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0053) 刘辰鑫 包伯航 冯惠童 纪云西
《金匮要略》(简称《金匮》)一书,是北宋仁宗年间翰林学士王洙于翰林院馆阁蠹简中得之。从其发现过程可知,原书并非善本,脱文漏简,在所难免。后虽经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校订补充,然细读之,仍有数处疑似脱文。我们考宋前诸经,采众书之长,对《金匮》各疑似脱文处尝试补充,现罗列如下。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宋臣将《古今录验》续命汤附于其后。此方尚可见于唐代方书中。
如《外台秘要方·卷第十四·风痱方三首》(《外台秘要方》简称《外台》)引《古今录验》曰:
“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人,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兼疗产妇大去血者,及老人小儿方。
甘草(炙)、桂心、当归、人参、石膏(碎,绵裹)、 干姜各二两,麻黄三两(去节),芎一两,杏仁四十枚(去皮尖两人)。
《古今录验》一书为唐初名医甄权所撰,于宋以后亡失。而宋臣极有可能见过《古今录验》原书,并将其中的续命汤一条附入《金匮》中。而《外台》中所引《古今录验》续命汤的主治、服法与《金匮》如出一辙,可见二者的来源较为确切。然王焘在方后注曰:“汪云:是仲景方,本欠两味。”可见续命汤最早应是仲景所创,且比之现存的续命汤还多出两味药。后此方脱失,不见于现《伤寒论》《金匮》原书中,却由甄氏收载于《古今录验》中。故宋臣将其补录于《金匮》中,可谓证据确凿,或可将其补充进中风篇正文中。
在《金匮》的痰饮咳嗽篇中,宋臣将《外台》的茯苓饮附录其后,后世学者多以此为《外台》之方。考《外台秘要方·卷第八·痰饮食不消及呕逆不下食方九首》引《延年秘录》曰:
“茯苓饮,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方。
茯苓三两,人参二两, 白术三两,生姜四两,枳实二两(炙),橘皮一两半(切)。
右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仲景《伤寒论》同。出第十七卷中。”
在查阅茯苓饮的原始出处后,我们发现,《外台》中的茯苓饮是引自《延年秘录》的,且王焘在方后注明“仲景《伤寒论》同”,说明此方本为仲景方,虽不见于今之《伤寒论》《金匮》中,但王焘所见之《伤寒论》尚载此方。考虑到此方为治疗杂病的方剂,我们认为,此方可以补入现《金匮》原文中。
宋臣在《金匮要略方论·序》中言:“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我们通过检索宋臣所引用的原始文献发现,其所附录之方多为其他方书中明确记载出自仲景的方剂,说明宋臣所附录的方剂大多有本可考。再如三黄汤、苇茎汤等,均可补入《金匮》正文中,于此不再赘述。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是北宋唐慎微在《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两书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历代本草、方书著作编写而成,乃宋代本草集大成之作。该书不仅引用大量古代本草条文,还辑众多医方,各注出处,其中就有不少注明来源自张仲景却不见于今《伤寒论》《金匮》的方剂。
猪肚黄连汤丸 《证类本草·卷第十八·豚卵》引苏颂《本草图经》曰:“(猪)肚,主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补羸助气,四季宜食。张仲景有猪肚黄连丸是也。”
苏颂提及张仲景有一猪肚黄连丸,此方不见于今之《伤寒论》《金匮》中。然我们考《金匮玉函经·卷第八·附遗》中有载:“猪肚黄连丸。治消渴饮水,用雄猪肚一枚,入黄连末五两,栝楼根、白粱米各四两,知母三两,麦门冬三两,缝定蒸熟,捣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金匮玉函经》是仲景《伤寒论》的另一更古老版本,同体而异名,宋臣对其十分重视,在校定《伤寒论》后紧接着就整理校正《金匮玉函经》,可见其价值。猪肚黄连汤丸一方在《证类本草》《金匮玉函经》及《千金翼方》中均有记载,《备急千金要方》亦录此方,唯多茯神一味,主治并同。可知此方为仲景所创,且于汉唐之间广为流传,今据其主治拟补入《金匮》消渴篇中。
