大学部,1915年,该部并入金陵女子大学。1927年,第一任中国校长刘芬资接任汇文女子中学。

汇文女子中学建立之初,音乐教育尚未成型。至30年代方设歌唱与钢琴两门课程,歌唱教学以发声练习及音乐基础知识为主,钢琴教学则仿照美国的教学模式制定了详尽的课程标准。授课教师有葛维良(Anna.Lulu.Golisch)、戴茅纯玉、叶中冷、李虞贞等。

汇文女中音乐活动丰富,其音乐课规程明文规定:每月月考后举办学生音乐会,除音乐科学生外,选修生也可参加。每学期期末举行大音乐会一次,由师生共同表演,邀请外宾观摩。在学校正常教学以外,还成立了音乐相关社团,音乐研究会、歌咏团、游艺团等,由音乐教师担任团顾问,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社会音乐活动。

教会学校中的音乐教育,前期虽因宗教目的的文化输入而不无其消极影响。但另一方面,客观上对我国的近代音乐教育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为中国人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方式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其后江苏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专门学校音乐教育

近代江苏专业音乐教育中,以1946年由重庆青木关东迁而来的南京国立音乐院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的音乐教育影响最大。

(一)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南京国立音乐院

国立音乐院1940年初建于重庆青木关,抗战结束后,1946年,由院长吴伯超主持东迁南京复校工作,大学部迁南京西康路古林寺、幼年班迁至常州灵官庙,称南京国立音乐院。

国立音乐院在建院之初,设五年制专修科及实验管弦乐团,专修科分国乐、理论作曲、声乐、键盘乐器、管弦乐器五组。其附设九年制幼年班是我国第一所专业幼童音乐教育学校,国立音乐院大学部迁往南京后仍沿袭专业课、音乐基本科目和普通基本科目三类科目的设置。该院在“中西并举”的办学宗旨下,兼顾西方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在西方作曲技术理论、和声曲式、器乐演奏之外尤为重视民族器乐与民族音乐理论。

南京国立音乐院时期,由陈田鹤、王宗虞等先后任教务主任,师资中国乐组有琵琶教师曹安和;二胡教师陈振铎、储师竹、刘北茂;作曲有丁善德、陈田鹤、江定仙、林声翕;音乐理论有杨荫浏、廖辅叔、陈洪;西洋管乐演奏的有夏之秋、韩中杰、陈传熙;大小提琴的有王人艺、盛雪、盛天洞、黄源醴、马思聪等。

此外,吴伯超还聘用了一批外籍专家来校任教,其中有聘自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的舍甫佐夫(Shevtzoff,大提琴)、坡杜史卡(Podushka,中提琴)、奥曼(Aumann,长笛)等,还有同时兼职于上海国立音专的拉查洛夫(Lazareff,钢琴)、苏石林(Shushlin,歌唱家)等”[4],以此加强音乐院的师资阵营。

南京国立音乐院为近代中国当代音乐专业教育培养出吴祖强、苏学衡(苏夏)、黄祥鹏(黄翔鹏)、杨匡民、蒋咏荷、张韶、闵季骞、黎松寿、陈比纲、温可桢、吴漪曼等大批人才。幼年班则培养有田丰、金湘、黄晓鹤(黄晓和)、李学全、毛宇宽等人才,他们都成为当代中国乐坛开创领军的人物。

南京国立音乐院与青木关音乐院,以及上海国立音专作为民国时期的三大专业音乐学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各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国立音乐院及其附设幼年班撤并,“1949年10月奉中央人民政府令并入中央音乐学院。1950年4月15日,国立音乐院教职工96人,携带原该院全部动产抵津。”[5]与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北平艺专音乐系、燕京大学音乐系等六个前身单位合并组建中央音乐学院,于1958年迁往北京。

(二)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由乌始光、刘海粟、张聿光等创办于民国元年(1912)①1912年,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在行政上直属江苏省,因而从历史行政地理来看,上海美专成立之时亦可视为江苏地区内。,其成立标志着具有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新型学校的正式诞生。

