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 斌,颜运秋,徐少勇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长沙道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立足自救、统一思想。防控非洲猪瘟(以下简称非瘟)的所有措施与方法最后终将落实到人身上,这是一次考验,更是一场持久战。生死存亡时刻,场方应做好方案与思想培训工作,提高福利,群策群力,严格执行。
可防可控不可治。西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中医:避毒气、驱邪气、扶正气;P氏生物安全体系。
监测与检测(唾液检测拔牙成功的关键点;CT值:机体病原感染的轻重程度);局部感染(窗口期)还是出现病毒血症。
动物机体内源性干扰素是否初步建立(非特异性抗病毒物质,抑制病毒向未受害细胞侵入,以网状内皮系统产生的量最大,但因为细胞产生的量很少),完全取决于干扰素诱生剂。对于中药中含有刺五加、女贞子、越桔等成分的复方制剂,经过试验证实含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一是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可对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动物产生不同作用,即免疫机能低下者促进之,免疫机能过高者抑制之;二是单纯“抑高”或“举下”时,也呈双向作用,在抑制体液免疫的同时还可提高细胞免疫水平以抑制抗原;外源性大剂量诱生剂,如病毒、细菌等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也就是某种属动物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保护同种属或非常接近种属的动物和细胞,同时在防控某些烈性病毒性疾病时还很有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死亡。
对于存在严重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猪场,要慎重对待;蓝耳病不防,牵连伪狂犬病,伪狂犬病上扬,非瘟难防。蓝耳病会大大降低猪群自身的免疫力,最近非瘟闹得很凶,这和猪群自身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防好蓝耳病,也许这就是胜者之路。因为非瘟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粪口途径,而出现上述疾病的猪场动物机体的免疫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已处于开放状态。对于这种情况的猪场第一要务是尽快解决这两大类疾病,最保守的也要保证疾病不是活跃的,比如:蓝耳病(S/P 值>2.5的比例一定要降到20%以下);伪狂犬病野毒(Ge)的比例和Gb 的抗体的阳性率要大于80%;哺乳阶段病毒性腹泻或育成阶段发生的回肠炎情况。
抗原检测建议用荧光定量PCR,同时要密切关注CV值,强阳性的猪群危险;出现临床症状(估计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已形成病毒血症了)的早期表现:食欲低下、精神沉郁、体温普遍在41~42℃左右。
周围养殖密度、生物安全压力、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等,确定复产模式,如是自繁自养还是养商品猪?