调气方 《证类本草·卷第十六·阿胶》引苏颂《本草图经》曰:“《续传信方》著张仲景调气方云:治赤白痢,无问远近,小腹痛不可忍,出入无常,下重痛闷,每发面青,手足俱变者。黄连一两(去毛),好胶手许大,碎蜡如弹子大,三味以水一大升,先煎胶令散,次下蜡,又煎令散,即下黄连末,搅相和,分为三服,唯须热吃,冷即难吃,神妙。”无独有偶,《金匮玉函经·卷第八·附遗》也有着相同的记载,可见此方也应为仲景遗方,据其主治可补入《金匮》下利篇中。
治阴汗方 《证类本草·卷第十四·无食子》引《海药本草》曰:“张仲景使治阴汗,取烧灰,先以微温浴了,即以帛微后傅灰囊上,甚良。”此方应补入《金匮》杂疗方中。
青木香丸方 《证类本草·卷第六·木香》引苏颂《本草图经》曰:“《续传信方》著张仲景青木香丸,主阳衰诸不足,用昆仑青木香,六路诃子皮二十两,筛末,沙糖和之。驸马都尉郑某(忘其名),去沙糖,加羚羊角十二两,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酒下三十丸,日再,其效甚速。”依《续传信方》之说,此方应为仲景所立,然而苏颂对此方来历颇有疑义,谓“然用药不类古方,而云仲景者,不知何从而得之邪”。方中木香、诃子皮虽在汉方之中并不常见,但《神农本草经》《金匮》亦有载之,故我们认为,单从用药处方上分析,尚不能否定此方为仲景所立。
《医心方》是日本医家丹波康赖于公元984年(相当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著成的一部综合类医学方书。当时由于中日广泛的文化交流,大量中国古代医籍流入日本,丹波康赖模仿王焘的《外台秘要》体裁,博取众方,编纂出《医心方》。我们注意到,在《医心方》所引用文献中,就有一《张仲景方》,而此《张仲景方》在成书于公元891年(相当于唐大顺二年)的日本目录学著作《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也有记录,可见这部《张仲景方》极有可能是在唐代从中国流入日本的仲景医书古传本。《医心方》中注明或疑似引自张仲景的方剂共有9处,均未见于现存《伤寒论》《金匮》,而考其内容又皆属杂病,故此9条当属《金匮》佚文。现列于下。
大枣丸 《医心方·卷第九·治咳嗽方第一》载:“《张仲景方》治卅年咳,大枣丸方。大枣百枚(去核), 杏仁百枚(熬), 豉百廿枚。凡三物,豉、杏仁捣令相得,乃纳枣,捣令熟,和调丸,如枣核一丸,含之,稍咽汁,日二,渐增之,常用良。”
青龙汤 《医心方·卷第十·治通身水肿方第十九》载:“《张仲景方》青龙汤,治四肢疼痛、面目胕肿方。麻黄半斤(去节,去沫),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半夏二两(洗)。凡四物,切,以水八升,煮得二升,一服止。”
桑根白皮汤方 《医心方·卷第十·治通身水肿方第十九》引《张仲景方》曰:“治脾胃水,面目手足胕肿,胃管坚大满,短气,不能动摇,桑根白皮汤方。桑根白皮,切,二升, 桂一尺, 生姜三颗, 人参一两。凡四物(切),以水三斗,煮取桑根,竭得一斗,绞去滓,纳桂、人参、生姜、黄饴十两煮之,竭得七升,服一升,消息更服。”
黄芪贴方 《医心方·卷第十六·治恶核肿方第九》载:“《张仲景方》治消核肿,黄芪贴方。黄芪三两,真当归三两, 大黄三两,芎一两, 白蔹三两,黄芩三两,防风三两,芍药二两, 鸡子十枚, 黄连二两。凡十物,捣筛,以鸡子白和涂纸上,贴肿上,燥易。”
黄芩汤 《医心方·卷第廿·治服石心腹痛方第十五》载:“《张仲景方》云,黄芩汤,治散发腹内切痛方。栀子二两,香豉三升,黄芩二两。凡三物,切,绵裹,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以衣覆卧,亦应有汗。”
甘草汤方 《医心方·卷第廿·治服石烦闷方第二》载:“张仲景云,解散发烦闷。欲吐不得。单服甘草汤方。甘草五两,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服一升,得吐便止。”
半夏汤 《医心方·卷第廿·治服石不能食方第卅》载:“张仲景云,半夏汤,治散发,干呕不能饮食方。半夏八两(洗,泡),生姜十两,桂心三两,橘皮三两。右四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一日令尽。”
治寒食散大小行难方 《医心方·卷第廿·治服石大小便难方第卅六》载:“《张仲景方》治寒食大小行难方。香豉二升,大麻子一升(破)。右二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停冷,一服六合,日三。”