值得强调的是,上海美专虽属美术类的专科学校,但因其也较早就开展了音乐专业的教育活动,并作为其后南京艺术学院的重要源头及组成部分之一,而对江苏的专业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上海美专时期(1912—1952)

上海美专的音乐教育成果斐然,构建了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科、课程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1925年1月,美专师范院设图画音乐系,刘质平任主任。1932年,又设三年制艺术教育科(分绘画、音乐、劳作3组),1936年,设音乐系。郑觐文、张湘眉、潘伯英、路瘦梅、俞家康、卜超、郑宏模、吴梦非、麋鹿萍、宋寿昌、吕震坤、史耀振、丁善德、卫仲乐、金律声、刘蕙佐、许安珍、恽杞等都曾先后音乐相关系部任教。上海美专还培养了如女高音歌唱家喻宣萱,作曲家黄源洛,音乐理论家陈小鲁、钱仁康、康讴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在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上,上海美专也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诸多的第一:如1941年,黄源洛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用西洋歌剧理念和手法创作的本土大歌剧《秋子》;1931年,陈小鲁出版了近代较早的京剧音乐入门读物《皮黄琴谱》(开明书店);1935年,刘诚甫编撰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本音乐辞典。此外,上海美专还创刊了中国早期的专业音乐教育学术期刊《音乐教师的良友》。

上海美专在独立存在的40年间,在音乐教育、创作、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由此成为中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基地。

2.三校合并——南京艺术学院时期(1952—1972)

1952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以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组及音乐组为骨干,合并上海美专及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址设于无锡社桥,刘海粟仍任校长。

并校后的音乐系以原山大艺术系音乐科为主体,马友德、瞿安华、程午加、姜希等一批从山东来江苏的师资,也成为其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师资中的重要骨干力量。

华东艺专时期的音乐教学较为注重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对江苏的锡剧、苏剧音乐进行记谱整理,还派教师专程到安徽大别山山区搜集民歌。除了“走出去”,学校还将姊妹艺术的专家“请进来”,先后邀请上海越剧院刘如曾、上海京剧院言慧珠、俞振飞等戏曲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

同时,学校也较为注重师资的培养建设,先后派送茅原、马友德、张靖平、宋宝军、于苏贤、姜元禄等教师前往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音乐院校培训进修。

1958年1月,江苏省委决定将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从无锡迁至南京,校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原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声乐教育家黄友葵任音乐系主任。民族乐器演奏家、教育家甘涛先生主持民族器乐专业;与琵琶教师程午加,二胡教师瞿安华、马友德等,构成优秀的教学团队②其中,由甘涛、马友德、瞿安华组成的教学组还被称作南京艺术学院二胡教学的“三驾马车”,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钢琴专业由钢琴教育家马幼梅主持。

1959年6月,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升格为四年制本科,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从而最终完成了学院的建制。1967年5月,学院迁址南京市黄瓜园1号。“文革”期间,1969年11月23日,学校又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音乐系以及江苏戏曲学校合并为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1972年11月,两校分离,再次恢复校名南京艺术学院,校址即现今位置虎踞北路15号。

四、幼儿音乐教育

近代以来,江苏的普通音乐教育中,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领域中也有着值得关注的史实。首先,随着早期教会学校的建立,也兼及了幼稚园的相关音乐教育乃至幼教的师资培养。如美国传教士金振声1897年在苏州创办英华女校,就设有幼稚师范科以培养幼稚园师资,并在学校附近设慕家花园幼稚园,也作为该校幼稚师范科学生的教学实习场所。

而在20世纪初期,探索幼儿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还是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幼稚园和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最具代表。

(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幼稚园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幼稚园建立于1919年7月,主要给高师的学生提供教学实习场所,并兼有幼教研究的作用。其教学的理念为“从幼儿所接触到的及可能接触到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中选择有关材料作为教材,使幼儿逐渐了解自然界和社会,并养成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下独立生活的能力。”[6]237

在此教学理念下,旨在让幼儿生活在音乐氛围浓郁的环境之中,将音乐与自然、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以陶冶其情操。该园的建立体现了中国师范教育中对学前音乐教育的早期实践与探索。

