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术链:生成、结构、协同与运行

2021-01-06 11:05赵宏雯王亚男
体育教育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要素协同动作

李 园,赵宏雯,宋 莹,王亚男

(1.武汉体育学院 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714;2.沈阳体育学院 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02;3.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4.沈阳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运动技术是一个序列化动作流程[1],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并与环境相互联系集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鲜明的链式结构。它是以广泛存在的技术链为基本方式,以有效实现运动技术价值为目标[2],以运动技术价值的自我流动、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为基本路径的有效活动的流程。

因此,深刻理解运动技术链式结构、关系与运行机制,才有可能深刻理解运动技术系统内在的复杂性结构和关系[3],并把这种复杂性结构和关系清晰展现出来。鉴于价值链理论[4]对于系统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的链式活动现象具有良好的解释力,使用价值链理论范式和系统论[5]方法论分析运动技术链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6],建立一种协同模型[7],剖析运动技术链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以及所形成的一系列活动流程[8],是切实可行的。

1 运动技术是一个链式活动的过程

运动技术作为一个系统性存在,其实质是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体,可以使用“系统”和“过程”这两个哲学总体性范畴来阐释。目的性在技术形成与发展演化过程中会不断变化,相应的手段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产生了技术形态的变化[9]。可见,仅仅从静态上分析技术是不能完全概括技术本质的,还需要对技术作动态的考察[10],深刻认识运动技术从技术目的实现的过程性与技术形态转化的过程性[11]。

在运动技术系统中,主体人为实现某一技术目的,在符合技术价值内在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动作序列化活动,把系统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加以协同、整合和优化[12]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运动技术链的生成、发展和优化的过程。

2 运动技术链的生成

主体人运动的目的性—对运动效果、运动感受等关注和需求,成为运动技术生成和优化的依据。主体人在进行或完成一个动作时,是基于对整个运动过程的关注,并在持续的关注和改进中,逐渐形成对运动过程的整体性观念,即运动是如何通过一个有序化或者序列化的过程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技术在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支持运动者如何有效解决高效率运动的问题。基于运动者自身技术学习、掌握、改进、优化的学习过程就逐渐转变为如何能掌握和使用技术的过程,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逐渐将单一的技术活动过程与主体人技能、知识、思维等方面融合成为一个复杂的技术链活动过程。二是主体人在有效解决自身技术学习、使用和基本能力等问题的基础上,在实现运动技术目的性的过程中,技术必然与环境——由人文环境(运动者、规则等)和物理环境(场地、设施、自然环境等)构成的系统发生种种联系。

一方面,运动者与其他运动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是通过运动技术的嵌入与整合的方式来完成的,而与对手的对抗关系则是通过运动技术之间的拮抗与破坏的方式来实现的。这就构成了多主体状态下运动技术的重新生成、整合与优化的技术链过程。多主体行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必然产生一系列运动技术重新整合优化的过程,恰恰是运动技术链的生成、发展和优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运动者与场地设施设备的合作方式成为运动技术演变的动力。不同场地、不同设施、不同设备对运动技术的要求也存在巨大差异。例如,塑胶跑道上跑的技术与混合土场地跑的技术存在显著差异,一个需要主动摆腿、抓地来提升速度,一个则需要加大后蹬来获得速度优势;网球拍材质、性能等方面的变化,导致了网球运动的快速、旋转、多变等运动技术特征的不断涌现。

3 运动技术链的结构

运动技术链是运动技术系统的主体结构和主要表现形式,是由主体人、运动技术、场地设备等多种要素组成的,是通过和技术产生关系的人,技术自身结构,技术序列之间内在关系的自我流动,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方式[13],实现上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具有内在顺畅流动关系的结构。在这个链式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并与环境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密切互动的协同整合的动态过程。人作为技术的载体,在运动目的的引领下,利用合适的体育设施设备,与内外环境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系列有效序列活动的联动过程——运动技术链(见图1)。

图1 运动技术链的结构

在一条完整的运动技术链上,主体人首先依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形成技术意识和技术思维,进而形成判断,做出合理有效的技术决策,主体人再通过对动作结构的选择与执行最终形成评估与反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运动技术链的内部、外部应是多种影响关系的体现,是一种动态的链式反应。这种关系是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存在的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推动系统的演化发展而表现出的竞争协同效应和信息反馈效应。运动技术链的内部和外部存在整体同一性和个体差异性,整体统一性表现为协同因素,个体差异表现为竞争因素,通过竞争与协同的相互对立,相互转化,推动运动技术链的演化发展。信息反馈的调控作用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得以加强,或系统被推向远离稳定性。信息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表现为系统的稳定与发展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以及原因和结果的统一。

4 运动技术链的协同

4.1 运动技术链的内部协同

在运动技术系统中,通过运动技术链把所有要素连接形成一种互动的协同,那么必然存在着某一链跟其他链之间的协同关系,这种协同关系可能是纵向、横向或水平,因此从不同维度分析技术结构是不同的[14]。运动技术链是运动技术系统的主体结构,但不是系统的单元结构,虽然运动技术链包含系统中的各要素,但运动技术系统除了单个运动技术链所表现出要素间协同整合和优化外,还有技术链与单个或多个技术链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与环境相互联系产生技术链本身不具有的新质信息,即整体涌现性[15]。

4.2 运动技术链与环境的协同

系统总是与环境发生联系。就运动技术系统形成来说,主体的人与客观的外界环境之间是通过动作技术的中介作用,以实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其核心是采取有效的动作结构。因此,基于运动技术链视角分析,可以将动作技术看作是人与环境交流的中介机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是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判断而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方法的总称。例如在蛙泳技术教学中,为实现与水环境发生良性互动,从而更好掌握蛙泳技术,基于技术链协同原理而形成了分层累加教学法。

