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神”看针灸特色心身同治

2021-01-06 04:18:25李之湄杜元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5期
关键词:心身同治躯体

李之湄,杜元灏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0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0 引言

从古而今,整体观念一直贯穿中医学始终,形神一体观就是其中一种,可见治疗疾病时如果单论躯体疾病,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不符合中医传统思想的。而现代医学同样认为不同的躯体疾病均可引起精神障碍。在综合医院的门诊患者中,约1/3 的患者患有和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1]。在这种患者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各大综合医院一直在探索如何改变固有的管理模式,发展全科医学[1]。而我们身为针灸人,改变固有的疾病诊疗方式早就势在必行,心身同治在将来无疑会是疗效更好,更受欢迎的诊疗模式。

针灸在治疗躯体和精神疾病时各有其特有的优势[3],很多疾病针灸便能独立治疗,效果毋庸置疑,无需格外赘述。笔者的建议是在患者不以治疗其所患的心里疾病为就诊的首要目的时候,同样惠而不费地利用针灸的特殊性,在治疗其躯体疾病的同时,予患者以辅助性或预防性的心理治疗,甚至形成习惯,如此一来,在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和改善医患关系方面均可事半功倍。接下来,笔者将试述如何利用针灸学的特色,实现针灸特色的心身同治。

1 针灸特色心身同治的优势

在通常情况下,针灸医生在临床过程中,会全相对独立和完整地参与到从四诊和参的诊察到病、证的诊断,再到治疗的整个过程。而这种整体性、连续性的参与,对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治疗患者的病情起到了巨大的帮助。通过刺激对应的腧穴和经络,激发、推动人体的正气,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产生生物学疗效[4];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接触和交流,了解影响患者痊愈的社会因素,予以适当安慰与建议;再利用针灸特色的一些“气至病所”的即时疗效所相对容易做到的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暗示,增加患者信心,促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5],积极参与治疗,从而打破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6],调节免疫功能[7],使疗效增加甚而翻倍。这对针灸大夫来说,是常规治疗时便可做到的,而对于其他专科医生,要完成对患者生物-心理-社会多角度的治疗,除非在患者住院时的长期接触期间,否则是相对较困难的[8]。

2 治疗躯体疾病时“治神”同样必要

2.1 治神的含义

在普通老百姓都耳熟能详的望、闻、问、切四诊中,中医一直将望诊,也即望神作为四诊之首,同样的,针刺时治神也一直被视为上工才能达到的境界。《内经》中的“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和《类经》中的:“医必以神,乃见无形,病必以神,血气乃行,故针以治神为首务。”都可佐证。而此处的治神,广义上的概念十分宽广,结合中国古典哲学观念来看,似乎是调整个体之间产生心物共振和互相激荡的力量,相应的治疗过程也是患者和医生神气合一,继而利用相互之间的感应,由医生完成对患者的神的操纵,继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相对唯心的,天人感应、心物一元的认识论,也造成后世针灸医家对针灸入于化境时的一系列相应理想化的猜测[9]。而对于现代医家而言,大家似乎更加推崇治神在狭义上的其中一种理解,即治患者之神,放松患者紧张情绪,正确引导患者心神,从而提高疗效,还有治医者之神,也即医者态度认真,全神贯注,凝神于针,及针后养神等其实包含了许多现代心理学理念的概念。

2.2 精神状态和疗效相互影响

在针灸时注重治神是必要的,因为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精神状态是能影响诊疗效果的[10]。而人的心理认知对自身的调节作用是强大的,新兴的生物反馈疗法就是患者信任并自主配合医生的例子,其理论认为心理和生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体疗法是把人的身体生物信号,如肌电、心率、血压等转变为视觉等可视信号,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的内脏和腺体,使机体不平衡的心理、生理状态向相对平衡状态转化,以保持身心健康。其中呼吸反馈[11]已被证实在自主神经功能调节方面有显著作用[12],这便是呼吸补泻法疗法的应用,是针灸调节神经的实证。而进一步的关于呼吸反馈结合电针节律治疗的方法,已经有人[13]提出。

与新兴的治疗方法异曲同工的是,古老的包含在中医理论体系里的“入静”同样可使针感出现率明显提高,也是因为患者处于信任医生并主动配合的低心理抗阻[14]的状态,因而使效果提升。在这种状态下,有些患者会主动要求一些特殊的针刺感觉[15],这种逐步叠加显现的疗效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则是我们医者梦寐以求的。

