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孟嫄,刘 洋,郭 峰
(1.河南省家禽业协会,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3.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雉鸡又被称为山鸡、项圈野鸡,经统计可见有31个亚种。雉鸡的体型较小,相比于家养鸡瘦小得更加明显,但是和家养鸡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便是其尾部很长,尤其雄鸟的羽毛颜色会更加艳丽一些。雉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营业价值全面,且肉质细嫩鲜美。雉鸡繁殖能力较强,每只雌雉鸡年产蛋50~100枚,受精率在80%以上,孵化率在90%以上。就目前市场需求和人们消费水平来看,饲养雉鸡经济效益好,作为特禽养殖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雉鸡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生活环境广阔,无论是在平原、山区,还是在河流、峡谷,都能生存。雉鸡对环境温度和所处的地势高度具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在-35℃至32℃的温度范围,以及300~3000m的海拔高度范围均可生活。雉鸡集群性强。在繁殖季节,组成以雄雉鸡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繁殖群,该繁殖群常单独活动,若有其他雄雉鸡群侵入,则会引起强烈的争斗。雉鸡食量小、食性杂。
雉鸡养殖场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场址既要远离居民区、工厂和主要交通干道,又不能太偏僻,需要保证饲料、产品的正常运输。除此之外,还须保证水源清洁无污染,电源稳定。
育雏期是指雉鸡从破壳而出到脱温的这段时间,一般为1~30日龄,有些地区可长达42日龄。这段时间也是雉鸡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因此,饲养员应精心、细心做好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
一是确定合理的育雏方式,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雉鸡的育雏方式有立体式育雏(笼式育雏)和平面育雏(地面垫草育雏、网上平养育雏)两种。其中笼式育雏和网上平养育雏清洁卫生,便于防疫。地面平养垫草育雏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球虫病等。在生产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育雏方式。同时,准备好一切相关育雏设备、环境与工作用具,还要准备开食料、备用疫苗、药品等。装设红外线灯,按时对鸡舍进行清洁与消毒。
二是做好初次饮水和开食工作。雏鸡从出雏器出来后24~36h,应进行第1次饮水,给予35℃温开水,为预防白痢、大肠杆菌病,可在水中加入0.01%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还可在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或葡萄糖。在雏鸡进行初饮后2~3h,将开食饲料用水调制到干湿适中。均匀撒在开食盘中或垫纸上,诱使雏鸡采食。喂料量控制在30min内采食完。
三是控制好育雏舍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是决定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1日龄雉鸡的育雏温度为36.5~37℃,2~3日龄为36℃,4~7日龄为34℃;从2周龄起,每周降低育雏温度3℃,以尽早实现脱温。育雏舍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5%左右。1~4日龄由于育雏温度高,可向地面喷水增湿。湿度适宜时,雏雉鸡羽毛蓬松,精神状态良好,宜于生长。
四是保证合适的饲养密度。较合适的密度如下,1~10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20~40日龄:20只/平方米;40~56日龄:10只/平方米。
五是分群饲养和安排断喙。在生产实践中,为防止雏鸡群过于拥挤以及防止瘦小的雏鸡营养摄取不充分,应根据雉鸡体质量大小进行分群饲养。同时,为防止雉鸡啄癖发生,应根据生产情况及时安排断喙。
育成期是指从脱温一直到雉鸡性成熟的这一阶段。此阶段需要注意精细配比饲料、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科学的温度、光照条件等养殖技术要点。
一是注意营养调控,精细配比饲料。注意增加饲料中动物性蛋白的比例。二是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5~10周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雉鸡群以300只为宜;11周龄以上每平方米3~4只为宜。此时应按公母强弱分开组群,每群控制在150只左右。这个密度不包括运动场,因各地条件不同,不能硬性要求。三是应采取灵活方式保持育成期舍内温度在18~25℃之间。光照不足12h的,应采取灯光补充12h。
90~120日龄以上并用来繁殖的雉鸡叫种雉鸡,不留作种用的即可出售,以免加大饲养成本。此阶段应适当提高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并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相应降低糠麸量。增加雉鸡活动空间,降低饲养密度。整顿雉鸡群,选出育种群和一般繁殖群。
雉鸡是一种食用、医用、工艺装饰价值很高的传统出口商品。研究雉鸡的人工养殖技术,发展特禽养殖,对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养殖户在养殖雉鸡的过程中,要结合雉鸡的生活习性,采取科学、精心的饲养管理措施,尽力提高雉鸡的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