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模型及实训体系设计研究

2021-01-05 06:00
关键词:体育产业维度实训

王 进

(南京体育学院 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已经逐步成为人们享受生活质量和休闲的方式之一,体育产业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行业,体育产业人才的需求也相伴而生。教育部于2006年就将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列为招生的25个新专业之一,部分高校开设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如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体育产业或体育管理专业。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也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体育产业专业”,其旨在拓宽体育产业的培养渠道,提高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同时,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明确了“经营管理、创意设计、科研、中介”4类人才。因此,面对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经济新常态和体育强国建设需求,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重”的战略目标。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体育院校及不同类型的体育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核心技能,构建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并以此进行综合实训体系的设计。强化实践实训,对提高应用型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能力的研究

“能力”一词概念涵盖广泛。其在《辞海》中的定义趋向于心理学领域,解释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涵盖了人的综合心理特征等主观因素以及具备哲学意蕴的人的发展性价值。[1]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曾提出心理学领域经典能力分类理论——能力的二因素结构说,即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哲学领域的研究认为,能力是作为人的主体在实践中综合性的、所从事活动必须具备的本质力量[2],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总和。[3]安德斯·德尔雷(Anders Dreier)将能力理解是“competencies”,能力素质,指对工作施加影响的动机、知识、技能、态度等素质的综合。[4]同时,能力的展现是有客体对象的,其对象既可以是物质世界,也可以是精神世界。[5]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学者麦克里兰(McClelland)首次将“能力”定义为“能够实现更有效更高水平的工作表现出的个人特征或一组特征习惯”。21世纪后,基于行为主义的能力概念分析方法,巴特姆(Bartram)、罗伯森(Robertson)等人从组织效能的角度出发,将“能力”定义为“有助于实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行为组合”。同时,强调对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和社会技能的分析,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将“能力”视为“能够成功实现任务目标的达成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方法”,是作为个人所需的各种技能的集合,以及组织层面所期待的个人的多重复合能力。

(二)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

随着对“能力”理解的深入,以多种能力素质为综合的“职业能力”早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概念。从纵向来看,不同历史阶段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职业能力观,分别是初级阶段的任务技能观,过渡阶段的关键能力观,以及高级阶段的整合能力观。从横向来看,各国对于职业能力内涵理解的并不相同,但从整体上来看,主要存在三种理论视角。第一种视角强调个体的就业能力,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体在完成工作中的任一部分都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素质[6];第二种理论重视个体在工作中的胜任能力,徐国庆曾指出职业能力就是“工作任务的胜任力”[7],哈里斯(Harris)认为职业能力具有通用性和迁移性,是工作中所具备的技能、态度和经验的整合性能力[8];第三种理论同时强调就业能力和胜任能力,涵盖上述两种视角。麦克里兰(McClelland)也于1973年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后人又发展出了胜任力模型的特点:知识、技能、特征和动机等。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胜任力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尝试构建了胜任力模型和测量量表,并在人力资源招聘、企业人才评价等方面开展实际应用。

(三)关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

大学生作为职场新锐力量,他们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既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力量。王凯睿认为大学生职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具备多种能力的统称,是完成工作的本领[9],包括就业时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及知识、技能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大学生职业能力由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一般能力是指大学生掌握的的基本工作素质和能力,是主要职业能力;朱丽洁指出专业能力是大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某一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10];职业素养是指大学生在从事工作中表现出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技能等素质品质。

(四)关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

刘翔宇指出,应用型专业以培养学生就业力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精准培养职业所需的能力。[11]因此,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是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能够使之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绩效的综合能力,应同时涵盖体现其就业能力和胜任力的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包括营销技能、沟通能力、经济管理能力、金融财会知识、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等。但张克荣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在当前的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因盲目扩大规模而忽视了学生素质培养,导致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隐性职业素养重视不够。[12]高校专业应当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软硬件建设,积极拓宽实践能力培养渠道和产教融合模式。

(五)研究的问题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体育产业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体育学与管理学的新兴交叉科学,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开办时间较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学术界也缺乏该专业职业能力的系统研究。首先,对于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界定较为模糊;其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结构要素没有清楚明晰的介绍;再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和策略的研究较为局限,需要深入探讨。

