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赵嘉梅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为妇科常见病之一,育龄期女性患病率为23.1%~37.5%[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坠胀,月经异常,倦怠乏力,不孕或异位妊娠等[2]。西医主要采用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尚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复发率高[3]。中医药治疗CPID经历的长期的临床实践,疗效显著。本研究采用银甲丸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CPID湿热瘀结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PID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25~54岁,平均(38.72±9.76)岁;病程0.4~5.6年,平均(2.7±0.4)年。观察组年龄26~55岁,平均(38.12±9.15)岁;病程0.3~5.5年,平均病程(2.7±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符合《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4]相关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相关诊断标准;年龄25~55岁;近期15 d内未使用治疗CPID的中西药物;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其他器质性病变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不全患者;妊娠期或计划妊娠患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黑龙江诺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408),1片/次,2次/天。同时口服甲硝唑片(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083),2片/次,3次/天。连续治疗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银甲丸加减,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升麻各15 g,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泽泻各25 g,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茵陈、琥珀末、土鳖虫各10 g。水煎服,每天分两次服用,每次1/2剂,每日两次。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1)炎性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粒-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抑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2)血液流变学:采用全自动血液黏度测量仪检测全血黏度,全血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原。(3)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判定疗效。治愈:患者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B超显示子宫及其附件正常;显效:患者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B超显示子宫及其附件正常;有效:患者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减轻,B超显示子宫及其附件减轻;无效:患者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等临床症状,B超显示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促炎因子比较 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P<0.05。
images/BZ_49_308_2678_2275_2820.png对照组 45 9.73±1.06 7.16±0.87 8.26±0.86 6.72±0.72 6.51±0.72 4.19±0.53观察组 45 9.68±1.17 4.86±0.62 8.13±0.89 4.72±0.53 6.37±0.76 2.37±0.4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促炎因子比较(,ng·L-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促炎因子比较(,ng·L-1)
两组治疗前IL-1β 、GM-CSF、IL-6、IL-4、TGF-β1、IL-10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IL-1β 、GM-CSF、IL-6、IL-4、TGF-β1、IL-10比较,P<0.05。
images/BZ_50_308_420_2258_491.png对照组 治疗前 45 124.61±32.62 29.16±4.38 154.39±37.64 30.56±9.84 18.71±3.46 15.84±4.39治疗后 93.81±27.94 23.71±3.76 121.26±31.72 37.82±11.28 23.84±4.28 23.72±5.16观察组 治疗前 45 125.84±33.84 28.73±4.27 152.97±36.87 31.82±9.72 17.26±3.16 16.73±4.16治疗后 70.61±21.57 18.73±3.16 67.64±26.84 46.82±14.72 27.42±4.92 31.43±5.72
CPID多为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盆腔长期被炎性因子浸润,导致慢性炎症[6]。其病因复杂,内分泌功能失调、外源性炎性因子侵入、人工流产及内源性微生物病原体上行至盆腔导致感染均可导致盆腔炎[7]。
CPID属中医“癥瘕”、“腹痛”等范畴,临床分为湿热瘀结证,寒湿凝滞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等,其中湿热瘀结证最为常见,占所有证型的43.6%[8]。银甲丸出自《名中医治病绝招续篇》,由金银花、升麻、连翘、大青叶、蒲公英、茵陈、红藤、生蒲黄、椿根皮、生鳖甲、紫花地丁、桔梗、琥珀末组成。具有清热利湿,祛瘀散结的功效,临床用于湿热下注导致的盆腔炎、宫颈糜烂、子宫内膜炎等妇科下焦慢性炎症。去桔梗、生鳖甲,加入泽泻渗湿利水,泄下焦湿热。加入血肉有形土鳖虫,破血逐瘀,携药入盆腔,可达他药未达之地。有研究表明[·9]土鳖虫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调节血脂、抗菌等作用。
本研究采用银甲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CPI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是反映机体血液宏观流动性质的客观指标。其中全血黏度指血液流动过程邻近两层平行流体层互相位移时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为临床检测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习惯性流产等疾病的参考依据。全血比黏度反映细胞的变形能力和聚集能力的指标,纤维蛋白原为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参与凝血、血栓形成。银甲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后观察组IL-1β、GM-CSF、IL-6降低,IL-8、TGF-β1 、IL-10明显升高,提示银甲丸加减联合西药可能具有促进炎性吸收,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轻病原微生物对盆腔的损害,修复受损盆腔黏膜的作用。
综上所述,银甲丸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可有效改善CPI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