5 运动技术链的运行机制

运动技术链是一种链式结构,在运动目的或目标的引领下,各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作、整合和优化并与环境相互联系等一系列序列化有效活动是通过链式运行机制,完成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实现技术最大有效性结果的获得。例如程志山为实现技术最优化研究设计的柔道反攻技术链,并对柔道运动员龚华进行了实证训练,最终取得较好运动成绩[16]。

5.1 运动技术链的动态连续机制

运动技术链的动态连续机制主要目的是促进各要素在技术链过程中的适应性,实现运动技术过程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运动技术链在运动技术过程中,不仅是其基础环节,更是系统最核心的技术环节。运动技术的过程性存在,决定了技术链的动态流动性。

5.2 运动技术链的协同机制

运动技术链的协同机制主要目的是在不破坏技术关键节点的前提下,保证要素之间竞争与协作运动的进行,从而达到和谐状态。关键节点作为影响技术链连通性的主要因素,一旦遭到破坏,必然导致输出效能的破坏。在运动技术链中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将低效益的输入淘汰,而保留高效益的输入,使得各要素之间形成合作,这种协同性不仅表现为动作内部的协同、完成动作与动作的协同,还表现为动作与运动技能之间的协同。例如拳击基本站姿,两脚站立位置的正确不仅有利于身体重心保持平衡,也利于进攻防守时快速启动和反应等等。

6 运动技术链的运行方向与特征

6.1 运动技术链的运行方向

运动技术链是运动技术系统的主体结构,具有并表现出系统的总体特征。在链式结构中要素关系瞬变和变化决定技术链并非一直处于平衡稳定状态,而是一种非平衡动态状态,它是发展变化的。一般动作技术在运动目的的引导下,会不停调整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按照一定次序,在符合技术价值内在规定下有序进行,即运动技术链的运行方向。例如羽毛球中的击打高远球,这种动作序列是按照从准备到运动,到过程,到效果的评估与反馈,到重新调整与优化的流程,每一个具体的动作以及前期准备的动作是按主序动作做准备的,完成最后一刹那的击球,所以前面的动作是一个连续不断地调整的状态,是运动技术不停优化的过程,是运动技术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动作技术有主次,在不停运动的过程中达到最佳契合点的时候完成最大效益输出。但实际可能会有偏差,如果采取的是错误的策略,则可能是错误的输出。

6.2 运动技术链的特征

6.2.1 传导性和关键节点

运动技术输出是基于上一动作的延续到下一动作的开始,为保证动作技术内在顺畅的流动关系,技术链中各环节之间必须具备流畅的传导功能,即能较好地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实现上一环节到下一环节流动的畅通。特别是武术教学中,教师们会着重强调技击是动作的基础,在习练过程中要体悟动作所表现出的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中的循序渐进,实则是在强调武术技术链中技术环节之间的传导性,是确保武术动作序列顺畅流动的基础。

关键节点是影响链式连通性的主要因素。在运动技术链改造加工的流动过程中,关键节点的主要功能是对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有效筛选,例如在高尔夫训练中,教练员在运动员触球瞬间,从击球方向、力度和速度大小上筛选出更多有效信息,为确保出球质量,会十分注重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因此,在运动技术链中,关键节点一旦被破坏,技术链的最优效益输出和系统性输出必然遭到破坏。

6.2.2 选择性和动态性

在运动技术链形成过程中,各要素的有效选择是其实现最优效益输出的有效手段,同环境不间断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维系着运动技术链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和完整,同时将不符合技术有效性和技术价值判断的技术淘汰,并将符合技术内在价值规定和有效性高的技术优化。例如跳高运动先后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5种姿势的大变革。背越式运动的技术链遵循技术有效性和技术价值判断的原则,在符合人体结构和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充分伸展屈髋肌群,使摆动腿更加有力,并将起跳的偏心推力控制在最小范围,使身体在腾空后自然背向横杆,用最小的输入获得最有效的输出,帮助人越过更高的跳杆,因此得以在比赛中沿用至今。

运动技术链为了保证技术目的的准确性、输入信息的有效性和输出结果的最优性,在运动技术过程中一直进行着动态调整,因为技术链需要随技术目的的转变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技术手段也相应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例如乒乓球技术在赛事中的运用,其技术链各基本环节顺序为判断对手出球方向、移动身体调整姿态、准确完成击球动作、身体还原预备。

6.2.3 协调性和整合性

运动技术链作为运动技术系统的主体结构,其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合作、协调一致的系统,以链条式链接在一起,为一个共同运动目的或目标,协调动作、紧密配合进而整合优化,实现系统最优输出的过程。要素之间通过竞争与协作,可以充分利用彼此的异质性资源,节约了技术在资源方面的投入,同时还提高要素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资源和能力的互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运动技术链的协调性和整合性为要素创造了一个积极良性的竞争环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例如,传统器械类武术套路除了强调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少不了人与器械和环境和谐统一。在习练太极过程中,教师或教练员在教授技术动作的同时会大量运用讲解法对太极精髓中的“顺其自然”“静”“意”“真”以意行气做阐释,已达到人与自我、人与环境的浑然一体。

7 结语

运动技术链是系统要素存在密切关系的综合表现,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并与环境的相互联系,既有渐进的、积累的、连续的过程,也有突变的、跃迁的、非连续的过程;要素间的竞争与协作、整合和优化不仅遵循着运动技术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符合运动技术序列发展“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要素协同动作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下一个动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