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1-01-06 14:28饶恩惠
图书馆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旅研学江西

刘 羿,饶恩惠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38)

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报告中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4 月8 日,文化和旅游部挂牌成立,标志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全新时代正式开启,也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体制环境。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探索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既是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文旅融合赋予的时代使命。笔者以江西公共图书馆为例,分析其文旅融合的实践,以期为我省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提供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1 研究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界开始对公共图书馆与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公共图书馆旅游服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徐莉[1]认为公共图书馆是承载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场所,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事业在内容与精神层面的引领与指导;刘懿[2]认为图书馆若想在社会发展中继续保持其重要性,必须转变服务范式,实现城市文化客厅与公民教育的合理构建与培育。(2)公共图书馆的旅游休闲功能以及开展旅游服务的策略。周立飞[3]就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段圣奎、张丽[4]从4个维度解析图书馆旅游的体验化内涵,进而探讨了图书馆旅游开发的路径。(3)公共图书馆旅游资源特色馆藏和数据库建设。尹美菊[5]从旅游地区图书馆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入手,研究馆藏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郑红京[6]提出了优化图书馆旅游休闲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的策略。(4)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王世伟[7]对文旅深度融合的当代实践进行了介绍,案例包括了公共图书馆的会展旅游、图书馆作为旅游景点等;徐益波、毛婕[8]以本馆文旅融合服务实践出发,提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应拓展思路理念、切入地方特色文化、结合自身特点;双林平[9]总结并提出了图书馆参与到文旅融合中的实践模式和发展路径。

国外学者对图书馆的文旅融合也进行了理论思考和研究,如:Eleni Spentza、Anna Kyriakaki[10]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论证了公共图书馆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贡献;Ksenija Tokic、Ivo Tokic[11]以克罗地亚亚得里亚海旅游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具有旅游潜力的图书馆资源进行了研究;Elisabetta Bovero[12]论述了文化旅游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对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合作模式的运用进行了探讨,还指出图书馆员缺乏跨专业信息的处理能力成为文化旅游的掣肘。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均有较好的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也更为广泛;国内研究与国家文旅融合政策导向紧密关联,研究路径从边缘性领域逐渐主流化,相关成果的数量增加显著,多从公共图书馆的路径研究和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加以展开。但总体而言,研究者的研究视角较窄,主要集中在融合路径与案例介绍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针对性和指向性不强。本文聚焦江西区域的公共图书馆与旅游的融合实践,探索江西公共图书馆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希望能为推动江西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挖掘利用、全域旅游的发展、扩大江西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覆盖范围,增强服务的多元性与优质性、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等方面提供一些思路。

2 江西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实践模式

作为全国最早完成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机构改革的省份之一,江西省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完善文化和旅游的顶层设计,出台《江西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 年)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江西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与旅游的融合实践。

2.1 人文景观模式

公共图书馆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外观、宏富的馆藏资源、典雅的阅览空间已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图书馆成为所在地的文化地标和著名景点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如大英图书馆、西雅图中央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等,国内较为有名的如天一阁藏书楼、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等。江西公共图书馆融入人文景观模式的有:南昌市图书馆地处赣江江畔,红墙绿瓦的仿古建筑外形为图书馆增添了人文气息,并且与滕王阁景区相呼应,馆中有景,景中有馆,成了南昌文化地标,吸引众多读者前去参观学习;婺源县图书馆新馆的设计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特点,选用传统与现代相融的书房格局,与周边的茶文化公园等景点共同形成当地的一道文化风景,自2018年10月开馆试运营至2019年元旦,读者超9万余人。

2.2 嵌入景区模式

将图书馆(分馆)建到旅游景区,赋予景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的重要举措。国内最早在旅游景区设立的图书馆是庐山图书馆。馆区位于庐山景区内部,为西式建筑风格,具有历史文化旧址与公共图书馆双重价值。20 世纪80 年代起,庐山图书馆就通过建设、开发旅游文献资源等方式为旅游业服务。还有位于南昌高新区瑶湖郊野森林公园内的瑶湖书房,是南昌首个创新型公共服务阅读空间,其优越的环境、现代化的服务、方便的利用条件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宜春市图书馆明月山分馆于2019 年世界读书日揭牌启用,是江西公共图书馆嵌入景区的又一成功探索,丰富了周边群众和游客的文化生活,为诗与远方成为明月山的代名词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动力。

2.3 会展旅游模式

会展旅游通过举办或参加国际会议、学术论坛、主题展览等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提升地区知名度,形成品牌影响力,丰富地区文化内涵,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均先后举办了各种会展旅游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上海图书馆自2002年起已连续举办了9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路论坛。该论坛现已成为备受海内外图情界关注、影响深远的国际性专业学术论坛,为促进上海乃至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切磋交流的平台。江西省图书馆积极响应文旅融合政策,连续两年参加江西文化发展巡礼,现场演示古籍修复技艺与传统雕版印刷技术,并于2020 年举行了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旅游集团等共同主办的江西省第三届全民旅游消费节暨全省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为受疫情冲击的省内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4 旅游信息服务模式

