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菲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浙江杭州 310018)
图书馆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并且是重要的城市公共阅读休闲空间。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过程中,图书馆公共空间发挥着日益重要而多元的功能,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讲台、休闲交往的主要平台以及公共参与的关键舞台。近年来,在强调服务均等性、公共性、文化性的同时,图书馆也越来越依赖于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建设跨界兼容公共空间,营造舒适休闲空间环境,成为图书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空间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杭州城市学图书馆以“知识性、专业性、系统性”为引领,以兼容性为个性特征建设新型图书馆空间的模式,致力服务于城市学一流智库建设和城市学杭州学派打造,已成为展示杭州城市学研究和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宣传杭州城市学研究成果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金名片”。
杭州城市学图书馆在兼容性主题图书馆建设理念的引领下,突破时空限制与不同地域图书馆开展跨界合作,为缔造无边界城市休闲阅读空间提供了有益借鉴。
跨界合作是各行业、各领域不断尝试运用新的理念及技术将内外部资源进行融合与重构。随着读者文化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文化消费的复杂化,形态各异的新型公共空间出现,图书馆公共空间固有发展模式亟待改变,跨界合作成为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创新借阅服务、促进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空间再造源于建筑学概念,空间再造是指将原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重新改造而使原建筑物具有全新功能。图书馆空间再造则是指在传统物理空间的基础上,从虚拟和实体的角度,通过资源互补整合,实现传统公共图书馆空间功能升级[1]。跨界合作与休闲空间再造是促进图书馆从单维度空间个体向多维度空间系统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文化消费供给、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更新存量空间的有效举措。跨界合作与休闲空间再造不仅使图书馆公共空间兼具知识传播、文化育人、社会融合、市民参与等多元功能,也使图书馆成为富有历史厚度、文化广度、人情温度的新型公共文化休闲空间。
社会化发展是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化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图书馆的信息咨询、决策参考、创新支持等专业优势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社会力量以各种模式跨界参与到兴办图书馆和图书馆治理中。拓展多元化合作路径使图书馆功能扩大化、服务便捷化、发展社会化,是图书馆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通过树立空间跨界融合的新思维,积极探索与其他行业和机构的合作,使图书馆成为联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明、人与知识、人与未来的新型文化空间[2]。这将有益于丰富图书馆服务的形式,延伸图书馆服务边界,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
日渐增长的文化消费潜力和图书馆空间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文化消费形态向多样化发展,读者对图书馆实体空间功能、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空间服务为迎合读者文化消费需求面临转型升级。跨界合作趋向于多元化的业态模式和增强式的互动体验,通过跨界合作构建复合型的空间设计、多元化的功能布局以及兼容性体验消费场景,为读者提供文化体验、交流思想、共享知识、创新活动的特色休闲阅读领地,从而满足读者特色化、个性化的现代文化消费需求,已成为图书馆巩固扩大文化消费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关键所在。
科技创新使得空间与社会、空间与读者、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实体空间的限制加剧了图书馆读者到馆率和图书利用率双重降低的困境。图书馆跨界合作和空间再造对推动图书馆从以“资源为中心”转向“以知识、数据为中心”的意义非常重大。首先,模糊线上线下阅读空间服务边界。通过改变传统图书馆封闭管理的模式,创建全新、开放式阅读平台,提供更为人性化、泛在化的智慧服务。其次,清晰虚实结合智慧空间服务范围。将读者文化需求嵌入实体空间重塑和虚拟空间建构过程中,着力拓展实体空间“互动交流”和虚拟空间“信息共享”,塑造新的空间交互关系和服务模式,从虚实两维空间营造个性化休闲阅读环境,实现读者服务工作向更高层次延伸。
城市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城市空间过载,城市同质化等城市病蔓延,城市空间更新需要寻求从“增量开发”向“存量更新”转变,以激发城市空间活力、促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目前,“以人为本”的图书馆3.0时代正在应运而生,亟待乘势而为将图书馆空间规划融入城市低效能存量空间活化改造中,内部依托存量空间创新服务,外部借力其他行业拓展“增量空间”,传统的阅读功能融合餐饮、教育、培训、创意等其他业态功能,重在为读者打造复合型空间,并实现多元化空间布局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同步发展。
杭州城市学图书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城市学”命名的特色图书馆,由杭州图书馆与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共建,位于杭州大学城的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仓前大楼内,馆藏图书20余万册。2019年,仓前大楼完成室内外绿化提升、健身运动中心等改造建设,成为集研究中心、培训中心、知识中心、接待中心、健身运动中心、园林展示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学研究综合体,有力支撑了城市学研究2.0的发展。其中,杭州城市学图书馆以“城市与城市学”为馆藏特色,以“城市书房”“专题书房”“特色专架”为主要展示载体,按照“一层一主题、一室一特色”的原则,藏阅结合、共建共享,以整体大楼为图书馆的馆藏区域,将图书馆融入城研中心大楼“5+2”开放空间中,为全民开放阅读模式提供最大实现条件,形成借、阅、研、习、藏自成体系的城市学特色图书馆。
