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武双
摘要:“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中只有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才能促进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很多答案不具有统一性,学生的主观意识往往更加重要。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的特点及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质疑意识,在学习中能够不断提出自己的疑惑及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初中语文;质疑意识;教学质量
引言:质疑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受到高度关注。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而质疑意识的缺失,是当前初中生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容易导致思维僵化等问题出现。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学生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探索树立学生质疑意识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一、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仍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导致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限制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方法,在提问时未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限制了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向教师提问,害怕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被教师批评,久而久之失去质疑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中始终需要教师的带领,缺乏自主性,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树立学生质疑意识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当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抽象化的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是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为此,教师应该合理构建问题情境,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提问和质疑。问题情境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及思维活跃度。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构建起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当中获得灵感,在质疑当中深刻理解生活与语文的内在关系,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了提高问题情境的适用性,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与多元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在声音、画面和影像等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拓展,更加有利于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加强课堂引导
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堂引导的重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此,教师需要精心设置问题,确保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带领学生共同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在理解能力和语文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提问时也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自身的语文水平为基础提出质疑,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分层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要求,尤其是在问题难度的设置上应该更加合理,防止难度过大而对学生的质疑造成限制,同时也要避免问题难度过小而无法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针对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以简单的问题为主,使其在质疑当中获得进一步的提高;针对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该适当提升问题的难度,多以拓展性问题为主,使其突破课堂限制实现思维扩展。想要在课堂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应该加强合理引导,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具高效性。
(三)优化师生关系
学生不敢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质疑,应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当中积极与教师沟通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应该主动放低姿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平等的态度,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为其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建议,消除他们在课堂当中的紧张情绪。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时,应该采用耐心平缓的语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改正错误,而不是采用嘲讽或者指责的口吻教训学生。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育,使学生能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避免由于语言不当而对学生的质疑积极性造成打击。学生的质疑可能天马行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梳理和引导,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和理解问题,确保在质疑当中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划分合作小组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提升质疑意识,为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奠定基础。学生和教师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隔阂和距离,而在同龄人当中则能够放下心里的戒备,从而在质疑当中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其能够在小组当中进行讨论和交流,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语文水平、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把握,确保分组更具合理性,通过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当中提高质疑意识。重视学生在小组当中的互帮互助,通过树立典型榜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当中交流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思想碰撞当中激发灵感,实现问题的拓展与延伸,这有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增强。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应该鼓励小组代表发表意见,从而了解不同小组的讨论情况,为学生针对性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更加具有实效性。
(五)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还应该实现有效拓展,在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质疑精神。语文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与社会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应该逐渐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在“第二课堂”当中引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组织类型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各个小组分派学习任务,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增强责任意识。教师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互动平台,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的具体表现,同时能够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及时解答,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质疑精神,从而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差异较大,学生可能在实践中发现与理论知识的冲突和矛盾,教师应引导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是一种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良好途径。
结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质疑意识,能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质量获得提升。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与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缓慢。为此,可以通过优化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加强课堂引导、指导质疑方法、划分合作小组和开展实践活动等多个途径,使学生的质疑意识得到激发,真正落实教育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張有志.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03):1.
[2]赵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1):171-172.
[3]董亿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