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院校学科竞赛与大创项目驱动美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以保山学院为例

2021-01-04 13:34崔国伶
中文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校级美术学科研项目

崔国伶

(保山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保山学院2016年为云南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学校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综合院校”和“扎根保山、立足云南、服务边疆”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准确体现了服务云南及保山区域行业产业应用人才需求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应用转型的背景下,艺术类专业以项目驱动专业实践教学,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实践教学创新,以学科竞赛和大创项目为依托,对准美术类人才培养目标,发挥项目带动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推动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

1.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独立美术学院、设计类院校、师范类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三大类型,以培养美术工作者的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培养模式多延续了美院纯艺术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师范教师技能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大部分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沿用的是2+1+1的模式,第一、二学年以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第三学年分专业方向,第四学年毕业论文、毕业创作、教学实习。目前我院美术学专业采取1+2+1的模式进行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第一学年以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第二学年分专业方向,第四学年毕业论文、毕业创作、教学实习,在培养的方式及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倾向于专业能力的发展与专业研究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在第一学年开始引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1.1 坚持协同育人的理念。美术与设计学院在产学研合作育人中,积极探索与开展项目进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参与装饰公司、工艺品厂等企业的产品开发和设计,工学结合,开展创新活动,本科毕业生近10余人到合作企业就业。已经建成“滇西文旅众创空间”(市级),“云科保山学院文创众创空间”(省级),推进建设“滇西文旅产业联盟”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通过“1235”着力,即着力推进“服务地方文旅发展卓越艺术团队”建设,整体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途径;着力夯实省、市两级两个“文旅文创”众创空间团队建设;着力加强产品设计“非遗文创”文旅团队建设,依托产品设计专业加强推进服务地方发展的产品研发生产;着力推进美术学“艺术乡建设”文旅团队建设,依托美术学专业推进服务地方文旅发展的艺术乡建;着力探索环境设计“人居环境”文旅团队建设,依托环境设计专业探索服务地方文旅发展的环境建设;着力加强学术交流、能力培训、制度机制、团队文化、角色定位五大团队内容建设。

1.2 项目推动教学改革。学院对准应用转型发展的目标,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将学科竞赛与大创项目融入课程教学模块,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突显办学特色,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行“3+3”实践教学管理的规定。“3+3”,即教师在每个年度要完成3个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四年学习周期内要完成3个实践学习任务。教师的3个实践教学任务指完成1次公开课程;完成1项科研项目;完成1项辅导项目,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专业竞赛、教育教学等专业竞赛1项;或指导学生申报立项科研课题 1项;或指导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指导学生完成社会实践项目1项。“3+3”学生四年学习期内完成3个实践学习任务指完成1个专业实践项目;完成1项科研项目;公开发表省级及以上学术论文1篇或申报立项校级及以上各类科研课题1项;或申报校级及以上各类科研课题1项;或申请获得各类专利1项;完成1项专业竞赛。即:获得市级以上专业竞赛1项或创作作品入选市级以上展览1幅。

学院美术和设计专业2016年至2020年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2016年国家级大创4项,省级大创6项,校级大创16项,大学生科研项目12项;2017年国家级大创2项,省级大创5项,校级大创12项,大学生科研项目12项;2018年国家级大创3项,省级5项,校级科研12项,2019年“互联网+”校级比赛获奖13项,大学生科研项目13项;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4项,校级科研项目10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实践教学中注重项目对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学院教师在“3+3”的实践教学推动下,积极申报项目,2017年立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课题1项,2019年立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1项,2016-2020年立项市厅级课题1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8项,校级科研项目28项,在研究领域中注重教学改革的探索、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材改革、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等。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对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美术类专业课程体系转型应用技术型,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教学的改革,课程模块的构建区别于“纯学术”式的美术学,构建以社会行业应用型文化创意模块项目为主体的美术学课程体系,是高校美术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课程系统转轨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专业教学竞赛对课程教学的引导,有效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学校近几年互联网+创新创业获得的成绩,2016年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云南赛区金奖2项。2017年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7项,在云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竞赛的引导作用,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加强课堂实践教学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课程模块,增加实践实训课时优化实践课程的设置,在模拟项目设计课程中,通过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作品和创新创业大赛作品实例进行解析,根据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实训,对设计说明、项目设计书、设计构思进行讨论与指导,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提升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项目设计与规范化处理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

对准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有效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学科竞赛有效融入课程模块,并专门开设了模拟项目设计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学科竞赛获奖作品典型案例,将专业理论有效融入于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课程教学能有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科竞赛,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模拟项目设计,采用主题讨论、设计构思、撰写项目设计书、以小组形式组成团队完成项目设计,设计案例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进行讨论式、研究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评价上,侧重目标导向,多种评价方式保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拓展教学资源

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室、省级众创空间平台,专业工作室、实习实训基地、本土文化产业、校企合作等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环境。关于学生作品的加工等问题,由校企合作的方式完成,切实保障了学生作品成品转换的问题。同时,空间平台、实训室、校企合作等资源对学生的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增强实践教学成效

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专业竞赛,主要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学校科研项目、专业学科竞赛等,通过科研项目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完成项目的能力。通过学院的3+3实践教学,教学成果显著,近三年,学生参加云南省专业竞赛获奖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科研项目40多项。“教学——竞赛——项目——大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形成,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有明显提高。

结语

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背景下,在专业教学中以学科竞赛和大创项目为驱动,努力构建“教学——竞赛——项目——大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充分发挥专业学科竞赛和项目的引导作用,推动美术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努力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意识,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强、具有较高素养的人才。综上所述,从实践效果及社会评价看,以学科竞赛和大创项目驱动的“教学—竞赛—大创—科研”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有效且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

猜你喜欢
校级美术学科研项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湖州师范学院美术学学科简介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我校党委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作品赏析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作品(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