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仔猪出生时和出生前24~48h的热舒适区不应超过30℃,而母猪的热舒适区不应超过20℃。良好分娩设施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为母猪及其所产仔猪提供不同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进行各种努力,从建造(或获得)隔热良好的猪舍开始,实施有效的空气循环系统(能够充分循环空气并调节室温),最后一个是有效的加热系统,为仔猪区域提供热量。虽然说服猪场主在分娩室中进行改善并不困难,但猪场的实际情况通常不能做到有效地控制分娩室的环境条件。事实上,在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国家,要想拥有一个在夏季和冬季都能良好运转的设施并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良好的设施是能够在一年中90%的时间内保持环境接近“理想条件”的设施。在地中海条件下,夏季母猪分娩室内的平均温度超过25℃也属正常。另一方面,即使在一年中的其他季节,在预计分娩日前一天开始加热也是常用的管理方针,当控制环境温度变得困难,且区分环境温度变得不可能时,通常建议优先满足仔猪需求,至少在分娩后的最初48h内,并在此之后照顾母猪以优化产奶量。
尽管该实验是在丹麦进行的,但其结果表明,热应激决定了分娩和未来的产仔数。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从母猪进入分娩室开始(妊娠第108d)到分娩后第9天。母猪分娩室环境可控,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处理:对照,分娩室内的温度恒定保持在20℃,高温组,在妊娠第112d和分娩(第115 d)间温度从20℃升至35℃,在分娩后第3天逐渐减少到初始值。与对照组母猪相比,更多高温组母猪表现出热应激。事实上,他们休息的时间更长,他们的呼吸频率更高(分娩日和前一天高出33%~50%),他们的直肠温度和乳房温度分别高1.0℃和0.9℃。处理并不影响出生仔猪数,既不影响产活仔数,也不影响总产仔数,但是在高温环境中的母猪的分娩时间往往更长,且在哺乳第一周结束时,他们每天少采食1kg的饲料,且21d断奶时,其仔猪体质量较轻。
实验结果不是在商品猪场条件下获得的,分娩室中每天有明显的温度变化,且在分娩前没有任何适应的情况下,突然升高分娩室中的温度可能解释该实验结果,但在我们看来,这是另一个证据,表明若没有适当的设施,很难优化分娩室中母猪的福利和生产性能。另外,该研究的最相关的实际贡献可能不是结果,而是可使用像温度计这样常用的工具或不太常用的技术,如热成像。动物的姿势将是另一个需要牢记的方面,但它更难客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