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荣
通过调查了解到老年人基于社区商业的消费需求主要有便利性需求、帮扶代办需求、保健需求、消费安全需求、休闲娱乐需求五项。结合生活水平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遍,提出了由商业服务向社区服务综合体发展、有机整合商业服务和非商业服务、打造“适老型”互联网+社区商业模式、三管齐下降低消费风险、优化业态配置的建议。
一、调查背景
(一)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14%)”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全国65岁以上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5%。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报告提出的老龄化的标准,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14%)”。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8亿,接近总人口比例的30%,并且空巢老人、高龄独居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
老龄化问题不仅仅是人口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老年人数量的增加,相应的需求也在增长,如何满足这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让他们安度晚年,是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社区商业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消费的第一选择
社区商业是居民在家门口购物消费的场所,基本能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都会在家里颐养天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活动范围而逐渐缩小,社区商业成为老年人消费的第一选择。社区商业既满足了老年人日常消费,又增进了老年人和外界的交流,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商业的定位、模式和业态等也将随之改变。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发展社区商业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为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商业的发展提供一手数据。社区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拉动企业发展增加企业收入;有利于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减轻社会养老的负担,增加社会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自身状况、社区商业现状、对社区商业的消费需求三个方面。老年人自身状况调查主要是从老年人自身基本信息、家庭状况、子女信息、健康状态、经济情况、养老现状这六个方面来了解老年人现在的生活基本情况。社区商业现状调查主要包括社区商业的模式、业态、规模等内容。老年人对社区商业的需求调查主要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产品需求、服务需求等、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南通市区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采用的是观察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三种方法。问卷调查是由调查员分别在南通市区的每个社区随机选择有老年人的家庭入户访问,共发放350份问卷,收回350份,有效数据341份。访谈调查法是根据拟定的访谈提纲,对社区商业相关管理者、商户、老年人进行访谈调研,了解社区商业发展现状。观察法是实地走访南通市区每一个社区,深入了解社区商业的市场现状。
三、老年人基于社区商业的消费需求及分析
经统计,社区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退休金,70%的老年人每个月的收入集中在3000元到6000元区间内。他们通常会将其中的2000到4000元作为日常生活费用,其他的存起来以防不测之用或留给子女。日常生活消费主要用于吃、保健、医疗、休闲、日常消耗品等方面。大部分老年人很重视健康,重视健康饮食和医疗保健,在这方面的支出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由于年龄都是60以上,身体机能开始衰退,他们多少都有些小病小痛,药品和医疗是他们支出的一部分。
(一)便利性需求
調查对象中95%的老年人希望社区商业的消费能便利周到些,求便动机明显。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听力、视力、体力等身体机能逐年下降,他们的思维意识、动作协调性也低于中青年,方便、简单成了他们消费的最大需求。他们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以较少的时间、体力、脑力,在对价格和质量进行比较后能愉悦地、舒适地买到称心的商品。
便利体现在商品的使用上。老年人希望社区商业能提供一些功能少、使用简单、便捷的商品和服务。便利也体现在商品或服务的易获得性上。便利性需求通常包括即时性需求、冲动性需求、应急性需求。老年人希望这些需求都能即时得到满足,如半夜时发热能买到药。便利还体现在商品或服务的购买中。老年人希望社区商业能提供离家近、省时间、省心省力、购物环境不复杂、支付简单、送货上门的服务。
科技的进步给社会带来了便利,可对部分老年人来说却是不便利。像餐饮店的扫码点餐、便利店的数字支付、医院的网上预约、网上售票等等,都让老年人难以应付。在调查中,反映问题最多的是居住社区菜场的不方便。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菜市场距离偏远,不能满足日常的需求。其次,40%的老年人认为社区的便利店数量偏少,不能覆盖整个社区,而且便利店里的商品种类不全。超过30%的居民认为目前社区商业的商品和服务品类过少,业态配置也不合理,如餐饮店多、但早餐店少。
(二)帮扶代办需求
82%的被调查者特别是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希望社区商业能提供一些有偿帮扶代办服务,如跑腿、接送、代购、照料、陪伴、代收代缴等服务。大部分老年人还不具备配备家庭保姆的条件,平时子女工作也忙,日常生活都是靠自己,有时需要他人搭把手。虽然现在网络很普遍,很多的消费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但好些老年人不识字、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手机。调查显示,老年人需要的帮扶服务主要有临时的探视及照料的家访服务、短期的帮做饭服务、以寻医问药为主要内容的助医服务、以保洁、助浴为主要内容的助洁服务、居家护理服务、日常生活用品代购服务等。
(三)保健需求
