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锦
李 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描绘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明确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国有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做好今后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系列文件对于激励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在新的征程中,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宏观大势的科学判断、党中央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安排,应当抓住要点,理解实质,学懂弄通,切实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找准定位,推动全会精神在国有企业落地见效。
党中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时候,要抓住一个中心,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要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讲话的过程、背景与原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回答了“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在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建议问题,有一个主题词,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月13日,武汉“解封”还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对文件起草工作进行指引。在这次动员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抓住难得机遇、顶住各种挑战、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一下子就提出了38个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表明我们党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实践要求和人民期待,在系统谋划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中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两步走”战略,到改革开放后提出“三步走”、新“三步走”等战略,都有力引领着国家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围绕现代化国家这个主题词,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的三个序列。一个是8年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历程,从“三期叠加”、“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高质量”与“双循环”,分别提出在2013、2014、2015、2017、2020年,这个“五部曲”要讲清楚,讲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风雨兼程、奋力前行的坚强意志和非凡领导能力。一个序列是今年以来习近平关于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今年的3·23讲话、4·17讲话、4·22讲话、6·21讲话、7·30讲话、10·26讲话,从“产业链”、“新基建”、“六保”、“四新”到“双循环”,这是今年以来一个一个提出来的。第三个序列是五中全会《公报》、《建议》、《求是》杂志文章、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精神,这是一个序列。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学习的重中之重。规划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我国中长期发展进行战略擘画,以理论武装引领整体设计,以洞察大势引领全盘布局,以目标愿景引领宏伟征程,兼顾谋当下与图长远、固根本与扬优势、驭变局与开新局,系统回答新发展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展现出强大的思想力量、真理力量、实践力量。
学习时,特别要把“脑段”认真觉悟理解,这是20000字《建议》的总纲,也是指导思想。这411个字,只有一个句号,是一气呵成,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来理解。
上半段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下半段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理解清楚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意义,理解党中央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考量,要抓住“现代化国家”这个关键词,扣住一个“变”字。理解从“小康之国”到“现代化之国”的转变,明确国有企业的地位、职责与任务。
《建议》借鉴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写法,采用“60条”的序号形式,这有利于减少条与条之间的起承转合,既直指问题关键,又使文件信息密集度最大化。但是,学习《建议》,理解精髓,要重视七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从小康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变化,这是主题的变化。事实上,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开始关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考,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就相关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及时研判、及早研究。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的背景与三个阶段,习近平提出并实施的是2020、2035、2050的三部曲。社会主义现代化主题,要讲清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讲清楚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大举措。一定要讲清楚《建议》为什么提到2035年,不讲清“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时代主题,就很难理解“2035年”,也做不好五年规划。从这个角度,才能理解五中全会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根”和“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前国家级课题的一号主题。国有企业要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有经济”这四个核心词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这次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正是对第一个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谋划。到那时,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设想,将提前15年成为现实,而“十四五”则是这一阶段的开篇之作。对于历经苦难与辉煌的中华民族来说,现代化国家,曾是如此期盼却遥不可及的梦想。确实,把五年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展望有机结合起来,更有方向感、历史感、战略性。《建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对现代化国家的顶梁柱国有企业来说,责任重大。
第二个变化:从全球化到“逆全球化”,这是百年形势的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在何处?就是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初看是一个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实则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获得的长时段判断。我认为,可以把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的开端,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要时间点。此处的时期划分,是在过去四五个世纪全球化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中所做的阶段性划分。从主体对象,是美国、俄罗斯与中国的“三国演义”,英国在前期便已经退出。中间从1970年至1995年,日本曾经成为主角之一,德国也曾经冒了一下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欧企业占据科技经济绝对强势的发展时期,西方是全球化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力量。全球化初期,以西方企业为主的跨国公司通过全球配置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人力和市场,同时也将资金、技术部分扩散到这些国家。后发国家基于经济弱势,希望给民族品牌留有发展空间及保护市场的努力,在当时美欧力推全球化的强势话语和规则体系下微弱而边缘,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消化问题,刀刃向内。所以在迄今30多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欧为主力推的前50年可谓“顺风顺水”,中国在2003年至2018年的15年,大体上也是“顺风顺水”。待发展中国家通过“克服全球化之弊、放大全球化之利”获得经济起飞,甚至企业竞争力强大到已危及曾经强势的竞争对手时,曾是全球化主要推手的一些国家打“逆全球化”牌,以“本国优先”为名的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甚嚣尘上。这对我是“机”还是“危”?当前我国有利条件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与势在我们这一边;不利条件或者重大挑战是,中国遭到美国等西方守成大国的遏制。我们要深刻认识国际格局演变与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叠加性、同步性、长期性,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守住守好底线红线,牢牢把握战略上的主动权。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实现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便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逆全球化”形势下要坚持全球化,不动摇、不后退。