(二)南京鼓楼幼稚园

1923年3月,著名儿童教育家、国立东南大学教授陈鹤琴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途径,研究音乐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在南京鼓楼地区自己的私宅中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自任园长。同年秋,东南大学教育科幼儿教育老师卢爱林、甘梦丹来幼稚园协助其教学工作,并于1925年转为东南大学教育科实验幼稚园。陈鹤琴任指导,张宗麟任研究员,李韵清等任教导。

陈鹤琴主张“健全的人格”教育,强调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其1927年发表《我们的主张》一文,提出建设中国化幼稚园的十五条主张之第八条“幼稚园应当特别注重音乐”中强调指出:“音乐是儿童生来喜欢的……为了满足儿童个人的欲望需要计,为唤起团体爱国的精神计,我们不得不特别注重音乐的一科。”①陈鹤琴的《我们的主张》原载于《幼稚教育》创刊号(1927)。[3]67-68他进而提出:“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儿童从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能力,唱歌的技术是次要的;音乐教育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儿童音乐教学可以游戏化;要使儿童生活音乐化。”[6]241

他还强调中国的幼儿教育要适应本国国情,主张幼儿音乐教育中要采用中国民族音乐,学习中国的民族乐器。这在20世纪初,各新式学堂云起,且全社会学习欧美、日本的风气下,能够在幼儿教育领域强调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视,亦属难能可贵之举。

鼓楼幼稚园儿童表演的音乐节目曾多次在南京广播电台演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并且,因其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该园的教学模式与经验还扩展至南京市14所幼稚园内推行,同年下半年还在南京晓庄、燕子矶等乡村幼稚园试行,且也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幼稚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办学经验。

五、其他类型学校中的音乐教育

除了上述的师范、教会、专门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以外,近代江苏学校教育中还有一些相对特殊性质的院校也设有音乐课程,此类院校主要涉及民众教育为培养宗旨的社会教育学院以及在抗日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建立的学校。

(一)民众教育学校中的音乐教育

作为面向社会民众、(成人)继续教育类型的音乐教育,以1930年建立于无锡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1943年从四川璧山迁往苏州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影响最大。

1.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由我国现代教育家俞庆棠创办于1930年6月,也是中国现代第一所培养民众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所谓社会民众教育,即面向“失学的儿童、青年、成人的基础教育,也是已受基础教育的儿童、青年、成人的继续教育和进修。”[7]以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公民意识、救亡图存、复兴中华。

学院借鉴北欧国家采用音乐、戏剧等文化艺术来培养民众的民族意识的模式,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在民众教育学系的课程设置之“艺术教育组”课程中,就涉及音乐、绘画、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仅音乐方面的课程就设有音乐通论、声乐基础、中西歌曲、和声与作曲、中西器乐、乐队组织与指导、音乐教学法等。此外,在公共选修学程中也设有音乐课程。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是民国时期持续时间较长、教学质量较高的民众教育机构,并成为全国民众教育的示范机构。1941年,因抗战停办。

2.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1941年,出于培养社会教育高级人才,并训练社会教育的干部人员的考虑国民政府教育部在距重庆40公里的璧山县成立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陈礼江为院长。学院所设社会艺术教育专修科下分美术、音乐与戏剧三组。孙静录、梅经香、刘雪庵、应尚能先后任音乐组主任,钱仁康、陆修棠等亦先后在此任教。

1946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回迁江苏,临时院址为苏州拙政园,刘雪庵也随校迁往苏州继续任教。1949年4月,苏州解放后,由军管会接管学校,并由刘雪庵、刘及辰、古襟、彭伤三、谢孝思等组成院务委员会。

3.两校合并

1950年1 月,苏南行署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学校合并调整成为公立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校址无锡),改社会艺术教育系为艺术教育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苏南文教学院又与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合并,成立苏南师范学院。院址设苏州天赐庄,同年12月,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再次调整,合并归于苏州大学。