猪场在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6 个月(最短不低于42 d)后可重新启用。启用需再次对全场进行彻底洗消;将之前木质材料的物品与设备进行焚烧处理;裸露的土地最好更换30 cm的表层土壤并全面进行水泥硬化;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发酵45 d;将猪舍能拆下来的设备都拆下来(如定位栏、产床、饮水器、接头等)进行清洁,然后用火碱水浸泡2 h;之后再高压清洗。待干燥后最好再洗一次。清洗后重点检查拐角处、焊点、水线的弯头等死角。关上总开关,在水箱(蓄水池)中加入含有效氯3%的氯制剂,浸泡2 h。装好饮水器后,打开猪场最远端的饮水器,使蓄水池中的消毒水进入整个管道,并浸泡2 h以上,之后放掉,注入清水。清洗完后,每天用2%~5%火碱水对全场消毒一次,持续一周,直至地面有积水,并保持30 min不干燥。配制10%的石灰乳+2%火碱水制成混悬液进行猪场白化处理,对猪舍、栏杆、猪场外路面、墙壁及猪场外围500 m内的地面进行白化处理。
猪舍密封环境温度应保持20℃以上、相对湿度达到80%~90%,这样消毒作用才得以发挥。使用方法:高锰酸钾和甲醛比例为1∶2,先放入高锰酸钾再加入甲醛,高锰酸钾40 g+甲醛80 ml/m3,放入瓷锅中加热煮沸12~24h直至将水蒸发耗干,然后开窗通风24h;移除生活区、办公区、餐厅等各房间的所有物品,进行彻底清洗、粉刷,之后进行消毒,每天一次,持续7 d;所有被褥、床、工作服及所有办公室、餐厅等物品,不能进行消毒的,全部销毁处理,更换全新物品。办公室的相关物品,如文件等可采用臭氧熏蒸3 h,密封处理。全面洗消后,最后多点采样,用PCR检测,全部为阴性时,方可使用。
引入一批断奶仔猪,确保1 头/圈舍。非瘟潜伏期为4~19 d,经过潜伏期,实验室检测无问题方可再次引种。哨兵猪引种成功后,可第二次引种,在引种前做实验室监测(同样采用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操作方法)。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带空气过虑的集装箱车,并做好车辆、人员的全程生物安全及消毒工作。
在参考生物安全和消毒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2.4.1 车辆控制很关键
卖猪车、饲料车、保险处理车、私家车都是污染源,对猪场猪群最大的威胁还是卖猪车以及保险公司的车辆,因为这两种车都可能存在串场和交叉污染。让这些车远离猪场是明智的策略。报保险时,拍照片直接上传给保险公司。病死猪尸体集中转运无害化处理,病猪停留的地方及时清除粪便垃圾并用2%烧碱彻底消毒,转运途经路线和转运车辆及时消毒,不准在生产区剖检病死猪。任何车辆都需要经过洗消中心彻底的清洗、消毒和高温烘干。饲料车与猪场固定,一家猪场固定使用只送自己猪场的饲料车。
对于小猪场而言,卖猪车要选择铁板车,不要用木板车;没有洗消中心的,要进行三级清洗消毒:先让车辆在猪场附近的洗车店经过第一次清洗消毒,在猪场外1 km 经过第二次清洗消毒,在猪场出猪台经过第三次清洗消毒,静置过夜或1 h以上;使用液化气火焰喷枪对车辆货箱进行火焰消毒。
2.4.2 场内安全级别分级制定
猪场要根据栏舍布局和生产部门进行分区隔离,生物安全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公猪舍>配种舍>分娩舍>保育舍>肥猪舍,每个区之间以彩条布隔开,人员固定,严禁交叉。
2.4.3 抓住高温杀灭病毒的关口,针对非瘟病毒不耐热、不耐强酸强碱的特点
合理运用温度来杀灭病毒和消毒,比如用火焰消毒来消毒栏舍、车辆,用生石灰加水发热泼洒地面,用空气加热器加热饲料仓库来对饲料进行加热。美国就采取在20℃环境下对饲料原料存放一个月再用的方法来规避饲料可能带毒的风险。还有就是热水清洗,热水洗衣,烘干机烘干衣物等。
2.4.4 抓住非瘟高度接触性传播的特点
在非瘟面前,小单元低密度水泥实体围栏的猪舍具有优势,避免猪群接触传播。猪舍内将猪栏用彩条布,塑料薄膜,彩钢瓦隔成小单元,定位栏每15头母猪隔开。定位栏母猪饲喂改为一猪一槽。猪群不稳定期,禁止人员踩入栏内。拔牙式清除时,定位栏母猪要同时将左右两边各2头母猪都一起处理,保育肥猪将左右两边两栏的猪都要处理,避免接触式感染。生产区每栋猪舍外围用彩条布或彩钢瓦隔开。生产区人员进入栏舍前必须更换胶鞋。