公共图书馆依托自身资源,建立地方旅游特色数据库,开展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为当地旅游增添人文内涵。浙江省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其《风景浙江》数据库,收纳了浙江省各个市县的景点介绍、人文地理信息、民风民俗、特色产品等旅游资料,助力浙江旅游发展。江西省图书馆建立了《江西旅游文化资源库》,立体化地展示了江西旅游景点的自然、人文和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江西旅游信息的需求。九江市图书馆建立的《九江记忆特色库》《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库》、萍乡市图书馆建立的《萍乡文化特色库》也都设专栏对当地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红色旅游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信息进行了收集,丰富了地方文化旅游的内容。

2.5 研学旅游模式

作为全国研学旅行首批试点省份,江西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在政策制度保障下,江西公共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积极探索研学旅行服务的多种实践模式,开展了无障碍电影进校园、“童心之旅,乐游中国”“听我说——我爱我的家乡”“赣图悦读研学营”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景德镇市图书馆举办了陶瓷作品展览、陶艺手工制作等活动,为读者提供有地方特色的馆内研学服务。萍乡市图书馆举办“小青苗走进图书馆”“寻访古迹阅读萍乡”等活动,引领未成年人加深对图书馆及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

3 江西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路径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又是革命老区,自然、人文、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结合江西省的发展现状,省内公共图书馆应拓宽思路,采用符合地方发展规律和地方特色的手段推动文旅的深度融合。

3.1 加强空间资源建设

空间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的基础设施保障。文旅融合背景下,到馆参观的读者人数不断增加,给读者的阅读环境造成冲击。首先,公共图书馆应利用旧馆改造或新馆建设的契机,科学规划、动静分区,开辟专门的参观路线,同时满足读者的参观需求和阅读需求。其次,开辟旅游资源专区。将馆内当地旅游相关图书、电子文献、图片等资源集中收集展示,再设立旅游文创展示区、传统地方工艺展示区等,宣传本土旅游特色,并推动旅游周边产业的发展。第三,与出版社、文化企业、社会团体深度合作,共建主题资源专区。如杭州图书馆少儿红色书房是与出版社一同打造的“馆社合作教育基地”,优化配置了图书馆与出版社的资源,推广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为开展红色研学旅游提供了目的地。

3.2 共建共享区域特色文化资源

随着信息交流的便利,文化的发展边际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也打破了文旅企事业单位间的壁垒。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文旅融合的必然趋势。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可充分利用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并主动推动自身的资源共享。

首先,在空间上加强区域内公共文化单位的交流。目前国内外的公共图书馆新建筑多与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档案馆等以建筑集群的面貌呈现,形成旅游新地标。省内公共图书馆规划新馆建设可主动贴近这种趋势,在全面评估地方经济水平、人文习俗、交通状况等因素的前提下,权衡周边文旅单位和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科学选址,馆区建筑风格保持与周边单位及景区和谐统一。对于已建成的图书馆,可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实现文旅双赢。可打造公交专线,方便与区域文旅单位及景区的互动和交流。如苏州市相城区书香文旅专线,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孙武纪念园与苏州市第二图书馆连接起来。又如石家庄旅游12 路,将河北省图书馆与西清公园、动物园等景区相连。在交通上串联起图书馆和景区,方便游客到图书馆阅读,为实现文旅融合提供助力。

其次,应注意与周边文旅单位共同开发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如兴国县图书馆可与兴国革命纪念馆、兴国将军馆合作,共建兴国将军资源库。在全面收集兴国籍将军资料的同时,将各自收藏的将军文献、文物资料进行整合,深入研究,优化提炼。提升兴国将军在多领域的综合文化影响力,为兴国开展红色旅游提供资源支持。

3.3 加强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也是服务地方的知识宝库。图书馆需要充分挖掘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结合地方文化,提升文化旅游的内涵。第一,搜集、整理、研究地方历史名人的文献资料,为开展文化名人旅游提供素材。如有才子之乡之称的抚州,拥有晏殊、陆九渊、王安石、曾巩、汤显祖等文学巨匠,培育了众多历史、地理、医学等方面的历史名人。抚州市图书馆作为抚州地区的市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和利用馆藏的特色名人文献资料,汇编历史名人系列故事,打响历史名人讲座品牌,提高当地文化旅游的影响力。第二,立足地方资源,开发特色研学活动。江西是一方红色圣土,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全省红色旅游景区有242个,省内公共图书馆可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馆藏红色文献与地方红色旅游景区信息,打造红色研学基地,推出红色研学游活动,传扬红色革命精神。

3.4 寻求业务发展向市场化延伸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市场影响力相对有限,图书馆的关注度不高。为化解这种处境,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文化旅游企业的营销优势,谋求业务发展与市场的同轨化。一是以图书馆为目的地的研学活动,可以考虑与旅行社深度合作,将图书馆纳入旅行社的研学线路中,推出研学品牌项目,利用旅行社成熟的客户群体和宣传阵地,提升图书馆研学旅游的知名度。二是学习博物馆的文创商店,与文创企业深度合作,借助专业的文创设计力量,使旅游文创产品与特色馆藏元素巧妙融合,既对图书馆进行宣传,又用精致的旅游周边反向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大数据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新挑战。江西省公共图书馆需继续探索如何深度挖掘自身和本省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探讨与文化旅游市场的并轨,使图书馆活动“出圈”,为省内文化旅游注入灵魂。

猜你喜欢
文旅研学江西
江西银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我爱江西奶奶

图书馆研究2021年2期

图书馆研究的其它文章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