(二)“根据地”与“解放区”学校中的红色音乐教育

在近现代的中国革命史中,音乐一直作为革命宣传中有力的武器,与政治结合、为革命服务。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中,江苏地区根据地、解放区的红色音乐教育也都与当时的革命斗争紧密结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其中以1941年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与1945年在苏北解放区的盱眙成立的华中建设大学影响最大。

1.盐城鲁艺

1938年2月,由毛泽东和周恩来领衔,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成仿吾、周扬等人发起,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从1939年至1941年间,又先后在晋东南、华中等地成立“鲁艺”分院。

1941年2月8日,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建立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因校址位于盐城,故又称“盐城鲁艺”,由刘少奇兼任院长。全院分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共有师生400余人。音乐系由何士德任主任,章枚、孟波、贺绿汀等在此任教。

学校成立不久,日、伪军集中了数万兵力,分数路向新四军军部驻地盐城合击。陈毅代军长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决定,进行反“扫荡”战斗动员,率驻盐部队、机关、学校全部分散转移。盐城鲁艺师生于1941年6月22日撤出盐城,两日后转移到盐城县五区(今建湖县庆丰乡),在这里编排、演出文艺节目,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公演了《扬子江暴风雨》《农村曲》《人牛太平》等歌剧和话剧,演唱了《新四军之歌》《黄河大合唱》《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等歌曲,短短几天时间,宣传动员了1500多名青年农民参加抗日自卫队。

1941年8月,出于对当时战争形势的考虑,改变了集中办学的形势,缩编为新四军鲁迅艺术工作团(简称“军鲁工团”)和三师鲁迅艺术工作团(简称“师鲁工团”),以此继续坚持分散教学和演出活动,而表现为“院团一体化”的特点,集音乐教育机构与文艺团体的双重载体,而同时发挥着红色音乐文化教育与革命宣传的双重功能。

“盐城鲁艺”虽然从正式建立到缩编时间并不长,但在抗战时期的苏北地区发挥了将艺术作为宣传、组织武器的重要作用,担当了其特有的历史职责,也为江苏音乐教育史书写了红色而光彩的一笔。

2.华中建设大学

另一所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年代进行了红色音乐教育的学校,就是1945年初由中共中央华中局创建于淮南解放区盱眙县旧铺镇新铺村的华中建设大学,该校的建立旨在为华中解放区培养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学校分设民运系、民政系、财经系、文教系四个系部,其中文教系学内下设音乐组。

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1946年,学校被迫从淮阴继续长途迁移,同年10月,华中建大北撤至山东莒南县,1947年,又向胶东海阳县转移。1947年冬,因国民党军队进攻胶东解放区而停办。

六、江苏近代音乐教育的总体特征

江苏近现代音乐教育所涉及的学校类型,虽然大体上分为师范学校、教会学校、专门学校、普通学校及其他学校五大类。但就近现代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学校全面而言,其分类的角度、标准亦是多维的,而并不止于此五大类。而且,即使是这五类学校的音乐教育之间,亦存有着一定的交叉、或合并转化的交集,而呈现出复合、交融的特点。

如单就师范音乐教育而言,既有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单一定位的师范院校,也有在其发展、变迁过程中所历经合并的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二级师范学院中以“艺术教育科”等系部设置者。还有依附于其他专门学校中,如上海美专所设师范院亦下设有“图音专修科”。此外,还有由景海女学、 英华女校等教会学校变迁而来专事培养教会小学和幼稚园师资的音乐师范。

可见,近代江苏的师范音乐教育不限设置于师范院校中,还分设于综合性大学、专门学校、教会学校、教会书院乃至中式书院(龙门师范)等多种类型的教育机构之中,而体现其校系部设置上的复合交融。同时,亦可见近代江苏师范音乐教育之全方位发展的蓬勃态势。

此外,江苏近现代音乐教育在师资来源、学历层次、学生性别、财政来源、办学地点以及对全国音乐教育的辐射传播路径等诸多方面也都体现了其饶有特色的特征与规律。

从师资的来源来看,则体现为内培外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特点。近代江苏音乐教育的师资中既有本土培养的音乐教师,也有来自如工部局管弦乐队的欧美音乐家以及来自日本的音乐教习员,也有如程懋筠、唐学咏等留洋归来的早期海归,另外,晓庄学校还有探索“艺友制”“小先生制”这种为解决乡村办学音乐师资困难、出于当时中国国情考虑的特殊的师资模式。