2.4.5 合理运用实验室检测手段
非瘟感染的早期会存在症状不明显,或与猪瘟、蓝耳、猪丹毒等其他疾病类似的症状,依笔者经验来看,不管是不是非瘟,最好先进行隔离,再做进一步的确诊。可以运用荧光定量PCR等检测技术。
选择切合临床生产情况的采样方法:鼻拭子、口腔拭子、肛拭子和血拭子是常见的拭子类样本,一般用于猪群个体的疫病诊断,而口腔液样本常用于评估猪群的群体健康情况。如:公猪群可选用肛拭子、口腔液;不同阶段的母猪群可选用鼻拭子、口腔拭子、肛拭子和血拭子;哺乳仔猪群可选用鼻拭子、口腔拭子、肛拭子和血拭子;保育猪群、生长育肥猪群可选用口腔液进行群体评估。
2.4.6 拔牙式清除,确定感染猪是前提
拔牙式清除就是根据非瘟高度接触传播的特点,在早期将疑似感染猪清除出群或隔离观察,那么确定和判断感染猪就是前提和基础。一是根据猪群症状和表现来判定。只要母猪出现不吃料、体温升高、精神差、流鼻液等轻微症状时就要判断及时处理,对于一线猪场员工的专业识别力和判断力提出较高考验。二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来判定。
2.4.7 关于人员管理
外出员工返场需要2 级隔离。在场外附近宾馆设置一级隔离点,员工在一级隔离点隔离1天2晚,饭菜由猪场专门提供,严禁外出。之后再到猪场生活区隔离2天2晚,生活区没有隔离房间可以直接装一个集装箱房来代替。注意检查员工的头发清洗,并要求剪指甲,手机及充电器口的消毒也很重要。禁止员工带任何食品进场。禁止员工网购。
做好对进出猪场的所有人员、物资的生物安全管控。这些具有生物安全风险的人员和物资包括:猪经纪、保险人员、饲养管理人员;运猪、保险和运送饲料的车辆;外来猪只(引种、精液);有ASFV 的泔水和饲料;装猪台、粪场、走道等;一切场外猪肉及其他肉制品(火腿肠、生鲜熟食)等。
不用猪源饲料,最好是检测确认无毒的饲料,进场存放最好30 d 以上,猪场内、外最好配备专用的饲料运输车。建议采用远程供料,从加工车间或生产区外料塔通过料管打入生产区指定地点领取,如暂无此设备,应统一领料时间,饲养员经消毒通道更衣消毒洗澡后,着工作服通过生产区门口消毒池到加工车间领料。领料结束及时关闭生产区大门,期间领料人只允许在生产区和加工车间之间往返,不得到其他区域活动,如食堂、宿舍、办公室等。
尽量不引种,必须引种时要事先明确供种场健康状况,确认无疫情后方可引种,并认真做好后备猪同化工作。引进的后备种猪应在隔离分场进行培育,隔离分场距离母场1 km 以上,若无隔离分场,母场应设隔离舍,隔离舍在最下风方向,距最近的猪舍50 m以上,隔离舍的人员用具均为专用,用具不得混用,人员不得串岗,并认真做好后备猪同化工作。
粪场管理:对于人工清粪的中小猪场,粪场应设置在猪场的下风方向,围墙外面,上有顶棚,并符合环保要求,围墙内有出粪台,出粪台入口设消毒池,池药、池水每天更换一次,避免因出粪带来生物不安全。
猪场四周应建围墙,通向场外的排污、水洞口应放置栅栏,以防外来动物入侵,包括野猪、犬、猫等。做好饮用水的检测,禁止使用所有含非洲猪瘟病毒的饲料、泔水等喂猪。严禁一切场外猪、牛、羊肉及其制品(火腿肠、生鲜熟食、腌肉、熏肉等)进场。
定位栏母猪改为一猪一槽,猪群不稳定期,禁止人员踩入栏内。拔牙式清除时,定位栏母猪要同时将左右两边各2头母猪一起处理,保育肥猪将左右两边两栏的猪都要处理,避免接触式感染。生产区每栋猪舍外围用彩条布或彩钢瓦隔开。做好驱虫、灭蝇、灭鼠等工作。
有条件的猪场可在3 km 外建立消毒站,并通知凡到本场运送饲料、物资、购猪等的车辆必须途径消毒站消毒后,方可驶到指定地点进行交易。若条件不允许也可联系猪场附近洗车点作为本场定点消毒站,对上述车辆本场需派出外勤人员监督或亲自操作清洗消毒,要直接用消毒水清洗,而不是先用自来水清洗再消毒,清洁消毒要不留死角,轮胎、底盘、轮罩等各个角落,包括绳索、脚垫、毡布等随车物品。