二、研究工具与样本描述

(一)研究对象

以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和有关专家、企业经理等为调研访谈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10年来学术期刊中有关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及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力求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2.特尔斐法

通过对有关专家、企业经理进行访谈,针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界定,根据其合理程度进行打分(Likert五点尺度);通过对有关专家和企业经理的意见归纳、统计,以确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指标。

3.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依据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在对体育经济管理职业能力的范畴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文献形成了体育经济管理职业能力的测量内容。条目都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五等级评定法计分:5代表很合理,4代表合理,3代表一般,2代表不合理,1代表很不合理。

(三)问卷信度与效度

1.问卷的信度

本次数据共涉及六个维度,分别为个人品质、人际关系、管理技能、专业能力—基本技能、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使用Cronbach α系数去测量数据的信度质量水平。对于α系数而言,当其高于0.8时,则说明信度高;当其介于0.7~0.8之间时,说明信度良好;当其介于0.6~0.7时,说明信度可以接受;而小于0.6时,则说明信度不佳。从表2中可以得出,A、B、C、D、E、F六个维度的α系数均高于0.8,最小为0.859,因而,可以说明本次数据的信度质量水平较好,研究所用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2.问卷的效度

为了获得具有理论意义的因子结构,首先使用SPSS20.0软件对174份来自项目经理及总经理问卷的体育经济管理职业能力条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然后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效度分析,28个量表题目共分为6个维度,使用SPSS分析,得到与专业预期相符的对应情况良好的结果:KMO值为0.896>0.6,并且通过巴特球形检验,得到统计值的显著性Sig值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样本可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由表3的结果可知,因子载荷系数均高于0.75,说明6个维度能够提取出较大比例的题项信息,并且方差解释率都在70%以上。综合以上能够说明,该项研究数据具备了良好的结构效度水平。

表1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特征调查

表2 测量条目的信度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构建

应用型高校培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性就成为影响应用型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此,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构建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表3 测量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

1.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拟合

表3结果表明,样本的测量关系良好,可以进行职业能力拟合。为此,可以通过拟合指数、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及方程对数据的解释能力三个方面,实现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能力的拟合。选取最常用的4个拟合指数,其中包括相对拟合指数NFI、CFI和绝对拟合指数RMSEA、CMIN/DF(卡方自由度比),避免样本数量对误差的影响。根据所选定的指数,给出拟合良好的标准(表4)。

表4 良好拟合的指标标准

本文通过AMOS软件绘制测量模型,对其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拟合验证研究。由表3已知,以各维度为隐变量,具体指标为观测变量,建立拟合模型,所有指标的标准化系数均在0.7~0.95之间,模型中未出现负值;根据修正指数MI对模型进行小幅修正后,最终获得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相关统计值。下面对个人品质维度估计参数的显著水平及拟合指数进行计算。

2.个人品质维度拟合

主体间性课堂中课堂教学主体从单项传输走向多极主体互动;主体间性的课堂教学过程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把传统的“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教学相长”,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双向交往的过程。

在个人品质A维度中,以个人品质为隐变量,以诚实自信、责任担当、勤奋踏实、积极主动为观测变量,建立拟合模型,结果如表5、图1所示。由表5可知,模型内各维度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1,标准误差也良好地维持在较低水平。CMIN/DF=1.299<3,NFI=0.977>0.9,CFI=0.956>0.9,RSMEA=0.047<0.1,上述拟合指数表明其达到良好的接受要求,即个人品质维度的拟合效果良好。

表5 个人品质维度参数估计

3.人际关系维度拟合

在人际关系B维度中,以人际关系为隐变量,以关系建立、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冲突解决为观测变量,建立拟合模型,结果如表6、图2所示。由表6可知,模型内各维度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均达

图1 个人品质维度标准化估计模型

到0.001,标准误差也良好的维持在较低水平。CMIN/DF=1.392<3,NFI=1.000>0.9,CFI=1.000>0.9,RSMEA=0.018<0.1,上述拟合指数表明其达到良好的接受要求,即人际关系维度的拟合效果良好。

