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葛建新
(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监察室,江苏 南通 22600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医院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1],而质量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反映,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2],质量问题说到底是关乎医院发展的战略问题。古人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唯有把质量管理摆在第一位,保持一颗警惕心、警觉心,在细微之处扎牢防范风险的根基,以有效措施合理规避风险,才能永葆医院稳定发展的大局。而医疗质量的优与劣需要有系统的方法去监管,为此,医院将突击、交叉、联合、专项四种检查方法有机结合,并广泛运用于日常业务监管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院始建于1969年,是一所市属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作为长期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精准专科,特色综合”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名技术”四名工程,以医诚术精取信于民,以改革发展的成效服务于民。在管理中不断求新求变,注重通盘考虑、科学谋划,从2015年“基础建设年”起步,历经“学科建设年”“业务拓展年”“学科整固年”“品牌深化年”五个历史转折点,到如今的“管理提升年”,坚持以主题定位夯实医院管理根基,统筹规划医院发展蓝图,始终将质量管理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
我院虽然是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但秉承的是精神专科和综合医疗协调发展的理念,与同级别的精神病专科医院相比,涉及的专科专病技术和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医院质量管理虽道理相通,但在实际运用上,不能单纯地用精神专科的管理方法嫁接在综合科管理上,需要有相对集中统一,也需要有一定的区分性。在现行的发展模式下,在质量管理的内涵上,如何在综合科的开放式管理与精神科封闭式管理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是医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多年来,医院也非常注重医疗质量内涵的提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督查,但常态化的管理督查模式虽然能发现一部分问题,但涉及的面和开展的形式不广,无法达到全面质量控制的要求。长此以往,会产生一些弊端:
2.1 督查模式固化,发现问题的思路有所限制如每周固定日的行政查房、每月的质控项目检查、每季度的季度大检查,还有重大节假日前的安全检查,这些固定的检查模式,会让被检查科室和科室工作人员对固定时间点的检查有所准备,检查当日和日常工作的实景会有所区别,有碍于管理者真正发现问题。
2.2 联动机制不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所局限
医院管理职能虽按管理权限进行细化分工,职责相对明确,但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不单纯是涉及单个管理部门,有些隐患或者棘手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在“人防、技防、设施防”三者统一的基础上实施,并非一个部门之力就能彻底解决。
2.3 管理思路受限,直击问题的能力有所下降
精神专科和综合专科在管理上有着本质区别,长期以来,专科管理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仅局限于现有的管理方法,而不寻求改变,那么问题抓取的敏锐度会逐渐削弱,会把一些问题隐患忽视,不利于医院健康有序地发展。
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我院将“突击、交叉、联合、专项”四种检查模式有效整合,大力推行“四查”工作法,旨在将医院质量控制管理融于日常、抓在日常、严在日常,把查漏洞、补短板贯穿中医院管理的全周期,真正实现查和改贯通融合。
3.1 突击检查
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任意时间段,由牵头部门的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围绕医疗质量管理的项目进行检查。要求每位分管领导在自己分管范围内一年至少完成2次突击检查,且其中一次的时间点必须是节假日或晚间,除了现场查看外,对相应人员的应急能力进行现场考核或演练,重点是对日常工作状态的考察和考验。同时,对检查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检查后由牵头部门进行汇总,对典型问题组织相关管理人员集中回看,分析讨论,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
3.2 交叉检查
交叉检查分为两个层面,一种是管理范畴相通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叉检查,如医疗和护理,医疗和感控,护理和感控,医疗和科教,感控和保健等,以各自专业领域管理的要求去查相应部门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以互通学习为主要目的,提思路想法,改变管理者惯性看问题的视角;另一种是科室之间的交叉检查,精神专科和综合专科之间的互查,在管理模式上,精神科和综合科有着显著的区别,同样是借助不同人群不同视角看问题的优势,把不曾发现或者不曾重视的问题挖掘出来。
3.3 联合检查
主要是以“安全”为主题的检查,医疗安全检查由主管医疗的分管领导牵头,由医疗、护理、感控、药剂等部门联合组织督查;安全生产检查分为多个条线,有消防安全、信息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程建设安全、医疗废物存储转运安全等,按条块结合的原则,谁主导谁牵头,组织保卫、基建、信息、设备、总务、感控等部门共同进行督查,现场办公,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3.4 专项检查
根据特定时期的管理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应的专项检查,如近阶段的重点新冠肺炎防控措施落实督查;上级部门各类专题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督查;医疗护理方面病历质量管理督查、手术分级管理督查、危重患者管理督查;新提出的制度或规定执行情况的督查;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工作督查等。专项督查重点是检验被查科室在工作落实方面的情况,杜绝有布置无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以“督查-整改-再督查”为主线,集中“火力”抓好关键问题的整改,确保制度规范执行到位,形成闭环管理。
医疗质量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3]。将四种检查方式相互贯通使用,可以增强医院管理的质与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提升医院的质量和安全,有利于打通质量与安全的全链条。
4.1 “四查”工作法适用范围广,可运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范畴,能够增加管理督查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找准找实问题隐患的关键点,把关键性问题解决好、处理好,充分发挥检查的前视探头作用。
4.2 “四查”工作法有利于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强化管理人员整体观、全局观的理念,进一步畅通医院内部协调机制,打通管理脉络,实现合作共赢、共享成果的多元化管理机制。
4.3 “四查”工作法是现场解决疑难问题的有效路径,除了运用于督查工作外,还可以作为多部门联合专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以抛出问题为引子,现场进行会商,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4.4 “四查”工作法能够转变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互通互联的机会多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学习借鉴部门之间好的经验做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方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医院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4],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是促进医院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持续改进的努力方向,要想实现持续改进,就要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5],在思想理念和管理方法上求变革、谋发展,用灵活多变的督查方式检验医院质量管理的成效。“四查”工作法既更新了现有的管理督查模式,也是原有督查方式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高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复合型管理方法,为医院努力构建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积极的促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