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辉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对于医院住院患者而言,在接受治疗期间,因为系列因素影响,往往会呈现出医院感染现象[1]。医院感染出现,除会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之外,还会使患者住院费用增加,并且在住院期间存在一定概率导致患者呈现出死亡结局,使系列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2]。对于医院感染而言,其主要于医院内表现出病原菌现象,并且呈现出危害性显著特点,呈现出较高耐药风险,对此就医院感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展开对应控制,意义显著[3]。具体在实施医院感染防控期间,微生物检验以及监测工作开展表现出显著价值[4]。其对于各种感染防控活动能够产生较大程度影响,例如环境清洁质量评价工作以及病原微生物密度等,并且对于医院感染病原菌明确可做出保证,使疾病用药准确性获得显著提升[5]。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10例住院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探析分别采用常规方式+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方式以及采用常规方式完成医院感染监测可行性,以实现住院患者整体治疗水平、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10例住院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研究组(55例):女20例,男35例;年龄为25~72岁,平均(41.11±5.11)岁;参照组(55例):女21例,男34例;年龄为26~74岁,平均(41.12±5.12)岁;纳入标准:①均配合展开医院感染监测;②无血液传播性疾病;排除标准:①患有免疫缺陷障碍疾病;②患有恶性肿瘤疾病;就两组住院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完成医院感染监测,对于抗菌药物应用,要求临床医师凭经验展开,就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组:采用常规方式+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方式完成医院感染监测,就感染出现以及分布情况展开实施监测。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在开展期间,对于细菌耐药性进行认真分析,以对抗生素药物应用合理性做出充分保证。此外就医疗器械卫生情况以及病房环境卫生情况展开定时监测,对于消毒工作定时展开。
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住院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感染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对于两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展开处理,计数资料(感染发生率以及感染程度)行χ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感染发生率对比。研究组55例住院患者中,未表现出感染患者49例(89.09%),表现出感染患者6例(10.91%);参照组55例住院患者中,未表现出感染患者37例(67.27%),表现出感染患者18例(32.73%);研究组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10.91%)、未感染发生率(89.09%)分别低于、高于参照组感染发生率(32.73%)、未感染发生率(67.27%)明显(P<0.05,χ2=7.6744,7.6744)。
2.2 感染程度对比。研究组住院患者轻度感染发生率(9.09%)高于参照组轻度感染发生率(0.00%)明显(P<0.05,χ2=5.2381);中度感染发生率(1.82%)以及重度感染发生率(0.00%)均低于参照组中度感染发生率(20.00%)以及重度感染发生率(12.73%)明显(P<0.05),见表1。
在医学技术取得不断进步条件下,各种新型医疗技术于临床中获得广泛运用,例如化疗、放疗以及介入治疗等,但是因为新型医疗技术应用量呈现出显著增加,对应导致耐药菌株种类呈现出显著增加,对应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6]。就医院感染进行分析,其感染源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医院环境以及患者几方面[7]。医院感染出现不但使医疗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对患者预后水平做出保证,而且会使医疗资源呈现出严重浪费现象,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展开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存在显著价值[8]。
在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期间,消毒灭菌表现出显著价值。具体在实施消毒灭菌期间,生物指标法获得广泛运用,其对于消毒灭菌彻底性可以做出充分保证,对于病毒传播能够进行有效阻断。此外针对医疗器械细菌学实施检测,对于疾病传播手段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并且将易感人群耐药性监测力度加强,积极展开呼吸道菌群以及肠道菌群检测工作,同样存在显著意义。微生物检验作为临床检查方法之一,其主要通过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对于患者治疗方案以及疾病诊断依据准确提供做出保证,并且就病原菌类型可以充分明确。在抗生素应用期间具有针对性,对于抗生素滥用情况出现可以充分避免。就医院感染环节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传染源、易感人群以及传播途径等,对此从上述途径着手,可对感染情况进行更好控制。在表现出医院感染后,要求就病原菌医护人员需要合理展开对应鉴定,具体鉴定期间,微生物分离鉴定获得广泛运用。对于耐药菌株早期准确鉴定做出保证,对于合理措施制定以及抗感染治疗早期开展,存在显著价值。对于微生物检验而言,其同医院感染控制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对此需将微生物检验重视程度有效提升,将相关工作人员技术素养显著提高,将其理论知识培养力度加强,对于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有效丰富,将工作积极性调动,使病原菌监测准确性以及效率显著提升。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55例住院患者中,未表现出感染患者49例(89.09%),表现出感染患者6例(10.91%);参照组55例住院患者中,未表现出感染患者37例(67.27%),表现出感染患者18例(32.73%);研究组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10.91%)、未感染发生率(89.09%)分别低于、高于参照组感染发生率(32.73%)、未感染发生率(67.27%)明显;研究组55例住院患者中,轻度感染患者5例(9.09%)、中度感染患者1例(1.82%),重度感染患者0例(0.00%);参照组55例住院患者中,轻度感染患者0例(0.00%)、中度感染患者11例(20.00%),重度感染患者7例(12.73%);研究组住院患者轻度感染发生率(9.09%)高于参照组轻度感染发生率(0.00%)明显;中度感染发生率(1.82%)以及重度感染发生率(0.00%)均低于参照组中度感染发生率(20.00%)以及重度感染发生率(12.73%)明显,充分证明临床微生物学于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临床微生物学于医院感染监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并且确保中重度感染比例获得显著降低,最终实现住院患者整体治疗水平、预后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