老年时期已是生命周期中的衰退期,由于生理条件所限,老年人对疾病防治、保持健康长寿有着很强的欲望,85%的被调查者保健需求强烈。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减弱,免疫力下降,65%的被调查者有着不同程度的慢性病。保健需求主要涉及健康信息咨询、健康知识教育、紧急救助方面、上门服务等。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家庭结构的老年人的保健需求不同。一般独居老年人更需要日常照料、紧急救助、定期家访服务,跟子女生活的老年人更需要健康保健指导和用药指导服务。当老人年龄越大、身体状况越差时,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越大。
保健需求也体现在日常吃穿住用上。那些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帮助的、能够弥补老年人生理方面的缺陷、能延缓身体机能退化的商品特别受追捧。老年人在吃的方面特别讲究,他们对食品很有研究,要求食品营养结构全面,要低脂、低糖、低盐、高蛋白,并且要易咀嚼、易消化、易吸收。调查结果显示,保健品的消费在老年人的日常消费中占有33%的比重。
(四)消费安全需求
消费安全指的是消费者生命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目前社区商业发展基本都以自发为主,大多是良莠不齐、种类零散的底商、小贩。社区对商家的入驻缺乏控制,也没有统一的运营管理,商家更换频率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没有保障,部分店的感觉“脏乱差”……这些让老年人无法放心消费。
老年人因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自身的认知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辨别能力差,他们无力规避各种消费风险。他们不敢用数字支付,他们害怕买到过期、变质的商品,害怕买到材质不安全的商品,害怕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等。另外,老年人的孤独指数较高,心理防线弱,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欺骗,一些针对老年人的骗术层见不穷,他们也担心在消费过程中上当受骗、导致财产受损。
(五)休闲娱乐需求
休闲娱乐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闲暇时间相对富余,怎样打发时间、怎样过好晚年生活并享受其乐趣,这些都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的老年人把时间都用来做家务、照顾子女孙辈,有少部分是呆在家里看电视消磨孤独的时光,更多的老年人则是把时间用来休闲娱乐上。休闲娱乐有助于调节情绪,有利于保持和促进人体机能的稳定,使老年人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随着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对休闲娱乐消费的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增加。经调查,老年人对休闲活动的需求主要有四种:一是业余爱好型,跟熟人在一起下棋、钓鱼、唱戏、旅游观光、骑行、徒步等;二是消遣娱乐型,看电视、打牌、闲逛、散步、聊天等;三是艺术情操型,种花草、养宠物、看书、绘画、茶道、自驾游等;四是体育健身型,打球、跳操、广场舞。
四、老年背景下社区商业发展建议
(一)转变理念——向社区服务综合体发展
对于老年人来说,社区商业不仅是一种商业服务,也是一种社会服务,是社会交往的平台,接触外界的窗口,是一种传承。现代社会人们消费和生活方式升级,社区商业的形式与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社区商业要转变理念,由单一的商业形态向社区服务综合体形态发展。老年背景下的社区商业应结合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需求,从规划、设计、功能、空间、业态等方面入手,逐步发展为集购物消费、休闲娱乐、邻里交际、锻炼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给居民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
(二)创新服务——有机整合商业服务和非商业服务
社区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动空间,承担着老年人休闲娱乐、人际交往和运动等诸多活动。社区商业可以创新服务,将非商业服务有机整合到商业服务中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商业可以从空间上进行适老性设计,给老人留出休闲活动空间。有条件的店铺可以设置诸如书法、陶艺、下棋、摄影、绘画等空间,布置绿化、水系、景观、适老性休憩区域,从而增强环境的亲和度。这种将商业功能、文化传承、情感交流等的有机整合,既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又增加了客户粘性,提升了老年人对社区的认同感,最终给社区商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三)打造“适老型”互联网+社区商业模式
虽然网络、数字技术给部分老年人带来了不方便,但科技在发展,网络已经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老年人不是不喜欢网络,而是有些应用老年人用不起来。社区商业要围绕老年人各种需求打造适合老年人的“互联网+”社区商业模式,既采用简便易行、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智能科技,又保留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和面对面人工服务,真正实现为老年人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如针对便利店、餐饮、维修、家政、医药等行业设计一些字大的、语音版、地方方言的、使用简单的APP,讓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购物、享受服务。
(四)三管齐下降低消费风险
针对老年人消费安全的需求,可以从三个方面构筑老年人消费保护网。首先制定社区商业服务准则约束企业,要求企业诚信经营、提供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其次,鼓励众多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甚至定制化的品牌企业社区经营。品牌往往是信誉的代名词,相对而言可靠些。再次,对老年人展开多维度防范风险宣传和教育。
(五)优化业态配置,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
社区商业要增加社区医疗、家政等服务网点的比重,尽量扩大其服务覆盖范围,以满足老年人保健需求。针对老年人提出的菜场、便利超市偏远等问题,社区要推动便利店、生鲜店融入社区,优化便利店布局,加大门店数量,并鼓励他们开展多元化的老年服务项目。如在门店设置健康、药店、订票、自助银行、厨房、洗衣、维修、快递取件服务等,将以前散落在社区各个角落的服务集中起来放在一起,让老年人一站解决所有繁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