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藏书家王德森题跋考*

2021-01-06 17:34杨艳燕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赈灾题跋杜诗

杨艳燕

(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山西临汾 041000)

1 引言

王德森(1857—1943年),字宝书,号玉堂,又号严士、彦士、鞠坪、漱六,晚号寒叟、忘翁、岁寒老人,江苏昆山人,近代著名儒医、藏书家。王德森幼承家训,攻读儒书,因目睹科场弊端,加之家境贫寒,乃弃举业,肆志于诗文。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间,王德森先后在昆山、高淳、苏州、正仪等地书院、学堂任教。王德森精于诗文,著有《岁寒文稿》《岁寒诗稿》《养正庸言释义》《劝孝词》《吴门新竹枝词》等。王德森酷嗜藏书,至老不倦,家中积书至万卷。王氏在其40岁时所作《岁寒生自传》中称:“积二十余稔,环四壁,叠几案,无非书也。”[1]从大量钤有“昆山王德森藏”或“岁寒老人家藏”印记的古籍、书画可见王德森庋藏甚富。

王德森作为昆山宿儒和著名中医,对地方文献的保存与整理作了重要贡献,这些逐渐引起关注。近几年陆续有关于王德森在艺术、藏书方面的零星研究,总体来看,对王德森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他对地方文化的贡献。笔者在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经见两种王德森旧藏,上有王氏手书题跋,内容涉及王德森对赈灾问题的看法及其藏书活动,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对考察近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有所补益。兹将其题跋辑出并加以考释,以利相关研究。

2 王德森议赈灾

《陆陈两先生诗文抄》卷一叶二十天头墨笔题:

今年谷贵,老米每升至六十余文,现秋收已丰,老米每升仍五十四、五、六不等,民不聊生,不更甚于古乎?光绪廿四年秋八月王德森书于吴门寓斋。

卷一叶二十二天头朱笔题:

虚声之法其效必速,但任术数非王者之道也,然救急之法可以从权,或姑备一说可耳。

卷一叶二十三天头朱笔题:

僧徒无行者多,听其指分,弊必滋甚,此法断不可行。且官不能以诚动人,而必借助于游僧之口,事纵有济,可耻多矣,况未必有济耶!

按:此题跋辑自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陆陈两先生诗文抄》,清叶裕仁辑,合肥蒯德模安道书院刻本。八册,半叶十二行,每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该书外封皮签条墨笔题:陆桴亭先生文钞,钤印:“彦士”(朱文方印)。各册首叶钤印:“昆山王德森藏”(朱文竖长方印)。此书有王德森题跋三则,均书于陆世仪《桴亭先生文钞》卷一中的《救荒平粜议》之上。

《桴亭先生文钞》第一卷第二十叶《救荒平粜议》曰:“戊寅吴下旱蝗为灾,禾谷罄尽,势如岌岌然。当时米价每升不过二十文,至如今岁,则春熟颇佳,灾荒无状,似可为无恙也,而谷价踊贵,人心惶惑,每升不下四十文,盖视大灾之年而更倍之。”“戊寅吴下旱蝗为灾”之事发生在清康熙年间,当时米价从20文涨到40文,百姓不堪其苦,王德森由此联想到光绪年间的社会状况。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1896—1898年),江苏连年发生大灾害,水灾、旱灾交替发生,田地被毁,粮食失收,粮价昂贵,抢米风潮迭起。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在致漕运总督松椿的书信中称“秋霖连绵,山河合溜,稻粱菽麦,旁及菜蔬,霉烂溧流,一时俱尽,城县村落,十室九空”。刘坤一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二十九日的奏折中亦称“灾歉频仍,积困未苏,又遭水患,次贫之户亦复转为极贫,数百万灾黎,嗷嗷待哺”[2]。王德森所记光绪廿四年1升米60文钱,则1石米需要6 000文钱,“光绪廿一、廿三年江南各地一两白银折算1 200文钱”,也就是5两银子才能买到1石米。清末雇工每月的收入大约1两白银,而“长工(一年)工价一般在纹银8两左右”[3],与之相较,足见米价之贵。王德森所指米价昂贵,当为这一时期江南地区连年被灾之情形。江南自古为富庶之地,也是灾害频仍之地。及至晚清,由于内忧外患的刺激,种种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的作用,江苏地区的自然灾害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程度。另外,米价上涨与晚清外贸入超、赔款汇出造成的白银外流有一定的关系,这种上涨也具有通货膨胀的性质。