表6 人际关系维度参数估计

图2 人际关系维度标准化估计模型

4.管理技能维度拟合

在管理技能C维度中,以管理技能为隐变量,以组织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为观测变量,建立拟合模型,结果如表7、图3所示。由表7可知,模型内各维度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1,标准误差也良好的维持在较低水平。CMIN/DF=1.689<3,NFI=1.049>0.9,CFI=1.000>0.9,RSMEA=0.036<0.1,上述拟合指数表明其达到良好的接受要求,即管理技能维度的拟合效果良好。

表7 管理技能维度参数估计

图3 管理技能维度标准化估计模型

5.专业能力—基本技能维度拟合

在专业能力—基本技能D维度中,以基本技能为隐变量,以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文字能力、表达能力为观测变量,建立拟合模型,结果如表8、图4所示。由表8可知,模型内各维度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1,标准误差也良好的维持在较低水平。CMIN/DF=2.773<3,NFI=0.966>0.9,CFI=0.974>0.9,RSMEA=0.017<0.1,上述拟合指数表明其达到良好的接受要求,即基本能力维度的拟合效果良好。

6.专业能力—核心能力维度拟合

在专业能力—核心能力E维度中,以核心能力为隐变量,以收集信息能力、营销策划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投资分析能力为观测变量,建立拟合模型,结果如表9、图5所示。由表9可知,模型内各维度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1,标准误差也良好的维持在较低水平。CMIN/DF=1.869<3,NFI=0.979>0.9,CFI=0.905>0.9,RSMEA=0.087<0.1,上述拟合指数表明其达到良好的接受要求,即核心能力维度的拟合效果良好。

表8 基本技能维度参数估计

图4 本技能维度标准化估计模型

7.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维度拟合

在专业能力—综合能力F维度中,以综合能力为隐变量,以分析能力、运作能力、应变能力、细节能力、执行能力、适应能力、激励能力、思考能力为观测变量,建立拟合模型,结果如表10、图6所示。由表10可知,模型内各维度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1,标准误差也良好的维持在较低水平。CMIN/DF=2.579<3,NFI=1.035>0.9,CFI=0.992>0.9,RSMEA=0.088<0.1,上述拟合指数表明其达到良好的接受要求,即综合能力维度的拟合效果良好。

表9 核心能力维度参数估计

图5 核心能力维度标准化估计模型

表10 综合能力维度参数估计

图6 综合能力维度标准化估计模型

8.各维度模型交叉拟合

通过对个人品质、人际关系、管理技能、基本技能、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六个维度的职业能力拟合结果可知,其拟合效果均良好。其总体结果如表11、图7所示。由图7可知,各指标的标准化系数均在0.5~0.95之间,模型中没有负值;且由表11可知,模型内各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均达到0.001,标准误差也在较低水平,CMIN/DF=1.651≤3,NFI=0.963≥0.9,CFI=0.914≥0.9,RSMEA=0.054≤0.1,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接受要求的标准,因此,其交叉拟合效果较好。

表11 各维度交叉参数估计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编制问卷对体育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实证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职业能力的交叉维度进行了拟合分析,拟合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标准的接受范围内,说明数据与模型达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证明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的六个维度相关程度较高,可以在一起共同解释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构成。

(二)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能力模型分析

随着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改变,对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人才的能力重新开始考量,并伴随而来的新的组织性质、组织结构和组织形态和组织管理的变化,开始从组织和个人双重维度界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所需的综合能力要求。我们知道,职业能力指在职业活动中由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进行整合迁移的并能够完成一定岗位任务的能力。从横向看,职业能力是由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四个要素组成。职业素养是个体从事本工作岗位所具备的基本要求;专业能力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能力是指进行工作的方法和,包括学习方法等;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从纵向看,职业能力包含四个层次,分别是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技能是指从事相应岗位所具备的专业技术和能力;综合能力是指在基本能力基础上,所具备的跨专业、跨岗位的多种能力的有机整合;关键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定位能力,它能够使个体在工作岗位发生变化时,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相应的,我们把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四个方面。

图7 各维度模型交叉标准化估计模型

1.基本技能

主要是指体育行业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业者个性特征、价值观、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的要求,该要求体现出从业者所在行业的规律和特征,并能彰显从业者所在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及组织文化。根据体育产业和市场发展,能够制定合理的体育市场发展策略,识别在体育产业进展和市场发展态势,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进行修正,同时具备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