城市空间需求不断增长,如何在存量空间中提高空间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成为公共图书馆空间转型面临的问题。杭州城市学图书馆依托杭州城研中心仓前大楼(世界城市博物馆、杭州城市学图书馆)一体两翼多功能空间布局,跨界兼容城市文化元素和城市学研究元素,通过9 000幅照片系统展示城市发展的前世今生,20余万册特色馆藏文献、92座特色鲜明的城市书房对外传播城市文化。在共享实体空间的基础上,将杭州城研中心(世界城市博物馆、杭州城市学图书馆)打造成为集文化信息、陈列展示、图书资料、培训交流为一体的复合型功能空间,不仅降低了多元文化对传统空间设计理念的冲击,还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为优化读者阅读体验,城市学图书通过打造立体阅览空间、启用层架标编号定位管理文献、引入多色标设定借阅权限等方式,尝试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①一体规划,以城市书房为主线打造立体阅览空间。紧密结合和充分利用城研中心仓前大楼整体布局,对各城市主题空间内的特色地方文献展陈进行系统谋划和精心设计,注重展陈形式和内涵的系统性、层次性、关联性,实现图书展陈与空间内外部环境、文化氛围的有机结合。②两号分离,以层架标为载体上架管理图书。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目上架,馆藏文献面临着无法有效预测待上架空间,图书频繁倒架、换架等问题。针对读者不明确借阅需求,杭州城市学图书馆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馆藏文献进行编目,但在图书上架过程中则采用层架标编号信息对馆藏文献定位管理,从而使馆藏文献借阅查询迅速便捷、入库归架简便直观,并有效减少了重复倒架的工作量。③三色齐下,以色标为手段设定借阅权限。为便捷读者办理借阅手续,杭州城市学图书馆使用红色、绿色、橘色、蓝色四种色标设定不同借阅管理权限。红色色标以捐赠文献为主,绿色色标以与其他城市互换文献为主,一般不对外借阅,只允许在馆阅读。橘色色标为杭州图书馆本馆调拨图书,蓝色为杭州城市学图书馆自购文献,两者均可外借并且在全市范围内通借通还。
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实体相结合,有效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方式和内容,形成资源、空间、服务、人员高度联通的复合形态[3]:①坚持以“O2O”模式提升城市学图书馆服务智库能力。与“全国图书馆联盟”成员单位和200多家全国重点高校图书馆开展线上沟通联系,健全网上联络机制,并通过与各联盟成员单位加强线下交流合作,持续推进智库成果的转化工作。②坚持以“互联网+城市学知识”为理念构建知识共享空间新形态。杭州城市学图书馆独家馆藏杭州新世纪以来杭州城市规划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资料,目前正按照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IM数据中心的目标方向不断完善“成果库+图片库”内容,旨在打造面向城市研究行业的智能化知识管理和云服务系统,实现从传统数字图书馆系统向知识服务、知识应用的数字信息支撑平台转变,为城市学理论研究提供强大数据支撑。
杭州城市学图书馆围绕读者需求和空间特色,从“序化、美化、亮化、优化”等方面推动公共空间精细化管理:一是做好空间顶层设计。明确“城市与世界、城市与中国、城市与浙江、城市与杭州、城市与城研中心”空间展示板块内容,合理规划空间参观导引路线,制作图书馆各楼层布展解说图册,为读者有序呈现“可读、可赏、可游”的立体休闲阅读空间。二是提升绿色空间可达性。对图书馆进行小微空间、馆外空间提质改造,摆置品种多样的绿色植物,改善绿色空间总量不足、品质不高等问题,让读者可便捷使用公共绿色空间。三是创造明亮互联空间。打破图书馆固有沉闷环境,搭配暖色调图书书架、软装配饰和灯光效果,并以“图书馆+”方式融合茶吧、书画展览、培训教室、研修书房,将单独空间整合入大开放空间格局中,成为“第三空间”典型示范。四是提升地下空间活力。引入商业配套,促进地下空间服务设施多元化发展,将图书馆文化设施和健身房体育休闲设施集中在地下空间中。在地下健身中心布展体育、健康主题书籍,使读者在体验现代运动项目的同时,了解掌握健身生活相关知识。
作为文化体验重要载体的图书馆是用户自由社交、知识共享、开展活动最为基础的公共场所,因此赋予图书馆空间多重公共文化属性是空间再造的新趋势。将文化阅读与文化休闲有机融合,使用户获取内容丰富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可以走进和愿意走进的公共空间[4],成为实现公共空间文化属性多样化的重要途径。在图书馆传统阅读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静态阅读的传统,细分读者功能性文化休闲与游憩消费需求,营造虚实兼容、人文商业兼具的文化休闲沉浸式体验空间,将图书、多元文化产品及生活工作三者融合,引领复合式文化生活。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主题图书馆因其专指性、灵活性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主题图书馆在坚持以均等化服务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体系网络构建的同时,兼顾到不同社会群体细分服务秀,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5]。然而在主题空间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专业领域不熟、主题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跨界融合趋势下,通过与其他服务机构的空间兼容、服务兼并、资源兼享等,互补促进空间形态和空间元素融合,扩大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服务网络,从而实现服务内容和服务层次的多样性。深化兼容性主题空间建设不仅是解决不同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也是推动图书馆空间融合创新服务的必然趋势,更是提升和发展城市文化的新引擎。
边界包括时间边界、行业边界、空间边界、技术边界。无边界城市阅读休闲空间建设需要打破建筑边界、城市边界,构建以读者为中心、开放共享的无边界城市阅读共同体,形成“无边界、高质量”的休闲阅读空间。首先,创新了研究成果“售换赠”合作机制。以“城市书房”建设为抓手,巩固深化“全国公共图书馆主题分馆建设馆长论坛”合作成果,加强与国内重点城市、知名高校沟通交流,联动构建共建共享模式,实现馆藏文献资源互借互换长效机制。其次,搭建城市学研究平台。“城市书房、名社书房、名家专家、专题书房”建设,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的地域限制,形成独具特色城市学研究成果馆藏体系。为专家学者研究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丰富专业研究资料,为提升智库型图书馆品牌影响力,宣传“杭州手法”和“城研成果”创造条件。最后,强化与国内城市的合作交流。以推进“城市书房”建设为契机,不断融合实体与虚拟、线上与线下空间,打造集培训教育、课题研究、文化咨询为一体的城市无边界休闲阅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