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书香浸润心田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2021-01-04 08:13魏俊青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2期
关键词:洛神赋纹样中华

魏俊青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教师要用教育串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珠。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出发,探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术教学传承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指中国传统文化中超越时空、具有传承价值的部分事物。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振聋发聩,而当代少年则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读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笔者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加强认识,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我们要加强认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多阅读,多思考,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作为传给后人的真正财富。

二、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空洞的说教苍白而无力,难以让人从尘封的故纸堆中感受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在美术课上真切感受积淀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我在教学《我喜欢的鸟》一课时,以《美丽的森林》这部根据历史名画制作的入围奥斯卡、惊艳世界的短片动画导入,创设情境。这部动画短片让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等中国传统工笔画“活”了起来,让人叹为观止。学生们都被中国传统工笔画之美深深震撼,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而学生创作时我又以“百鸟朝凤”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完成创作百鸟朝凤图。

在教《我的收藏卡》时我模仿大型文博探索栏目《国家宝藏》创设情境,共同探寻国宝的故事。在大气恢宏的《象王行》古风音乐中,教师担任讲解员,介绍铜奔马等文物的相关知识;接着开展角色扮演,邀请学生担任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其他文物知识、自己的收藏品。学生融入氛围之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动手实践,制作收藏卡,乐在其中。

(二)合作探究,发现传统文化之美

在教学《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这节课伊始,在悠扬的古乐声中,我播放《国家宝藏》栏目《观唐》中古代民族服装大秀片段,让学生去感受古代民族传统服饰的美,领略民族服装中传统纹样的艺术魅力。接着,我把自己收集的一些精美的民族纹样的绣片分发给学生,使其进行分组探究,去看、去触摸、去思考,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学生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发现传统民族纹样的秘密:传统民族纹样美在色、美在形、美在意。

本课小结时,我深情地问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服因何而美?正是因为什么呢?”学生们不约而同答曰: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仅看到了民族传统纹样之美,更看到了华夏灿烂文化之美。进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我在教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怪兽》前,认真钻研教材,发现教材里面有意识地展示了一些中国古代的怪兽,如战国时期的错金银双翼铜神兽、唐代的三彩震墓兽,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哪吒之魔童降世》是近年来一部非常优秀的国漫,绝美的画卷世界,丑萌的黑眼圈哪吒,“萌萌哒”的守门结界兽,丰富的想象力,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传承的形式。其中颇具喜感的结界兽受到了三星堆青铜器的启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教《怪兽》这课时,我便以学生们喜爱的结界兽导入,引导学生们进入一个神奇的怪兽世界,让他们大开脑洞,一起在古老的青铜器上找一找“怪兽”。

(三)挖掘课程,传承优秀文化经典

在教学《奇思妙想》一课时,鉴于课本上的范例都是外国作品,于是我就在思考:难道我们中国人就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吗?为此我深入钻研教材,翻阅书籍,有了惊喜的发现。我阅读了《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

思绪飘飞到两千年前洛水河畔,曹子建笔下的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东晋画家顾恺之读《洛神赋》大为感动,挥笔画就了不朽之作《洛神赋图》。今日我们欣赏《洛神赋图》,仍不得不惊叹古人丰富的想象力。顾恺之妙笔生花,创造了许多神仙和奇禽异兽,他将多种动物的特征移花接木,融为一体,瑰丽的想象让人眼前一亮,有长着一对鹿角、马形脸的海龙;有长着跟豹子的头一样的怪鱼;还有那凌波微步的“洛神”。

本课教学中我独辟蹊径,不以外国作品导入,而以中华传世名作《洛神赋图》趣味导入,再配以当代才女叶露盈绘本形式的《洛神赋》,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顺势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考有哪些想象创作的方法,如可以改变大小,可以移花接木,等等。師生互动,共同制作了一部充满想象力的连环画。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的作品自然充满奇思妙想。

在教学五年级美术第15课《造型别致的椅子》时,我以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导入,让学生去找一找画中的椅子,了解椅子的发展简史。学生在欣赏设计椅子时使用3W(What、Where、Way)思维方法,通过现象看本质。课堂充满趣味和活力,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我在教学《绿色的画和紫色的画》一课时,除了介绍色彩和色相的一些知识,还讲到了老子“紫气东来”的故事,有意识地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渗透。

(四)笔墨书香润心田,感受传统国画魅力

施忆坚老师上的一节充满浓浓中国传统韵味的美术课——《汉字的联想》,让我印象深刻。该课行云流水,以墨点游戏为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墨色的变化,介绍“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游戏结束的同时也完成了范画,可谓水到渠成,匠心独运。用汉字联想来作画,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掌握文字的设计方法。在悠扬的古风音乐中学生利用中国画彩墨的形式进行趣味盎然的联想创作,作品精彩纷呈,有个性、有创意。教师将自制的小印章盖在优秀作品上进行评价,这既是一种新颖的评价方式,也渗透了传统中国画的一些小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效的课堂教学,由浅入深,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整节课张弛有度,环环相扣,将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很多的传统文化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应当反思为什么它们会消失,而有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却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视野中。这是因为它们被全新地演绎,传承了下来。

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应当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让学生在美术课上真切感受积淀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润物细无声”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我们应该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财富。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洛神赋纹样中华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拯救“濒危”花纹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是谁又懂“苟活”——品读舞剧《洛神赋》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