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颍
摘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具体实施,很多年轻教师面临诸多困惑,笔者经过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探究,摸索出一套作文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在初中三年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对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有整体规划和构思,然后围绕整体构思为学生的写作寻找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可以是具体的某一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理念。最后围绕这个支点,在不同学段设计不同的作文训练,让这个支点贯穿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实施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路迁移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语文老师的“老大难”,甚至有很多班级根本没有专门的作文课,学生的作文水平基本靠孩子自己的悟性,写好写差也基本是“靠天收”。而学生呢?一提到写作文,立刻摇头摆手,浑身都写满了拒绝。很多学生连一篇完整的文章都写不出来,更不用说要求他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其实,作文是初中语文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作文提出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需要我们老师对其进行作文方面的有针对性指导。但是对于如何做却往往一筹莫展,这里笔者以自己的三年作文教学实践为例,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寻找写作素材——“一棵树”的功劳
学生的写作欲望,需要老师来添一把火。往往他们不愿写,有畏难情绪,是因为没有关注到合适的话题,不知从何下手,也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点拨。
真正的好文章一定不是闭门造车出来的,也不是凭空臆造的,它一定从观察中得来,且有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写出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文字。我们班级在三楼,班级门口的花坛里有一棵粗壮的合欢树。在我来此工作的若干年里,四季变换,它也荣枯交替。于是,这一棵树不就成了最便利的写作素材吗?于是,这棵合欢树就成了学生作文里的常客。
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作文训练
(一)片段写作训练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对于整篇文章的构思和把握能力还有所欠缺,于是,我从片段写作入手,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首先是观察。指导学生从形、色、声、态、味等角度观察;观察事物要细致,要调动各种感官,从视、听、味、嗅、触觉等方面入手;观察的方法可以是“定点观察法”,也可以是“移步换景法”。
其次是写法指导。课本是最好的范本,可运用经典篇目中的写景语段进行写作指导。比如在学习《散步》这一课,第四段“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写景。他们通过探究讨论,发现写景原来可以从很多角度下手,如先整体上写,勾勒出大背景,再具体写几种典型景物;抓住景物特点,写色彩,写质地,写形态;突出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写活景物;等等。在具体描写时,语言上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让文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这种写法指导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随处可见。写法明确之后,一般会及时进行相应的片段练习。学生写出片段作文之后,会择优在班级进行讲评。当这些文字被当堂读出并点评时,学生的骄傲、自豪等正面情绪被激发出来,写作激情被点燃,他们会越写越觉得有意思,越写越有进步。
(二)整文写作训练
学生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写作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时可以就不同类型的文章对其进行写作指导。
(一)“写景状物类”文章指导
有了景物片段写作的基础,再进行扩展,最终形成完整的文章。文章应具有真情实感,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来,当然还需适当抒情或议论。这样或明丽或质朴的文字就会将内容写得很充实,并富有感染力。
(二)“托物言志類”写法探究
有一类文章,作者往往会借助所描写的景物来传达他内心的思想、情怀、志向等,这一类文章就是“托物言志类”文章。
托物言志,就是指通过对物(动物、植物等)的形象具体描写和叙述,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做铺垫的。比如《紫藤萝瀑布》就是通过对紫藤萝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志: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的生活,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这一类文章的标题通常就是要写的对象,如《爱莲说》《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等。但是,我们在构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描写的“物”具有特殊性,就是物的特点要与文章表达的志有密切的联系。比如《爱莲说》中“莲”的形象是出淤泥而不染,就与作者所追求的君子的品质是一致的。再如对紫藤萝的描写,表现了紫藤萝充满生命力,这与作者最后对生命的感悟相联系。
明确了概念后,下一步就是打框架。一篇好的文章,它的结构一定是清晰明朗的,托物言志类的作文,它的写作顺序是先物后志。
在写作指导课上,要一直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或物中仔细观察,善思多想,让景物引发自己的联想,赋予景物更深一层的意蕴。比如山间小溪,千折百转勇往直前;藏于黑暗中的种子,正积蓄力量蓄势待发;眼前的合欢树,它的存在又触发了你哪些情思呢?然后让同学们加以联想想象,最终构思成文。
(三)“抒情感怀类”文章写作
借景抒情类作文不同于托物言志类作文的写法。它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到了九年级,学生对眼前这棵合欢树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棵树俨然成了他们生活上的老朋友、学习上的好伙伴。经过两年的写作训练,同学们对作文已不再畏惧,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继续以“合欢树”为话题,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来抒发情感。同学们会在文中表情达意,有的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充满着对三年初中生活的不舍;有的富含哲理,字里行间有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三、学会思路迁移
当然,你的素材可以是一棵树,也可以是一片草,还可以是一块土地等诸如此类的景物。为自己的作文教学找一个支点,让它贯穿三年初中生活。这个支点,不单单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它构成了学生整个初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入他们的血液里,它就成了一个有温度的、有寄托的事物。若干年后,学生们回忆起自己的初中生活,不仅作文训练课成了难忘的回忆,或许,这棵合欢树抑或其他素材,还是能让她或他忆起往昔的美好。
为作文找一个支点,让它撑起整个作文教学。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