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沙沙
(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700)
早在1989年,亚伦、卡尔金等国外学者提出了参与管理模式,该模式能够提升参与管理者的责任感,并提高工作人员对自身角色的认识,进而提升工作完成能力,提高工作效益及品质[1-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加入到护理队伍中,常规护理管理已难以满足其需求。若能够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参与管理模式,可充分满足护理人员归属感以及被尊重感,给予其发挥的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提高工作质量。本次实验期间,选择200例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方式,进而对比两种不同方式的价值,阐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此阶段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共20名,从业时间至少6个月,均为女性,且在此研究阶段未出现人事变动情况,年龄20-38岁,平均(29.20±2.22)岁,工龄1-10年,平均(4.4±1.2)年,学历:本科5名,大专14名,中专1名。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各100例。A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5-82岁,平均(56.32±2.34);Β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7-82岁,平均(56.38±2.47),两组基础信息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较好;均为住院患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或者交流障碍者;未能完成整个实验者。
1.2 方法。Β组:仅提供常规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划分,定期检查等。A组:提供参与管理模式,具体为:
(1)制定护理计划,护士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参与管理模式的相关内容,提高护理人员对该模式的认知了解,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会议商讨,总结工作中的问题,根据当前的工作情况制定未来的工作计划,并耐心对护理人员进行介绍。
(2)护理人员参与到护理管理中:护士长需强化对各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人员、能力、经验等情况的了解,根据所了解情况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的岗位与业务,主管护师一周行政查房两次,带教管理工作,一周一次,病历文书书写,一周一次,根据护理人员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工作座谈会,一个月一次,妥善保管急救物品,定期清点、检查、核对,一周一次,健康教育集体授课培训,一周一次,组织护理业务学习管理,一个月2次,患者等级护理管理工作,1个月一次,实施护理技术考核,一个月一次,理论考核,一个月一次。
(3)质量控制:成立科级质量控制,感染控制机构等,对护理人员实施考核评价,定期不定期抽查,每月对病区管理、消毒隔离以及基础护理等考核一次,每月对各项护理指标检查一次。一天查房三次,第一次查房时间8:30-9:30,实施晨间护理,清理病区、采集标本、护理文书填写等,检测危重患者临床表现;第二次查房时间为11:00-12:00,主要针对患者实施护理,详细进行护理记录,实施病房消毒、隔离处理,仔细核对医嘱;第三次查房时间为14:30-15:30,针对患者实施基础常规护理、病区卫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护理质控小组一个月查房一次,调查了解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具体需求,相应调整护理管理内容。如发现未完成或不合格情况,立即要求整改,根据情况给予奖惩处理。对表现较好者,及时给予表彰,可通过奖金等形式体现,对存在较大工作问题者给予处罚。
1.3 观察指标。护理质量水平利用护理质量调查表进行评估,内容包含:文书书写、专科护理、分级护理、优质护理、消毒隔离,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证实护理水平越高[3]。选择院内自制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满分100分,超出90分非常满意,60-90分一般满意,不足60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4]。比较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全文数据利用SPSS 19.0软件计算,对数值变量资料(±s)以及名义变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到结果P值,若其低于0.05,证实两组数据存在差异。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A组护理质量得分显著高出Β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专科护理 文书书写 分级护理 消毒隔离 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A组 20 97.25±1.52 98.52±1.07 96.69±1.61 96.58±1.56 97.54±1.07 96.58±1.17 B组 20 93.22±1.07 92.17±2.17 90.22±1.57 92.33±1.57 93.12±1.48 90.22±1.68 t-21.680 26.245 28.771 19.202 24.202 31.066 P-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A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出Β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2.3 比较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A组患者投诉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3例,Β组患者投诉13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5例,A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与管理的原则是人人参与其中,同时为参与者提供良好环境,促使其拥有更多的自主管理权,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保证各项干预措施被切实履行,促使管理理念深入人心[5]。随着临床护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护理人员参与其中,护理需求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常规护理管理已难以满足护理人员工作以及患者需求。既往多见的传统管理中,护理人员通常处于被动方,工作积极性不高,护理措施的实施多为遵医嘱干预,直接减低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较低。参与管理的实施,促进护理人员完全了解基础护理的必要性,能够理解“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能够主动发现工作中的不足,积极整改,导致护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改善护患关系,最终增加患者的满意度[6-7]。从本文结果中看到,A组护理质量得分、护理满意度高出Β组,A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Β组,证明参与管理模式的效果更为突出,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提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维持良好医患关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参与管理模式中,通过划分责任,明确岗位职责,护士长主要进行协调,及时发现有问题之处,进行合理纠正,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性、系统性。同时也可有效减轻护士长与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提升工作效率[8]。通过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管理制度的制定,发表自身想法,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明晰,各级护理人员均能够对其有着深入理解,促使制度得到有效实施。转变护理人员工作心态,从被动护理逐渐转化为主动护理,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反思,制定改善方案,进一步增强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综上所述,参与管理模式运用于护理管理中效果突出,不仅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同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但本次实验期间,仍存在一定缺陷,例如研究人员均来源于本医院,未对其他地区护理人员、患者展开调查,同时研究时间较为短暂,还需临床作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