后两则题跋是王德森对赈灾问题的理解。《桴亭先生文钞》第一卷第二十二叶《救荒平粜议》曰:“宜悉访富僧富贾诸囤囷积米处,各给以示,示曰:谷价腾涌,民庶难食,闻尔富有积粟,幸勿全放,各量留数囤,以备官粜。官粜之价不过比市价稍减,必勿亏尔原值。如给示之后,谷价渐平。”王德森认为在富僧富贾积米处张贴官粜告示,富僧富贾为牟利,必然将自己囤积的粮食出售,这种虚张声势之法虽然很快能使谷价降下来,然而不是长久之计,只可作为赈灾的权宜变通之法。

《桴亭先生文钞》第一卷第二十三叶原文曰:“俾劝诸缙绅大户出粟济饥,且令转谕僧徒,令各处兴举施粥道场,乡城村落无不周遍。其施粥之法,一听本僧指分,官府不复监制。待事后择活人数多者,量行奖赏,当必有不劳而成功者。”王德森读到此处,对陆世仪的主张深有感触,尽管僧人施粥会暂时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是赈灾的根本之法,而且没有官府的监督,必定会滋生弊端。陆氏也谈到“命僧施粥,非甚危迫,不必辄试”。王德森认为赈灾还是应当以官方为主导,通过平抑粮价、纠工兴役等方式,从根本上解除灾情。

中国古代的赈灾主要依靠两方面的力量:一是政府的大规模赈济;二是鼓励民间捐献助赈。在赈灾的诸种措施中,平粜、贷粮、散米是常法,而施粥则是临时性的调剂办法,是作为平粜、赈贷的补充,也是散米的补充。晚清时期,社会动荡,灾荒连年,成千上万的灾民背井离乡,沦为流民。政府财力匮乏,力不存心,官方的赈济杯水车薪,难以济事。在这种情形下,政府更要借重于民间社会的力量来完成赈灾,以维持地方社会的安定。因此,官府常常会向乡绅劝赈、劝捐,并且对捐输积极者予以旌表。地方士绅往往本着恻隐之心做出种种义举,以抚恤孤贫。除此之外,一些社会团体也会出于善心周济灾民,比如寺庙往往于水涝饥荒之时直接参与赈灾事业,施粥于灾民。尽管平粜、施粥等各种赈灾活动中不免有侵吞公款、中饱私囊的弊病,如王德森所言“僧徒无行者多,听其指分,弊必滋甚”,“事纵有济,可耻多矣”,但粥厂之弊“非法之弊,乃行法者之弊也”[4],开设粥厂仍是古代比较典型的救灾形式。

3 王德森与晓山藏书

《高季迪先生大全集》封面后衬叶有光绪壬辰(1892年)昆山王德森墨笔题识:

此书于光绪庚寅得自陈墓馆中,同时购得又有抄本《清河书画舫》、钱牧斋《初学集》、冯复京硃批《钱注杜诗》、原板《吴梅邨诗文集》、原板《全谢山鲒绮亭全集》如干部,均有“晓山鉴藏”图印,闻晓山姓郭,江震人。而余则得于陈墓王氏者也。后《杜诗》及《初学》两书与友人贴换原刻《明史稿》一部。得后二年五月下浣重订书此。昆山王德森。末钤印:“彦士”(朱文方印)。