图:加快建设水电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是优化能源结构、改善民生、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个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这是竞争要素比拼的变化。 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国家创新体系,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到人才创新活力,公报中“创新”一词出现了十五次。创新什么?本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方面成为产业推陈出新和生产力跃进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演变。全会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个“四个面向”定位,很值得国企的深思。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几次重大科技革命。在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发生多次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实现大解放和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其主要特点是: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等蓬勃发展,科技改变国运面临关键阶段。互联网、社交媒体进一步成为推动国际变局的加速器,非国家行为体作用上升。军事战略之争从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代表的传统战略威慑能力,向太空、网络、海洋、极地等新领域和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等新技术维度扩展。科技革命及由此引发的产业变革,对于时代而言可遇不可求。当前新科技与新工业革命持续发力,其在造福民生与更加便捷的同时,也潜藏着人员失业、安全失控、伦理失序等风险。在此背景下,以社交媒体等高科技“超级公司”为代表,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大行其道,高科技领军人物更是呼风唤雨,能量惊人,深刻影响当今世界政治与国际安全。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当前,我国在生命科学、绿色能源、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等许多领域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的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科研投入持续增加,创新能力提升有利于我们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中国企业的机遇来源于把握住世界新的科技革命。那些历经多个经济周期的企业,总是在科研上先知、先觉、先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指出,总书记强调要把科技的自立自强,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那么作为国资系统、作为中央企业,我们要带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实现我们在科技方面的自立自强。国有企业要以创新为突破口,进行大胆充分的激励,尤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三方面有更大作为。
第四个变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构建,这是发展战略的变化。在历史性进程的长期作用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更充分的发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构建实现了联动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和释放,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美国长期处于研究端的高端,中国成为生产端的高端,这是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然而当今时代,世界各国正通过以制度创新和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为支撑、以重塑国际规则为主要手段的竞争博弈来重新划分利益和确立彼此地位关系,国际体系的变革愈显深刻,表现在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重构。目前,全球产业链的战争实际已经打响。当前全球水平分工的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结构是全球生产要素以市场化方式自由流动的最优化配置,在疫情发生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疫情发生以后虽然会打破这种稳定性,但跨国公司在全球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时会更注重效率、效益和成本,疫情所带来的产业链调整也必然是要符合市场规律的。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手段。全球产业链的重新洗牌,并不会像西方少数政客所希望的那样与中国脱钩,而是要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向垂直整合的方向,更多元化的、更具韧性的方向发展。幸好,中国产业链的完善,对于中国今年经济增长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世界经济体量大的国家,中国是唯一正增长的国家。这是因为中国既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工业基础设施,又具有配套齐全、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也具备了支撑全球产业链变革的基础。
五中全会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产业链现代化是一个新提法,目前要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这里提出产业链现代化,是明确而具体的,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产业链优势有底气,有信心。此外,我们还要审时度势,重新思考全球产业链布局的方向,突出中国在制度上的优势,进一步夯实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的基础设施,积极布局基于新技术的产业生态,推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第五个变化: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是发展格局的变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写入公报,也写入《建议》,实际上,总书记在4月10日会议上已经对新发展格局做了思考,在7月30日政治局会议上公开确认。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处于爬坡过坎阶段。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及时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体现了党中央因势而变的务实之举和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为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方向。观察中国与世界关系,既要有“由外向内”的视角,看到世界大变局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要有“内外并举”的视角,看到中国自身发展本身就是推动世界秩序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从根本上决定中国外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战略机遇期的内生性和可塑性显著增强,中国自身国力的增长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显著变化本身就是决定中国战略机遇期的最重要的因素,战略机遇期由此实现了由客观形成向主动塑造的重大转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增长,中国主动塑造战略机遇期的能力显著提高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领域,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这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必然要求。