猪场大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消毒池,各栋猪舍出、入口建消毒池或配消毒盆(桶)并保持有效药液,出入必须脚踏消毒池(桶);在猪场大门一侧设消毒通道配置喷雾消毒设备,地面建有浅消毒池或铺设消毒垫并备有洗手消毒盆、毛巾,任何人必须经消毒通道消毒、洗手后方可进场(尽可能不接待任何场外人员);猪场大门口配置一台高压冲洗机,运送物资车辆经消毒药液彻底清洗消毒轮胎、底盘、车厢外侧后方可驶入,随车装卸工经消毒通道消毒后进场,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
猪场生产区入口设置人员洗澡消毒通道,通道内有三间房,分别是生活区外衣服、鞋帽等放置间(外更衣间)、消毒及员工淋浴间、生产区内工作服、鞋帽更换间(内更衣间)内、外更衣间需安装空调、淋浴间安装太阳能和热水器,各出入口设置消毒池并长期保持有效消毒药液。凡进入生产区人员必须经消毒通道,随身衣、袜、鞋、帽等全部脱下放在外更衣间,经沐浴后,进入内更衣室穿上工作服、靴子等进入生产区,离开生产区时将工作服、靴子等全部脱下放在内更衣间,经沐浴后,在外更衣间穿上自己的衣物进入生活区。
场区内所有道路覆盖生石灰,雨后重新撒布。生产区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若有交叉应建消毒池,消毒池水、池药每天更换一次,净道用于人行和饲料运输。污道用于运输粪便和病死猪。生产区道路及环境每周消毒2次。
建有场外消毒站的猪场,可在消毒站设立场外装猪台,出售的猪经场内装猪台由本场车辆转运至场外装猪台,本场转运车和购猪车及司机、本场工人、购猪车随车人员不得互相接触,如握手、递烟等。
售猪时包括结束后的装猪台消毒,围墙内的工作由生产区内员工完成,围墙外的由外勤人员完成;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装猪台,猪的流动方向必须是单向的,决不能让猪回头甚至返回生产区,每次售猪结束后装猪台、转运车要及时清洗消毒。
空舍消毒:尽量做到一栋猪一次性销售清空,彻底清洗,干燥后消毒备用。用火焰喷灯把猪与人可能接触到的(石灰墙、金属用具)做彻底火焰消毒,降低场内残余病毒存活概率。常用用具可改为金属用具。对封闭较好的猪舍待第一次消毒干燥后密封所有门窗、洞口,再进行一次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4 g,福尔马林28 ml,密封一天,第二天开启门窗通风,第三天即可进猪)。对封闭条件较差的猪舍,可待第一次消毒干燥后再用10%的石灰乳+2%烧碱混合液喷洒墙壁、地面。间隔30 d以上投入使用。
载猪消毒:推荐采用常规喷雾消毒结合气溶胶吸入消毒,超低容量喷雾器消毒即气溶胶吸入消毒每天1~2次,常规喷雾消毒每周1~2次。
关于消毒药:建议消毒池(桶)用2%~5%烧碱,常规喷雾消毒用1∶200~1∶400环清,气溶胶吸入消毒用饮水消毒浓度巨碘,污水沟、池用二氯异氰尿酸钠;车辆消毒用0.5%过氧乙酸或5%次氯酸钠;生活区场地和生产区道路、地面用10%~20%石灰乳,必要时再加2%烧碱;办公室、食堂、宿舍、生产区消毒通道内外更衣室用2%烧碱,猪场大门口洗手消毒和生产区消毒通道内消毒池用皮肤消毒浓度的戊二醛或过氧乙酸。
病死猪尸体进行集中转运无害化处理,病猪停留的地方及时清除粪便垃圾并用2%烧碱彻底消毒,转运途经路线和转运车辆及时消毒,不准在生产区剖检病死猪。圈舍间最好做成高1.5 m左右的水泥(或其他材料)实墙,避免猪群间直接接触,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做好体温检测,发现体温超过39.5℃以上或疑似病例,立即隔离。
猪群阳气受到极大的损伤,造成脾胃弱、心肺功能弱、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最终形成中医上讲的阳虚内寒、气血不足、正气虚的体质;免疫抑制现象严重,家猪免疫抗病能力严重下降,导致家猪生产成绩低下,非瘟等疫病易发。
猪群整体的免疫抗病能力是决胜非瘟的关键因素,即使通过苍蝇、蚊子等带来的小剂量病毒感染,也会大幅度增加感染的风险;而此时猪群内源性干扰素的初步建立是阻挡非瘟发生的最重要的屏障。建议使用干扰素以抑制病毒的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