2.专业能力

是指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为适应组织间、职位间的流动而必须具备的能力,是组织中的具体职位对从业者完成工作任务提出的要求,即任职者完成职位工作与履行岗位职责以达成绩效目标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持续不断学习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知识,丰富储备知识并加以运用,对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敏感性,并能够探索和观察获得有效的信息,同时具备很强的接受挑战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

3.专业能力

是指需要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及相关职位完成工作任务,掌握完成任务和履行职责所需的专业技能,能够有效运用知识和各种渠道来获得体育市场相关信息,对体育市场营销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筹划和决策,并能够对体育项目投资活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判断等。

4.综合能力

是指对体育产业趋势和体育市场能够进行准确而全面的拆解和分析,面对瞬息万变的体育市场,沉着冷静、反应迅速,能立刻做出正确反应,对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和体育市场的不确定性的本质规律等有深入探索的能力,具备掌握组织团队设定目标并且能够产生足够的动力完成目标以及实施过程的高效率等。

根据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维度,构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模型,它是一个层级递进的网络结构模型,具体关系如下:

图8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模型

5.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模型分析

通过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结构模型构建,将复杂的专职业能力层次化、条理化,有助于我们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

第一层能力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的分析能力和体育市场的运作能力,它们是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综合能力,代表着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职业表现水平。

第二、三层能力包括体育市场营销活动策划能力、体育项目投资活动研判能力、获取体育市场信息能力、学习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知识能力、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敏感性能力、文字传递体育行业信息能力和语言传递体育行业信息能力。它们交叉综合作用,支撑着第一层能力,并且通过对第一层能力的变化来影响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职业表现。

第四层能力包括形成团队效应能力、制定合理的体育市场发展策略能力和识别体育产业和市场发展态势能力。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运用,是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这一层能力因素是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结构的基础。

(三)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实训体系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表明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能力由多维指标组成,要培养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人才,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体育经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结合专业发展构建实践实训体系,使学生完成从课堂→实验→实践→实训的全程体系,采取“项目任务→项目分析→理论讲解→项目实施→实践考核”步骤,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判断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职业能力的各维度为导向,设计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实训体系,培养学生具有体育市场开发和体育项目投资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核心能力。

图9 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

从图9可以看出,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的培养过程是体育市场认知能力到体育市场分析能力再到体育项目投资能力,最后形成专业综合能力。而专业综合能力的形成是通过培养职业能力来完成的,即专业基础核心能力,主要通过体育经济学知识、体育市场调查和实地调查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主要通过体育管理学知识、体育市场调研报告和体育项目分析形成;专业实践运用能力主要通过体育市场营销知识、体育市场分析和体育项目评估形成。为此,通过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成长过程,最后形成专业实践运用能力。

围绕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成长过程,建立优化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中心通过构建实验室,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俱乐部经营实验、体育场馆实验实训、赛事模拟运营实训、企业运营管理实训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训等方面进行校内实验实训。

同时,在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中心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学生创业创新中心和专业综合技能测评中心,围绕学生的市场调研、项目策划和投资分析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开展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引导课程教学向职业资格认证的技能实训,同时实现体育产品项目开发向体育产品项目孵化的转化。

图10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实训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搭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实训体系,强化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是实现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满足体育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四、结束语

科学合理地对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进行构建,进而围绕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设计体育经济与管理实践实训体系,通过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围绕职业岗位开发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和就业导向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与设计,突出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的综合实践实训,可以不断提高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变革的需求。

本文在对不同类型的体育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拟合指数、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及方程对数据的解释能力,构建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模型和设计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实训体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可以包括体育产业的分析能力和运作能力;体育市场营销活动策划能力;体育项目投资活动研判能力和制定合理的体育市场发展策略能力四个层次。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职业能力的发展维度为导向,设计体育经济与管理职业实训体系有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科学合理的对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进行构建,进而围绕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设计体育经济与管理实践实训体系。第二,通过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围绕职业岗位开发课程体系。第三,以职业能力和就业导向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与设计,突出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的综合实践实训,不断提高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维度实训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体育产业之篮球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