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广配 ,雷延飞,李宁宁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教研室,郑州 450000;2.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1191)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在教育环节中的作用给出了重要指示,提出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医疗卫生人员乃至任何行业人员工作和生活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引每一个人发展方向的核心,基础教育是行驶能力,二则目标一致,不分主次。在医学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要,在校的大学生犹如刚刚发芽的幼苗,在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下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不当的教育会使其畸形生长,对其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损害他人,危害社会。我国各大医学院校已在专业课程的医学人文教育方面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当今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医学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然而目前对诊断学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具体实践相对滞后[1-2],因此探讨诊断学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紧迫。
关于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支撑,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和拓展;医学人文教育作为思政教育融入实践的重要路径和桥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高度统一在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对医学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将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思政教育为主导,以医学人文教育为桥梁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医学教育的教学效果,增加思政教育活力,培养医学生的高尚品格和人道主义情怀。两者目标一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医学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到重要衔接的作用,在整个临床医学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医学生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进行全过程的思政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3]。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医学是基于对人的研究,这就要求对医学生的教育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思想的引领,并且思想道德的培养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乃至整个职业生涯。目前在医学生的教育教学中诊断学甚至许多课程中思政教育存在不足,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期望值存在差距,需要每一个教师和医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只有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培养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4]。
3.1 提升任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自身综合素质 任课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带来直接深远的影响,若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或自身综合素质不足,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将变得难以信服。传统教育认为专业课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授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等思想道德培养内容的认识和行动严重不足[5]。首先,应提高教师的对思政教育的认识,正确理解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思想道德和专业技能培养必须有机结合、相互融合,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单一的培养专业技能,而是全方位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其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精心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挖掘课程中相关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学活动中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并行,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
3.2 深挖课程思政素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诊断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因势利导,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思想政治水平得以提升,达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医学发展研究历程、研究人员奋斗经历和生活中典型事例都可为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教育资源[6-7]。例如,琴纳研究牛痘的历程,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医学家的成功多是在质疑中坚定信心,不断探索中成功的。诊断方法的发明过程,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可领悟先辈大家们的工匠精神,从而培养医学生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通过临床典型或误诊病例,讲述并分析诊疗过程及病人疾病演化过程,可以使学生感悟误诊造成惨重代价及正确诊断的重要性,树立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医学精神,遵循厚德、仁爱的为医之道。
3.3 专业课程教学中穿插课程思政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目前,高校思尚未形成真正的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解决此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专业课中要全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8-9]。课程思政教学,应以基础课程为载体,立德树人为目标,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人文德育着力点,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不分主次,相辅相成,将德育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贯穿于教学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使高校医学生专业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的协同、全面发展[10-11]。
3.4 实践效果的评价 诊断学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学生诊断学课程的掌握情况关系着学生的后期学习和从业过程。最后的实践效果评价是检验任课老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效[12-13]。在课程的开始,任课老师就应该明确实践效果评价方法,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培养目标,向学生阐明实践效果评价将参与期末综合成绩的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评价与专业知识评价并重,使学生除了重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重视自身全方面发展,提升自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过程及终结性评价实现,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14-15]。但是,目前的思政课程教学考评体系主要存在下列问题:思政课程考核的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考评体系,考核过程中重点不清楚、指标不完善。其次,考核中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考核方案单一,缺乏有效的规范指导意见,影响整体考核效果,同时缺乏有效反映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近期指标。所以对思政教学的考核体系构建对于促进思政课程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义,相关的考核工作总结考核中遇见的问题,对相关考核内容逐步完善和修改的,找到更为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针对性强的考核分值设置,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思政课程教学考核核心指标构建须结合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丰富和完善考核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围绕思政教学活动和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下功夫充分实践、研讨、修改构建可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真正提高考核效效果,教学和考核有机相结合,相互促进。
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展开,需要从点滴、平时入手,积极地将课程思政理念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实现思政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协同发展,共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对培养医学生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等整体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提升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养、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也是培养人才的核心[3]。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教育中是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医学生职业观、人生观的核心部分,离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讲授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改革中应在开发挖掘思想政治结合基础知识教育的教学方法上下大功夫,既要发挥教学中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对症下药、循循诱导、因人施教,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