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2021-01-06 08:56马泉颖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教师应

马泉颖

摘 要: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为牢固树立以学为本、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统一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应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坚持普及中华传统文化,持续培养学生文化人格,助力建设学生文化意识、语文应用能力等,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识字教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0.030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对文化传承具有非常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时,应为学生创设出多样化的识字教学课堂,教师不能一味“复古”,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一定要服务于当代,着眼于未来。

一、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1.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价值,目前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也受到了大众的重视。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后不但提高了自身对文化的认识,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价值、文化素养。因此,现阶段为有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人才。在进行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首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切实掌握语文知识。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传统文化不但有趣还有一定的人生意义,这些东西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难以接触到的知识。在学生进行识字时,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掌握一些延展性的知識。其次,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相对枯燥的,在刚刚接触时会有一定的兴趣,但久而久之传统的教学理念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在学生被乏味的抄写与死记硬背等教学模式磨灭了学习热情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目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传统文化发挥的价值与优势,在识字教学课堂融合传统文化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二、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引入传统文化人物典故,激发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

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传统的识字教学方式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应利用故事教学形式,以传统文化故事为基础,开展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下,小学语文教师可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在精髓,并不断找出教学内容与传统人物之间的联系,有效促进学生对识字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师以传统文化故事进行教学时,拉近了学生与汉字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热爱识字,为未来学习更难的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教学《大小多少》这节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在此过程中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拼音进行识字。为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精神,教师可在教学“牛”这个汉字时,引入放牛郎王二小这一人物典故。教师应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并歌颂王二小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生听完教师所讲述的故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牛”这个字加深理解,并以造句组词的方式进行应用。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我国传统文化节日重阳节的相关介绍,并告知学生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登山、喝菊花茶等。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带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认识其中的生字,学会写生字。教师在针对生字进行教学时,应引入诗人王维的生平,为学生讲解诗人王维从小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在过节的时候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诗人离开家乡后,在京城长安时所写的。其次,在学生了解了本诗的创作背景后,教师应针对生字进行分解教学,如“忆”表达了思念与想念之情;“独”是指孤身一人,独自一人。以此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利用传统文化组织形式,开展多样化识字教学活动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多样化的识字教学活动,可以运用传统文化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时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识字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应遵循汉字学习规律,通过补充汉字规律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认识汉字,多识少写。因为认识更多的汉字才能更快地阅读,减少了阅读时候的障碍,这样学生就会更愿意去读书。例如,在学习“干”和“杆”字的时候,由于两字比较相似,学生会很容易弄混,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们先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一张干净的手绢、一双干净的小手;而杆一般有笔杆、秤杆。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见闻和场景来进行区分、理解,不断增加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兴趣爱好中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

3.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开展识字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应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教学优势,并通过直观化识字教学让学生掌握写字笔顺,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首先,大多小学生都喜欢绘画和涂鸦,图画可以给人更加直观的印象和认知,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把绘画与识字进行有效结合,巩固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进而提高识字教学效果。其次,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形式也对识字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动画认识生字。

例如,教师找到本节课程所要学习的生字,并找到与生字相符的动画;引导学生从动画中找出类似的生字,并说一说类似点是什么,然后由教师对动画中的汉字进行总结讲解,最后让学生们根据动画认识对应的生字。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对生字的学习和认识。例如,在教学“暑”这个字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暑字的组成,并以日+者,延伸出结构意思。者,有煮之意,同时也标音。暑之本义:热,炎热。处暑,也就是说“炎热至此而止矣”。处暑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的炎热天气即将过去。老话说:“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在暑热将结束之时,“秋老虎”仍会在节令的后期来一个猛扑,用它最后的炙热拥抱大地。俗话说:“处暑处暑,热死老鼠。”夏天的“回光返照”,让这只秋老虎跑回人间。处暑以后,气温日夜差别增大,由于夜寒昼暖,农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贮存,所以庄稼成熟得很快。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也明确认识到汉字结构的变化与形成方式。

综上所述,在传统文化的推动下可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文化意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具有一定的渗透价值与意义的。教师应有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精神,让学生既学习到生字又了解到我国历史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侯佳林《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中外交流》2019年第21期。

[2] 骆桂香《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及策略》,《文渊(小学版)》2019年第11期。

[3] 王亚凤《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学周刊》2019年第21期。

[4] 高丽《传统文化渗透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9年第9期。

[5] 饶冬梅《基于核心素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组》,《语文课内外》2021年第1期。

[6] 罗玉琴《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探讨》,《中外交流》2019年第52期。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教师应
读儿歌识生字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生字变身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