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印涛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北京 100037)
原发性肝癌属于发生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存在一定的疾病致死率;就目前而言,手术、肝动脉栓塞化疗、索拉菲尼药物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式[1],但是,索拉菲尼药物存在价格昂贵而大部分患者无法服用的情况,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新型抗血管生长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之中,该种药物能够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进行抑制,进而达到阻止肿瘤生长的作用[2]。本文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9-69岁,平均(59.22±5.12)岁;肿瘤直径处于2-10cm,平均(6.66±1.11)cm。研究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7-70岁,平均(59.31±5.11)岁;肿瘤直径处于2-11cm,平均(6.65±1.12)cm。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穿刺确诊中晚期原发性肝癌;②预计生存期间在3个月之上。排除标准:①其他恶性肿瘤类型;②精神疾病。经系统相关统计学对比组间基础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单一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研究组实施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照组:经皮-股动脉穿刺并将导管插入,之后做肝动脉造影,对肝组织内部病变情况、血管、形态进行了解,结合患者病情确定使用栓塞剂碘油的剂量[3];导管将肿瘤供给血管导入其中,并将5-FU(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60027;生产企业: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阿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1999;生产企业:神威药业(张家口)有限公司)注入其中,将碘油作为载体与化疗药物混合注入,之后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术后进行常规保肝药治疗[4]。研究组:肝动脉栓塞化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每日餐后30min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3;生产企业: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每天服用1次,每次850mg。
1.3 观察指标。对组间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血压上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进行指标对比。近期疗效划分为:CR、PR、SD、PD,疾病控制有效率=CR率+PR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均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
1.4 数据处理。此次SPSS 21.0系统处理研究所涉及数据资料,涉及类型资料采用专业性检验方式(t检验(计量)与卡方检验(计数))进行检验,P<0.05则有差异性。
2.1 近期疗效指标对比。研究组予以联合治疗后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P<0.05,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近期疗效指标对比(n,%)
2.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指标对比。研究组予以联合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指标对比(ng·L-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血压上升)指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血压上升)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血压上升)指标对比(n,%)
肝动脉栓塞化疗应用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优势性明显,能够针对性抑制肿瘤生长,但是,单一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多个周期治疗[5],因此,存在肿瘤灭活不彻底等应用不足之处,加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容易导致栓塞组织细胞发生缺血缺氧的情况,进而会分泌出多种类型生长因子,而抑制血管新生则是改善预后的关键[6]。
甲磺酸阿帕替尼属于新型口服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具有高度的药物选择竞争性,能够对下游信号的转导起到阻断作用,且服用方便,可以对内皮血管生长因子起到抑制性作用[7-9],近年来有多种研究资料均显示: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是具有相对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0-11]。
结合数据:研究组予以联合治疗后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且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血压上升)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由此可见,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可选择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抑制血管生长因子,且不会增加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的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