从办学的学历层次来看,近代江苏的音乐教育贯穿了幼儿、初等、中等到高等教育,体例完整、层次齐全,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体制。如师范学堂中设有高等、初级师范以及幼稚师范科。再如私立金陵大学就分别设大学、附中、小学三部(于原三书院旧址)。南京国立音乐院则设五年制专修科及附设九年制幼年班,其“幼年班”与“大学部”衔接式的培养模式,为近现代中国音乐专业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其后中国各音乐学院本科、附中、附小的建制提供了最早的参考模式。

从培养学生的性别来看,既有如汇文书院、宏育书院、基督书院等都为男生的学堂,也有通州公立女子学堂,苏州的景海女学、英华女校、金陵女大、沙小姐学堂(汇文女子中学)、省立女子师范等专门的女子学校,而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男女分校而学的特点。

从办学的财政来源来看,既有教会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上海美专院等私立学校;也有不同时期政府斥资建立的国立、省立的诸院校。

而从办学地点来看,近代江苏的音乐教育是以南京为中心,并以此为同心圆,兼及苏南苏州、无锡、松江(现上海),并扩散至在盐城、扬州、淮安、徐州、海州、通州等苏北乃至全省范围内都建立有各类设有音乐专业的学校(如遍布全省的九所省立师范学校)。此外,还有金陵大学等在抗战期间西迁重庆川内。

更值得肯定的是,近代江苏的音乐教育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创诸多全国之先。对全国的音乐教育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从20世纪初起,在江苏各校的音乐学科名师荟萃、大家云集,汇聚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音乐师资。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王燕卿的梅庵古琴、令刘天华趋而习之的沈肇州崇明琵琶;国立中央大学马思聪、齐尔品的驻足任教;龙门师范沈心工的乐歌传唱;陶行知远足乡村舞锄而歌;周少梅、刘天华在无锡、常州中学以丝竹传授众生;陈鹤琴金陵鼓楼探悉幼儿音教启蒙。南京国立音乐院时,则以曹安和的琵琶,陈振铎、储师竹、刘北茂的二胡,丁善德、陈田鹤、江定仙的作曲,杨荫浏、廖辅叔的理论等,以及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钱仁康、陆修棠等,亦无不创造了20世纪中国音乐界一流专家师资云集江苏音乐教育界的历史辉煌。

而且,近现代江苏诸院校的音乐专业还为全国输送了大量的音乐人才,如金陵女大培养的孙家馨、郑小瑛;上海美专培养的钱仁康、陈小鲁;南京国立音专培养了如吴祖强、苏夏、黄翔鹏、杨匡民、张韶、闵季骞、黎松寿、金湘等。他们都成为中国早期本土自主培养的第一代音乐家群体。

近代江苏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的重要影响与贡献还在于,江苏音乐教育的优质(师生)资源,自20世纪之初就开始输出。如1922年,刘天华携其诸亲传弟子北上,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等院校传教二胡,实现了江苏“二胡之乡”的“南胡北传”。①至20世纪50年代初,刘天华的四大弟子“储师竹、蒋风之、陈振铎、刘北茂”都齐聚中央音乐学院任二胡教授。其后,储师竹、陆修棠、吴伯超、刘北茂等一批江苏籍的刘氏传人又相继来到了重庆,实行了“南胡西播”,同时开创了巴蜀二胡专业教育之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中叶的全国院校调整中,中国一南一北两大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的合并校史中也离不开江苏音乐教育宝贵资源(分别为南京国立音乐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的强力注入。

如是,近代江苏音乐教育以其丰富的资源、丰厚的积淀,起于南京(苏南)勾画的同心圆。伴随着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北上京师、南下上海、西迁重庆,进而辐射全国。奠定了江苏作为音乐教育强省的早期基础,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做出了卓越而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金陵师范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南京大闯关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张祜 题金陵渡》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