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21-01-04 18:19张瑜段其伟
科教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高校

张瑜 段其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也逐渐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评价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本文围绕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质量评价的理念和内涵对目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基于学生学习成效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促进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 学生学习成效 高校 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4.011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ZHANG Yu[1], DUAN Qiwei[2]

([1]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Center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ociety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to studentcentered eval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builds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ducators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Keywords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1目前高校教學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合理科学性对于教学质量的真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有:第一,指标过于单一,缺乏对考核对象差异性的关注。目前不少高校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方面过于强调“统一”,对于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级的教学质量评价采用统一标准,使得最终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二,评价指标权重缺乏层次感。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指标权重设置方面往往习惯采用李克特量表,即对评价指标笼统的设置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这五个等级,然后根据这几个等级进行打分,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集中在“优秀、良好”,而对于这几个等级没有再进一步的区分,最终导致评价结果差别不大,失去了教学评价的实际意义。

1.2教学质量评价目的过于功利化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应当是通过评价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及时改进,以此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将教学质量评价作为管理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并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职称、评先进、发奖金等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以获取更高的教学质量评价为目的,而不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教学质量上。

1.3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对学生学习成效的侧重

目前高校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一般以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一味关注教师讲的怎么样,却不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即使学生参与了相关调查,也往往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效果方面的评价,而没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出发点进行相关评价,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评价也应当从学生角度进行出发,关注学生学习成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展开才能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真正作用。

1.4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运用不科学

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进行科学运用才能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教师通过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各个评价方给出的评价意见进行认真思考从而进行教学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一方面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反馈不够及时,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学评价结果对于教师在教学质量方面的改善效果甚微,不少教师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只是一味追求分数,并不仔细分析具体的教学问题,因此造成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运用不够科学,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2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2.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首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素质教育观。同时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时,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还需要关注学生课外成长情况,例如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2.2持续改进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合理的运用,确保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上来。同时,对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也需要具备持续改进的特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质量评价也应当积极与时俱进,随时根据教学活动实际需求以及外界环境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合理性。

2.3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目前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通常以督导评价和学生评教为主,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质量评价应当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对于所有与教学相关的利益群体都应当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例如学生家长、其他学科教师等,同时教师自身需要以教学反思的形式正确对待评价,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通过深入挖掘教学活动中难以看到的东西,例如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语言激励等,以使其他主体对评价对象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2.4评价全面性原则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组成,而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时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作为支撑,教师的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教师、学生以及外界环境等客观因素,确保教学质量评价的全面性。

3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3.1树立“学生学习成效”的教育理念

将“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理论融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领域,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指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为目标,要求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到现在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构建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服务学生学习为目的,教学活动中不断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因此,高校需要对教师进行思想层面的教育,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理念的理解,以及基于学生学习成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教学要求以及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学生学习成效”理念。

3.2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应当根据不同评价主体方所关注的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评价标准的制定,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合理性。例如,教师在进行自评时需要关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学生在进行评价时关注的是课堂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关系关注度、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体验等,而督导评价则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完整度以及课程思政方面的内容等。

其次,积极探索分类评价,对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课堂教学评价,应当以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效,对知识的掌握为侧重点,对于文科教学质量的评价则需要根据其学习特点侧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辩论能力、文学素养等,对于理科专业来说则侧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最后,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传统的评价指标仅仅是简单的五个等级分类,而中国人由于受中庸思想的影响,考虑诸多人际交往方面的因素会对所有教师进行统一的中上等级选择,在评价方面受评价者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重,最终评价结果往往没有太大差异性,因此,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创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不同等级进行更加精细化划分,在评价内容方面由原来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学生“学”转变,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几方面进行优化。教学设计需要以学生学习为目标,强调学生学习成效,教学过程中侧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方面以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为侧重点,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不同难度的作业设计,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3丰富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应当从教师、学生、环境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教师方面,对于教师的评价应当考查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否具备开展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是否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能力,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对于其教学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看教师具备的知识储备以及是否具备终身学习的精神。教师教学态度方面需要看教师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是否关爱学生,是否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教师教学能力方面需要看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否创新,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其次,学生方面,一方面需要看学生是否通過学习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效,是否学会了学习方法,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对问题能够有更多角度的思考和创新,另一方面需要考查学生的态度问题,包括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个人价值观等,关注学生在进行学习的同时实现体、德、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最后,环境方面,包括学生所在班级学习氛围是否浓厚,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是否高,是否对所需课程有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和学生之间相处是否融洽,教学中是否有频繁的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等,同时还包括教学活动中所讲授知识与用人单位实际岗位需求是否契合,对于一些课程学校是否具有相应的硬件设施,例如多媒体课堂、现代化实验室等。

3.4合理利用评价结果,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利用,以此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质量的评价作用,因此,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确保评价结果反馈渠道的公正性,例如,可以将评价结果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到教师的电子邮箱,同时以纸质形式发送到各教师手中,确保评价结果反馈的及时性,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结合自身教学活动认真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寻找原因,并根据学生学习成效进行持续改进,以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发展需求;其次,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随堂评价,随堂评价利用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以及学习成效有及时全面的了解,通过每节课堂进行随堂评价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避免问题的堆积。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收集,并及时进行改正,有效避免传统期末评价存在的反馈不滞后造成了改进不及时弊端。

3.5开展学情跟踪,加强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

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应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因此可以开展学情跟踪,加强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学生大一入学开始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在学生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对学生每一学期的学业成绩、学习成效、学习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跟踪,直到学生毕业学生就业质量进行跟踪,通过跟踪调查建立学生动态成长曲线,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形成“学习投入—教学活动—学习成效”的闭环学习体系评价,以此挖掘与学生发展相关的要素,对后期的教学活动进行指导,提升教学质量。

4结语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对于最终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对传统的教学质量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丰富评价内容、充分利用评价结果进行教学活动的改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学情跟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和个人发展,加强学生满意度调查,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双赢。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研究”阶段性成果(GD16XJY35)

参考文献

[1]徐向伟,姚建涛.OBE中“评学”为基础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21(03):43-47.

[2]王永为,高亚贤,郭森,等.OBE理念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3):149-151.

[3]勾训.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成才之路,2020(35):6-7.

[4]程鐵军,程雅坤,陆谦益,等.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3):21-22.

[5]赵欣.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新课程研究, 2021(06):80-81.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评价高校
物流管理专业“2+1”模式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理论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