黄芩汤方 《医心方·卷第廿五·小儿变蒸第十四》载:“黄芩汤,少小辈变蒸时服,药下后有朝夕热吐利,除热方。黄芩一两,甘皮六铢,人参一两,干地黄六铢,甘草半两(炙),大枣五枚(去核)。凡六物,切之,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绞去滓,二百日儿服半合,三百日儿服一合,日再,热瘥止,变蒸,儿有微热可服。(出张仲)”
此方方后唯云“出张仲”,或有脱字。考汉唐诸家,名有张仲二字的,唯张仲景与张文仲二人。我们阅览半井家藏本之影印本及仁和寺藏本之影印本后发现,此方后“张仲”二字书写得较为紧密,不似张文仲之脱字,并且方中甘皮、干地黄均以铢为计量单位,与唐朝用分称量的习惯不符。故我们认为,此方是仲景方可能性较大,可补入《金匮》之中。
从《医心方》引录的内容来看,张仲景虽以伤寒、杂病见长,但于散发、外科及儿科等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这些散落于东洋医籍中的珍贵佚方,对我们探索仲景学术全貌,以及研究东汉医学史大有裨益。
葶苈丸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有“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之语。可见仲景应有一“葶苈丸”,而此方却未见于《金匮》。
我们考《外台秘要·卷第二十·水肿方一十三首》引《范汪方》曰:“葶苈丸,疗水肿方。葶苈一升,熬,吴茱萸一升。右二味,各别捣筛合,以蜜和,更捣二万杵,药成,饮服二丸如梧实,不知增之,当以小便利及下为候。若下者,但可清旦一服。若不下但小便利者,日可再三服。常将服,肿消耳。一名二利丸。”
结合此方的名称、主治,均符合《金匮》文中所提到的“葶苈丸”,而药物剂量的表述、药物的炮制方法,以及此方的服用方法,均与仲景行文类似。因此我们大胆推测,《范汪方》中的葶苈丸很有可能就是《金匮》中所提到的葶苈丸。若诚如此,那么此方也可补入《金匮》水气病篇。
桂枳橘散 《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患胸痹痛方第二十九》载:“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不即治之,数日害人,治之方……又方,枳实、桂等分。捣末,橘皮汤下方寸匕,日三服。仲景方神效。”
此方本无名,且不见于《伤寒论》《金匮》,我们暂且称之为“桂枳橘散”。《肘后备急方》称此方“仲景方神效”,可见此方也应为仲景遗方之一。
寒食散类方 《诸病源候论·卷之六·寒食散发候》载:“皇甫云:‘然寒食药者,世莫知焉,或言华佗,或曰仲景。考之于实。佗之精微,方类单省,而仲景经有侯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数种相出入,节度略同;然则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非佗也。’”
按照上文的说法,张仲景应有寒食草、石二方。我们检考《千金翼方》,发现此二方正记录在其中,且孙思邈明言出自张仲景。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大补养第二》载:“张仲景紫石寒食散,治伤寒已愈不得方。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炼)、瓜蒌根、防风、桔梗、文蛤、鬼臼、太一余粮各二两半,人参、干姜、附子(炮,去皮)、桂心各一两。右一十四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
“草寒食散,治心腹胁下支满,邪气冲上,又心胸喘悸不得息,腹中漉漉雷鸣,吞酸,噫生食臭,食不消化,时泄时闭,心腹烦闷,不欲闻人声,好独卧,常欲得热,恍惚喜忘,心中怵惕,如恐怖状,短气呕逆,腹中防响,五脏不调,如此邪在于内,而作众病,皆生于劳苦,若极意于为乐,从风寒起,治之皆同,服此药,旦未食时,以淳美酒服二方寸匕,不耐者减之,去巾帽,薄衣力行方。“钟乳(炼)、附子(炮,去皮)、瓜蒌根、茯苓、牡蛎各一分,熬, 桔梗、干姜、人参、防风各一两, 细辛、桂心各五分,白术三两半。右一十二味,各捣筛,治千杵,以酒服之二匕,建日服之,至破日止,周而得始。”
综上,紫石寒食散、草寒食散二方出自仲景已无疑,可据其主治补入《金匮》虚劳篇中。
《金匮》的胸痹篇中记载:“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我们在初读此条文时便疑惑不解,茯苓杏仁甘草汤和橘枳姜汤二方差别巨大,却为何有着同一主症,此二者到底该怎么区分呢?