2.3 得气中包含的“治神”理论

得气与神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灵枢》:“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是谓得气。”

在现代的理论中,因其可控的对机体产生的即时疗效,除了躯体上的疗效外,也被认为通过优选其可放大的生物反馈信息[16],可达到一种单凭语言无法得到的心理暗示结果,进而形成一种针灸才能做到的特色的心理认知行为治疗,若是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其实便是人为地为机体添加了一个反馈功能,和躯体上的疗效相配合,效果不言而喻。“气至而有效”,正是因得气与疗效的密切关系[17],而得气与否又与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可见,在医者懂得,或者重视“治神”之时,疗效也可能截然不同。

治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贯穿整个针灸治疗的始终,并且不单单是精神类的疾病,即使是纯粹的躯体疾病,也应运用这种疗法治疗和观察。还有人[17]认为,针刺和心理调节都是通过对大脑皮层的良性刺激来实现治病的共同目的,按照这个理论,心身同治更能协同增进疗效,进一步补充完善现代心身医学关于心理与躯体之间联系的中介机制的相关理论。

3 包含“治神”理论的针灸特色心身同治的可行方法

既然要实现心身同治,那便要全程注重患者“心”的感受,从一开始我们便可以从介绍患者罹患疾病入手,然后介绍针灸疗法,放松患者心理,针刺时更要即时询问患者对针灸的感受,随时调整针灸操作方式和对刺激量的掌握。

其中选穴方面,对于明确的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我们当然要详探病情,通过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特色辨患者所伤之神,而后针对性的选穴治疗。如果面对具体病症自己选穴,那著名的“烧山火”,“透天凉”便是可以照搬的成熟应用[18],印堂穴等三合感应穴位[19],容易得气穴位,都可以纳入考虑。

而对于看似只有躯体疾病和只是有身心疾病的预兆的患者,我们可以如上文所说进行预防性治疗,笔者认为可以选用较为“广谱治神”的穴位和容易得气的穴位相结合。

“广谱治神”穴位的意思是被广泛选用于治疗各种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穴位。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选择可供参考,例如因“入络脑”,从而可治神志病变的督脉穴,以及其他因为所属的经脉过脑而可以治疗神志病的其他经脉上的穴位。因为五脏各藏不同的神,所以可选[20]与脏腑精气关系密切的原募穴、背俞穴及膀胱经上的一些穴位。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可选取心经和心包经及与其相关的内关、神门、大陵、心俞、厥阴俞等穴。近端取穴可以选用头部的百会、四神聪等经外奇穴,温补先天元气的穴位、耳穴,对治神有特殊疗效的经验用穴等。

此外,为了能最大程度地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多角度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在具体的“治神”过程中,除了医治患者心神,医生凝神于针外,亦需密切关注患者家属之心神。尤其对于心身同病的患者,因疾病痛苦而散乱的“神”,在长期相处的感应、关联之下必然会影响到其家属之“神”,若是能在治疗患者之余,能关注乃至治患者家属之神,则能有效避免患者归家后反而因家属之故病情反复,增进对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

4 小结

现代的针灸人往往在需要治疗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的时候才会去重视治神[21],其实针刺“治神”在治疗各种疾病的时候都很重要,心身同治在日常的中医临床中亦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治疗躯体疾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针灸的特色,通过客观可见、人为可调控的得气等操作,予患者以辅助性或预防性的心理治疗,形成一个全新的反馈机制,从而提高疗效,心身同治,事半功倍。

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的融合,我辈针灸人一直在探索如何进一步造福患者,提高临床疗效,这也诞生了许多例如“针灸全覆盖”等让人耳目一新的医疗模式[22],针灸的安全、绿色、毒副作用小,治疗成本相对低廉,见效快,适应症广泛等优势逐渐突出,如今,若针灸特色的心身同治作用能被深入挖掘、广泛应用于于大型综合医院中,那么同时受躯体和精神折磨的患者能多迎来一个选择,针灸亦能迎来一次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心身同治躯体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傅云其异病同治针灸验案举隅
脾胃同治的应用探讨
从心身角度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证体会
四水同治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3 00:48:48
现在干什么?
文学港(2019年5期)2019-05-24 14:19:42
搬家
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 07:04:51
肝硬化患者的蒙医心身护理及营养饮食对症治疗
一身轻安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