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杰
心律失常是一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常见心悸、头晕、出汗、乏力、憋气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晕厥,威胁生命。有相关指南提出,β受体阻断剂是抗心律失常药的安全有效的药物[1]。美托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但长期服用患者会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头晕、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危及生命[2]。西药的毒副作用将人们的目光转向中医药对心律失常的治疗[3],中医学认为心律失常属于“心悸”的范畴,多由气虚血瘀、心阳不足所致[4],中药复方养心定悸胶囊传承古方炙甘草汤,具有养血益气、复脉定悸的功效,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方面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小[5]。本研究对心律失常患者分别进行美托洛尔治疗以及美托洛尔联合养心定悸胶囊治疗,观察养心定悸胶囊对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学及ET-1、hs-CR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在郑州公交医院就诊的98例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 观察组,年龄22~61岁,平均(33.43±6.39)岁;病程3~11年,平均(4.75±1.76)年;合并症:高血压心脏病18例,冠心病20例,心肌病9例。对照组年龄25~60岁,平均(33.27±6.12)岁;病程2~13年,平均(4.02±1.89)年;合并症:高血压心脏病17例,冠心病19例,心肌病8例。2组患者年龄、病程、合并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实用临床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指南》[6]中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心悸、胸痹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经检查明确诊断为心律失常,临床症见胸闷、乏力等;③入选前1个月未接受其他治疗;④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肺、肝、肾等疾病患者;②外伤感染、风湿等疾病患者;③既往有手术史患者;④口服影响神经功能药物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接受降脂、控制血压等相关治疗,接受饮食指导。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口服美托洛尔(安徽万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315,规格:0.1 g×7片×2板/盒)100 m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养心定悸胶囊(石药集团河北永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1082,规格:25 mg×20片/盒)治疗,3 g/次,2次/d。2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
1.4 观察指标①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重庆南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outh990BT全自动血液黏度动态分析仪检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采用江苏鸿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1202六通道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纤维蛋白原。②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T-1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沪震实业有限公司提供,hs-CRP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仪器为韩国Boditech®Med®inc公司生产的i-CHROMA®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③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头晕、胃肠不适等症状。
1.5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患者心律失常转复情况及胸闷、乏力、心悸、头晕等症临床状消失程度,对患者进行效果评定。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对比2组疗效。治愈:心律失常及胸闷、乏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间延长或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未愈:心律失常无明显变化或临床症状无减轻。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血清ET-1、hs-CRP指标对比2组治疗后血清ET-1、hs-CR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例,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T-1、hs-CRP指标对比 (例,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心律失常作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生机制主要是心肌兴奋冲动的形成异常和传导异常。美托洛尔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属于β受体阻滞剂,其作用机制是降低交感神经效应,减轻由β受体介导的心律失常。但长期服用美托洛尔,毒副作用较大,影响患者预后。
中医将心律失常归属“心悸”“胸痹”范畴。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如《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曰“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是心悸脉象的描述,脉弱则为悸当为因虚而悸,心悸病机之本为气血阴阳亏虚[8]。《伤寒杂病论》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以炙甘草汤为底方的养心定悸胶囊为气血双补之剂,具有养血滋阴、复脉回阳的作用,其药物组成为炙甘草、干地黄、桂枝、生姜、阿胶、红参、大枣、麦冬、黄酒。君药炙甘草具有益气通阳、复脉定悸的功效;干地黄、阿胶、红参、大枣、麦冬合为臣药,具有滋阴养血、益气补脾、安神润燥之功效;佐药桂枝、生姜温心阳、通血脉;使药黄酒温通血脉,行药力。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皆得其平[9]。《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是以血脉不通所致,故改善心律失常宜从血脉入手。本研究中养心定悸胶囊滋阴养血,益气通阳效果显著,其中炙甘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的作用突出,且炙甘草汤可调节血脂,性味温和[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养心定悸胶囊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心律失常,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毒副作用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血液流变学异常可直接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及微循环障碍,使组织供血不足,缺氧缺血、代谢紊乱,促发心律失常。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血管病变的主要因素,会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异常,引发炎症。血清ET-1、hs-CRP检测作为炎症指标,有利于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反应,判断预后。养心定悸胶囊中甘草、生地黄、麦冬、红参具有明显的抗缺氧、缺血的功效,也可改善血液流动循环,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抗凝效果明显,抑制血栓形成[1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炙甘草可明显改善动作电位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麦冬、红参能使心功能趋向正常;桂枝、麦冬能抑制血小板凝聚,达到抗凝的效果[12]。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ET-1、hs-CRP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养心定悸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可改善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缓解心肌缺血、恢复心功能,毒副作用小,极大地改善患者预后,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