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利用效率研究

2021-01-06 15:48
图书馆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资源共享数字化

谢 飞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辽宁 沈阳110011)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技术深刻地改变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在传统社会生活中,社会公众主要通过书籍、报纸、电视、广播等获得信息和知识,这种认知模式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信息知识的传播速度及效率。在数字化时代,公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便捷、准确和高效成为人们衡量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重要标准。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一般泛指由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各种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相比于其他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具有公益性、普惠性等一系列特点,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利用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利用效率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利用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同步发达的社会形态,这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体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质量。要通过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利用的效率,让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和产出比例更加均衡,确保政策、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更高水平的供给,更好地发挥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基础、广覆盖、普惠性等一系列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优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的目标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精神文化的需求将更加强烈,作为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公共文化资源能否得到更加充分、高效地共享和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民群众高水平、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和谐统一、平衡发展。

1.3 显著提升国民素质

众所周知,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在数字化时代,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学校教育以外,社会的教育功能也逐步凸显。正如前文所述,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学习方式,不但传统的教育需要公共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而且社会教育更是需要依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来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通过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利用效率,让这部分宝贵的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带动社会教育质量的总体提升,实现国民素质总体提高的目标。

2 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基本上依托于政府举办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有条件的开放。社会公众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即可以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但是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2.1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范围有限

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应当面向全体社会公众,但是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受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现实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很多非常优秀和宝贵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并没有完全实现全覆盖式共享,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公众无法直接获取和利用这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此外,受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还有相当一部分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功能不够健全、资源总体质量不高,这些地区的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普及和共享还未能打通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最后一公里”。

2.2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造成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如很多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中有一些珍贵的古籍善本,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但是受到保存条件的限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获取路径较为单一,社会公众只能通过有限的途径实现有限度的利用,未能完全实现便捷高效利用。三是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比例不均衡,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产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不显著。

2.3 数字化技术应用具有较强的局限性

为了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利用的效率,一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引进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公共文化资源的管理与服务,积极构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线下与线上相融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就目前来看,无论从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广度还是深度来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部分地区或部门的数字化建设只是完成了“开篇文章”,后续的服务保障措施不健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完全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还有一部分地区或部门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数字化时代的特点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忽视了“用户为本”的理念,无论是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及功能布局,还是用户使用体验等方面都无法完全做到友好、便捷、高效,数字化技术的潜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3 提升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利用效率的对策

为提高数字化技术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利用方面的效率,政府部门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积极采取如下措施。

3.1 树立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利用的理念

对于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来说,要切实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资源共享的理念,结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就公共文化资源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进行改造升级。具体来说,要打破传统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利用的观念,结合数字化技术高度便捷性、交互性、高效性等一系列特点,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共享范围等进行全新定位。要从普遍均等的原则出发科学规划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数字化媒体,随时随地、高效便捷地实现对公共文化资源的获取、下载、使用、传播等,切实维护好、保障好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权、社会教育权。

3.2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化建设力度

由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多集中于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因此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不断加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化建设力度。

首先,要完善各类数字化硬件设施,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广泛建设5G网络、宽带、信息交互查询终端等设备,为社会公众获取和使用公共文化资源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保障公共文化资源获取和传输的便捷性。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资源的使用方式、使用习惯和个性化需求等,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其次,要加大对各类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建设的力度,实现特色公共文化资源全面数字化。要将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内的特色资源进行系统归纳和深度开发,加快推动数字化建设,将特色资源特别是传统环境下共享效率较低的珍贵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统一纳入数字化云资源库或云管理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数字化资源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对资源开发运用不充分,数字化建设存在不彻底现象;二是为了过分追求数字化建设速度,没有充分考虑到一部分珍贵的纸质资源的保存要求,对珍贵的实物资源造成不可逆转和修复的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最后,要加快速度开发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数字公共文化资源平台,后台链接到数字化资源数据库之中,通过设置电脑端、手机端等,为不同类型的用户分别呈现便捷高效、功能清晰的用户端,还要根据视障、听障等人群分别采用辅助技术,不断减少各类社会群体对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使用的障碍因素,降低共享利用成本。要不断改善和强化客户端的交互性和便捷性,让文化信息服务平台符合更多社会公众的认知习惯和使用习惯,将复杂化、程序化的查询、运算、匹配等功能放在后台运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将社会公众所需的公共文化资源呈现出来。要改变传统的数字化资源“只能看、不能用”的现象,在充分维护文化作品著作权的基础上,不断开放公共文化资源的使用范围。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平台与学校教育资源平台之间的有效衔接,发挥出公共文化资源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等优势,将数字公共文化资源作为学校教学、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和重要的资源池,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资源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3.3 加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

从广义上说,公共文化资源除了实物资源以外,还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很多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经常会举办一些公益性讲座活动,这些讲座不但可以有效地满足社会公众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开展直播、网课、VR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方式,将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搬到线上,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利用数字技术就可以便捷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交互性强的特点,通过举办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广泛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咨询、疑难解答、互动交流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目标。

3.4 不断涵养社会公众数字化素质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的社会信息生态。数字化的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传播交流平台,对社会公众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发挥应有的效能,必须加强社会公众的信息素养教育,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建构面向社会公众的现代信息素养教育机制,大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教育引导,普及数字化文化信息使用技能和共享意识,特别要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培养和教育,让社会公众充分有效利用各类数字化平台、信息终端等获取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同时,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大力加强网络环境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公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共同维护“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和公共文化资源的安全。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资源共享数字化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共享中心模式探索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