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章友
新课程标准下的德育与传统意义的德育不同,其不仅包含情操方面的教育,还囊括了政治、思想及心理方面的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并且数学学科在高中阶段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德育功能展开具体分析与讨论。
一、研究高中数学学科德育功能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找到数学学科育人方面的切入点
语文、数学和外语是贯穿各个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其自身就具备一定的育人功能。相较初中生而言,高中生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并且价值观及人生观也在逐步形成。但是,由于还未具备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所以在成长及学习的过程中,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此时,就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等予以积极引导。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为了较好地发挥出其育人功能,就应将数学知识与德育功能进行充分结合,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再只是简单地注重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其中,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履行德育功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此也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应只是关注素质教育的结果,更应关注整个过程和德育感知能力。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整个教学体系都是由各个不同的知识点构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细节的把控,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等,以此也就有利于提升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高中數学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关键点
(一)引进数学科目历史
数学的发展史比较悠久,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研究发现更是给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数学史不仅描述了数学学科的整体发展进程,而且聚积了从古至今人类的智慧结晶,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譬如,《九章算术》中的负数知识和正负数加减法法则,都是世界范围内比较典型的实例,通过在课堂中引入,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具体讲解时,教师应适当地引入比较典型的案例,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必要时,还可组织学生深入分析,确保学生能够从数学家身上学得刻苦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此也就有利于升华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强调数学知识的用途
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高中生而言,各个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对高中数学而言,其内容较多,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由于基础能力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吃力,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乐趣。此时,教师就应在课堂中强调数学知识的用途,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才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再采取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应巧妙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感知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并帮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注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有效渗透
数学虽然属于理科,但是其涉及较多的哲学观念,有些数学规律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就应注重合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其中,对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其充满着矛盾与冲突,尤其是数的扩充方面,更是具备较强的矛盾性特点。但是,正是由于矛盾的一直存在,才推动数学学科一直向前创新发展。此外,在利用数学学科中的许多定理和公式处理问题时,也遵循着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转为特殊的原则。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应善于引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还应注重多个知识点间的联系,适当地进行德育知识渗透,以此也就能促进学生德育、智力的双重发展。
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主要策略
(一)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树立德育意识
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应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确保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向学生讲解数学家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这样在无形之中也能激励学生为国争光。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点具备一定的学习难度,倘若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得课堂氛围比较枯燥。而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就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
譬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教师就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该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并学会对公式的实际应用。此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例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公式和定理进行解答,并且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挖掘教材资源,注重德育元素渗透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也是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主要切入点。因此,教师应有效钻研教材内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并引导学生总结数学规律,以此不仅可以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譬如,数学是由数学家深入探索、创新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讲解有关数学知识点时,就可给学生适当地讲解数学史和德育史,加强学生对数学科目的肯定。其中,高中阶段的数学资源有很多信息都充分体现着精神文明,尤其是一些应用题,更是细致地描述了当前的农业生产变化。此时,在讲解应用题时,不应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解答本身,还应通过对比数据信息的快慢和大小,让学生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变化,以此也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德育质量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高效的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紧密围绕生活实际,有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并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可挑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也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将较为抽象的知识转换为比较直观的内容,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譬如,在学习“空间几何”相关知识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并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德育水平。
不断研究与分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德育功能,对全面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高中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及强化学生的德育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研究高中数学学科德育功能的主要意义和高中数学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关键点,进而从“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树立德育意识”“挖掘教材资源,注重德育元素渗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德育质量”三个方面,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地渗透德育知识,确保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而也就能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