按:此题跋辑自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高季迪先生大全集》十八卷,明高启撰,清康熙长洲许氏竹素园刻本。四册。半叶十行,每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封面题:重订原本/高季迪先生大全集/竹素园藏板。前有景泰元年(1450年)刘昌序,总目末有竹素园主人识,洪武乙卯(1375年)二月陇西李志光《高太史传》。朱笔圈点。刘昌序首叶钤印:“晓山鉴藏”(白文方印)、“彦士”(朱文方印)、“王印德森”(白文方印)。

高启(1336—1373年),字季迪,号槎轩,江苏苏州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高启曾自选其诗900首,编成《缶鸣集》,未刻而殁。永乐元年(1403年)高启内侄周立刊刻《缶鸣集》增至1 000篇。景泰元年(1450年),徐庸以《缶鸣集》为基础,汇集了高启近2 000首诗,编成《高太史大全集》刊行于世。卷首有刘昌景泰元年《高太史大全集叙》及胡翰、王袆、谢徽序。此后有明景泰刻成化五年(1469年)刘效重修本,明万历陈邦瞻、汪汝淳刻《明初四家诗》本《重刻高太史大全集》及康熙九年景泰本覆抄本。清康熙长洲许氏竹素园刻本竹素园主人序曰:“今板已漫灭,颇多舛讹,披览之下,不无遗憾。乙亥春购得兹本,因而重加校雠,其间序次悉遵原板,间有阙一二,亦始仍之,而未敢遽改。”由序文可知此本乃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竹素园主人许廷镕据徐庸刻本之重订本。到光绪年间又有木活字本,卷首亦有竹素园主人序,应为竹素园本之翻刻本。

此书是王德森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昆山陈墓做塾师时购得。原藏者为郭宗泰,号晓山,清乾隆、道光间陈墓人,生卒年月不详。郭氏拜周庄镇名医郑祥征为师学医十年,行医不求人酬。性好施贫,常于冬月置衣物施舍给贫寒者,甚至为接济贫困不惜典当而为之。王德森为清潘道根《隐求堂日记节要》咸丰元年(1851年)五月廿日郭晓山事略作注云:“余于光绪十六年馆陈墓时,得书数种,上皆有‘晓山鉴藏’印。陈墓毗连周庄,盖郭氏物也。”[5]即上述王氏题跋中所述抄本《清河书画舫》、钱牧斋《初学集》、冯复京朱批《钱注杜诗》、原板《吴梅村诗文集》、原板《全谢山鲒埼亭全集》等几种藏书。

题跋中提到王德森用钱谦益《钱注杜诗》《牧斋集》及友人贴换得原刻《明史稿》一部。其中的《钱注杜诗》指《杜工部集笺注》二十卷,是钱谦益为杜甫之诗作的注,在众多“杜诗注”中颇有影响。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下旨禁《牧斋初学集》《牧斋有学集》,旋波及钱氏所有著述,《钱注杜诗》亦在其列。王德森藏《钱注杜诗》为此书的原刻本,即清康熙六年(1667年)季振宜静思堂刻本,此书为乾隆禁毁钱氏著作前《钱注杜诗》惟一刻本,且上有冯复京朱批。冯复京与钱谦益是好友,冯令其子冯班、冯舒投入钱谦益门下,二冯得以传承钱谦益衣钵,继承了钱氏的学术主张。王德森用《杜诗》及《初学》两书与友人换得原刻《明史稿》一部,这种以书换书的方式在古代藏书家之间、藏书家与书商之间、文人之间多有发生,目的是互济余缺,各得所需。

猜你喜欢
赈灾题跋杜诗
题跋课程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的缺失与建设
近十年来中国绘画题跋研究综述
款、印、题跋对古书画的鉴定作用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论题跋的鉴藏功用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贫困无田杜太守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在当代我们如何读杜甫的诗
硅宝科技:举行雅安地震赈灾募捐仪式
银行赈灾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