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效果

2021-01-06 07:58陈桂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8期
关键词:甲肝化学发光抗原

陈桂林

(解放军92493 部队医院 检验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0 引言

甲肝和戊肝等属于急慢性肝病,其疾病类型在当前世界临床发展中都是较为普遍的,也是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威胁的疾病种类之一,对病毒感染性肝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有利于对病症的治疗。根据临床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甲肝和戊肝等是具有感染性的疾病,其工作在当前已经受到多方人士的广泛关注,需要给予患者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了解,进而保证其所采取的措施足够有效[1]。本研究将以此进行入手,在对甲肝和戊肝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将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应用,探究诊断率更高的诊断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免疫学检验的感染性疾病甲肝和戊肝患者,共有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酶联免疫法的为对照组,给予化学发光法检验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人。两组患者均病理诊断为甲肝和戊肝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均为戊肝患者,对照组患者均为甲肝患者。实验组的40例患者中,年龄25 -77岁,平均(45.44±3.26)岁。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年龄24-79岁,平均(44.96±3.22)岁,两组患者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两种标本患者均给予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进行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行比较。

就酶联免疫检测法来说,在将其进行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从实际说明书进行入手,严格遵循其相关规定,将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和间接酶联免疫法进行联合应用,实现检验过程。实际操作过程为:将相关试剂和微孔反应条放置在室内温度环境中30 min左右,在微孔反应条中放入等待检测的血清样本,继而将封片进行应用,给予其封锁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放置在温度为37℃的水浴箱中,处理60 min,然后将微孔反应条中的液体去除,进行反复洗涤,随后在其中加入试剂,进行封锁,再次放入到水浴箱中进行处理30 min,在取出后给予其中终止液处理[2]。在获得其血清值大于等于临界值时,则表明其检测为阳性。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则将化学发光原理进行应用,对血清中的戊型肝炎病毒进行测定,确定其特异性IgM抗体,将捕获法原理进行应用,促进人IgM抗体包被磁微粒,其中所具有辣根过氧化酶就会产生标记效果,主要是对hev抗原制备酶结合物进行标记,从而促进免疫反应的生成,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促进固相二抗-抗体-酶抗原复合物的生成,就这种复合物来说,其主要是促进发光底物发出光子,具有催化作用,而且其发光的光强度会与HEV-IgM抗体中所具有的含量表现出正比例关系。就甲型肝炎化学发光法检验来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试剂盒进行选择,分别为M,R1,R2,在对其展开分析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时间控制在18 min,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从分为两步。第一步,对抗Fdy试剂进行预处理,将其中的10µL促进自动生成效果,将其稀释为400倍的样本,并采用钌复合物进行标记,促进抗甲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从而实现对特异性IgG进行阻断[3]。第二步,需要在其中加入生物素化特异性IgM单克隆抗体,其中的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便会在此环境下,与链霉亲和素包被微粒进行结合,这时的样本中抗甲型肝炎病毒IgM和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会被钌标记,促进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促进夹心复合物生成,同时,在此基础上,使其经过生物素和链霉的亲和素进行反应,促进于固相的生成,在接入电极和电压后,就会促进化学发光反应的生成,在经过光电倍增管实现测定即可。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2.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化学发光法的检测准确率更高,而且其组间差异显著,表示为P<0.05,详见表1。

表1 检测结果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检验灵敏度和特异性。实验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P>0.05,其差异较小,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验灵敏度和特异性情况比较[n(%)]

3 讨论

甲肝和戊肝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通常是由甲肝和戊肝病毒所导致的,对应的传染性相对较强,甲肝和戊肝病毒会在人的身体内进行长期潜伏,很多携带相关病毒患者会因为其体内甲肝和戊肝病毒被激活而导致甲肝和戊肝问题的发生,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问题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甲肝和戊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在临床是对甲肝和戊肝进行诊断的主要手段方法,临床中的免疫学检验主要是指将免疫学抗原和抗体发生反应的原理进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病原体检验,是一种有效的检验技术,这种技术是在近些年站起来的,在将其进行应用时,需要在抗原和抗体发生反应的基础上,将放射性同位素,荧光素和激素,药物等存在特异性的物质进行应用,实现检测。在对人体当中的各种病理和生物方面的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时,将免疫学检验方法进行应用,其意义显著。在我国生物学技术得以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得以广泛应用,其对应的检验方法不同,所对应的检验结果和准确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4]。其中酶联免疫法是将酶进行应用,对指示物进行标志,其可被当做一种固相吸附测定方法,但是前提是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待测标本和酶所标记的抗体抗原根据相关步骤,注意加入到反应系统中,从而使其在固相载体上进行结合,在其发生反应后,得到固相化的抗原抗体-没复合物,在将其进行洗涤后,可根据一定的比例对标本中待测物质的量和固相载体上的酶量进行确定,添加酶反应底物后,借助固相载体进行酶催化,使其底物形成一种有色产物,而这种产物的量则与标本中待测物质的量相关,因此可根据颜色的深度对其的进行测量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化学发光法的检测准确率更高,而且其组间差异显著,表示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P>0.05,其差异较小。与此同时,有关学者曾认为对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除了检验方法,还表现在多个方面,像人员操作等因素,需要给予操作人员有效的培训管理,并将检验流程进行完善和规范,从而提高检验质量。也就是说,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确实是多方面的,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每个检验环节都加强管理,并定期开展人员技能考核工作,从考核结果和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出发,对人员进行筛选,只有合格者才能上岗工作[5]。并对标本的存放时间和温度进行严格控制,能够从患者的年龄,病史和所在就诊科室进行综合出发,进而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标注,促进检验质量不断规范和提高,以便于为临床提供更多合格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奠定基础,提供基础依据,减少患者安全问题的出现[6]。

综上所述,给予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展开免疫学检查工作,需要将发光化学法进行应用,其所对应的检验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将临床检验准确性进行提高,值得临床进行积极推广并使用。

猜你喜欢
甲肝化学发光抗原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化学发光探针构建及应用进展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春季甲肝高发需谨慎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降福甲肝瘟神
荧光/化学发光探针成像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研究进展
化学发光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氧化锌纳米颗粒增强鲁米诺EDTA化学发光测定咖啡酸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