后我们发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中同样记载了此二方。《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胸痹》载:“胸痹之候,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宜此方(即橘枳姜汤方)……治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汤方(即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按照《千金》中的记载,橘枳姜汤有其自己的主症,而《金匮》中“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这一主症应该只对应茯苓杏仁甘草汤这一方。这样我们前面所提的问题便可瞬间明了:二方本来主症应不同,然而可能由于传抄脱漏等原因,导致橘枳姜汤的方论脱失,后抄写者不明就里,便将此二方合为一条,如此才有“橘枳姜汤亦主之”这一似是而非的说法。现应据《千金要方》,将橘枳姜汤的方论补齐。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载:“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但由于此条文写得太过简略,导致我们不能够对这两首方剂有较深的理解,只能通过药物组成以方测证,或在实际临床中运用摸索。
而《备急千金要方》中关于此二方的记载,足令我辈学生茅塞顿开。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咳嗽第五》载:“夫上气,其脉沉者,泽漆汤方……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厚朴麻黄汤方。”
在《千金》中,对厚朴麻黄汤的主症有详细的描述,这提示我们此方并不是简单地运用于咳嗽,而是针对“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这样症状的主方。且相比于同样有“喉中水鸡声”的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多了“胸满”这一症状,这也暗示我们有无“胸满”很有可能正是此二方的鉴别点。
《千金》中的泽漆汤相较于《金匮》,多了“上气”的论述。这提示我们,泽漆汤的主症可能并非治疗普通的咳嗽,而是针对呼吸困难这一主症。又考《外台秘要·卷第二十·水肿咳逆上气方三首》引《深师》曰:“疗水,咳逆上气,通身洪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中水鸡鸣,大小便不通,不下食而不甚渴,白前汤方。”《外台》中记载的《深师》白前汤,药物组成与泽漆汤类似,故其主治也可作为我们学习泽漆汤主治时的参考。
综上,我们认为,《金匮》中厚朴麻黄汤、泽漆汤二方的主治条文极有可能存在脱文,应当按照《千金》中的记载,将其对症状的描述补入《金匮》正文中。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载:“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历代学者对百合病病因的解释都莫衷一是。然而我们考《诸病源候论·卷之八·伤寒病诸候下·伤寒百合病 》所载:“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多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疾也。”这段内容在《千金》《外台》中的记载也完全相同。相对于《金匮》,《诸病源候论》《千金》《外台》的论述更加完整。若按照此论述,“百脉一宗”前尚有一句“谓无经络”。考虑到古人常用“脉”来代指“经络”,故“百脉一宗”中的“脉”应解释为经络之义。“多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疾也”之语也对百合病的病因解释进行了补充,使我们对百合病的理解更深刻全面。因此,我们认为,《金匮》中百合病的论述存在脱文,应按照《诸病源候论》《千金》《外台》将其进行补充。
《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妇人杂病诸候四》载:“张仲景云:‘妇人本肥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头举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金匮要略》虽记录了胞转的病名及症状,但对其病因并无着墨。幸而《诸病源候论》录有仲景佚文,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张仲景对胞转病因较为朴素的推测与认知。
《医心方·卷第一·服药节度第三》引《养生要集》曰:“张仲景曰:‘人体平和,唯好自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则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唯断谷者,可恒将药耳。’”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诊候第四》引张仲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治道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散能逐邪,风气湿痹,表里移走,居无常处者,散当平之。次当用丸,丸药者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癖,进饮食,调和荣卫。能参合而行之者,可谓上工。故曰医者意也。”可见,张仲景治病,不仅审证精密,而且剂型的运用也颇为考究,用汤用丸还是用散,并非任意而为,而是据患者疾病之表里内外、轻重缓急而定,其用思极为精妙。
《金匮要略》原书极有可能有多处脱文,我们斗胆尝试进行补充,愚蒙不才,妄论圣典,偏颇之处,望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