正是着眼国际秩序变化的大趋势以及新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深刻转变,中央因此作出重大判断,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是一片大海,我们能够自力更生,养活自己,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五中全会多次提及“开放”,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全球层面,我们要继续高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特别在亚太和周边地区,各大国的战略竞争将会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胶着状态,我们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善于下好“先手棋”,增加对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断推进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不断提升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双循环互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通过双循环为国内产业创造更多机遇,既促进产业有效运转,也保证就业和收入。要提高双循环的质量和效益,国有企业一定要发挥引领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保持战略定力,需要辨清形势、着眼长远、化危为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央企、国企尤其要切实发挥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当好双循环发展的排头兵。
第六个变化:提倡高质量发展,由投资向管理转变,这是发展方式的变化。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时,中国的企业要深思,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把制造强国摆在第一位,重点体现了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理念。建议强调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翻开规划建议,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跃然纸上。文件传递一个鲜明指向:“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体现在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我有一种简单的感觉,中国前40年重要的是以投资为主要驱动方式,今后30年主要是以管理为主要驱动方式。曾经一段时间,依靠思想解放,政策开放,甚至依靠胆大就行。现在主要依靠产品、技术、质量,依靠内功。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考察调研时提到,“特别是去创立发展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这个四新,向我们传递一个重要信号,就是以产品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在五中全会上,再次出现“四新”提法。管理的核心是技术。近代以来,人类历史相继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由此带来了世界经济的飞跃性发展以及国际权力格局的重塑。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太空技术、生物技术、量子科技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全面酝酿,由此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显著变化。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相伴随的是,人类社会在思想和制度层面的创新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每一次社会制度创新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的更大程度解放。如果不付出努力只想“躺着赚钱”,肯定是不行的。中国的企业家需要主动升级自己的企业战略,主要在管理上,才能在新一轮转型升级大战中笑到最后。
我们换一个角度理解,生产力革命便是管理的革命。管理是人才、产品、质量、技术、品牌与标准的变革,这也是一个链条。今后经济增长,不是投资的拉动,而是内部管理的变革。五中全会公报与建议中,再次强调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把竞争力放在前面,第一次把创新力放在标准中,加上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说的便是管理范畴的内容。当然,创新不全是技术,而技术确定是首当其冲。
第七个变化:国企改革的全面深化,这是内生动力的变化。大变局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经济布局调整和制度体制机制的伟大创新。这是三大动力。在“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的大逻辑下,改革是关键一招,尽快推动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让微观市场主体充满生机和活力,事关改革成败,事关第一个100年的发展大计。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建议》拿出专门篇幅对国资国企工作集中部署,深刻回答了“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积极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面再次出现“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两处讲活力,值得重视。国企改革解决三大问题。一个是体制,一个是制度,一个是机制,这三者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是高度吻合的。《建议》中提到的国企改革内容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是一致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国企改革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怎样建设国有企业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国企改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目前,国企改革全面深化、发力推进,在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体系。前三年是国企改革理论体系,中间四年是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后三年是国企改革行动实施体系,时间逻辑上形成“3+4+3”的发展阶段,三年行动方案出台,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务实笃行向纵深发展,进入决定性的三年。三年国企改革行动方针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这是改革的目的。三年行动,将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我一直在讲,国企改革思维上要明确五大任务,或者称为五大目标。一是国有企业要起到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的支柱作用;二是要在创新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三是要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上发挥组织作用;四是要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方面发挥特殊保障作用;五是要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意思是,国企改革要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结合,要与15年的前五年“开好头、起好步”结合。在五中全会后第三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强调,全面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我们应当深刻理解。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以发展的结果来衡量。这五大作用,应当贯串改革全过程。
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新”,构成了规划建议全文的逻辑主线,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进入新历史阶段,标明现代化国家新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确立新理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现代化国家论述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实施新战略:制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构建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展现新作为:做好自己的事情,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宏伟蓝图顺利实现。当前,国有企业从集团总部到各级子公司,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将学习全会精神与企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融合,加快编制集团“十四五”规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抓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