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课标解读与反思

2021-01-03 23:40:26曾淑萍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0期
关键词:解读新课标高中数学

曾淑萍

摘要:高中教育目的在于塑造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高中教育的核心素养,就是让高中生走出学校,独自面对社会所具有的竞争力、是以多种能力为基础的。高中生所具有的除去知识以外,所有得的能力总和就是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的重点课程,也是高中生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数学教学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所谓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的,采取多种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工作。本文列举多种教学的实施方法,如何具体解读新课标,方便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引言

高中数學作为基础学科在新课改中得到了重视,新课改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课堂体验,全方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通过从教学的设计,教学的实施,以及教学的反馈等方面充分做好学生的素养提升工作。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容量大,内容较为丰富,有众多的知识点。对于知识点考察过于侧重,对于核心素养发展重视度不够,经常出现题海战术,为数不多的数学操作课程,也流于形式。面临着数学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内容过度侧重知识点,这些都是有悖于新课标全面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学生的上课体验感差、自助参与性差。核心素养是未来领域不可缺少的核心竞争力,也应该成为高中生具有的必备能力。因此,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的精髓和能力传达给高中生是教师的使命。根据当前高中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依托新课标提出的发展目标。大胆尝试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自主尝试和自主学习中不断成长,主动提升数学课程的各项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施要点

新课标中指出,高中数学要培养具有数学能力,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高中生。高中数学教学就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来间接地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涵盖的内容量逐渐丰富,可操作的课程内容逐渐增多,给不断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课程内容选择多维度

教学过程就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教学项目不断地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良好的教学模式,应由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前,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是十分关键的。教学内容丰富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是否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还要注意拓展的内容在生活中是否有应用。学生能否通过努力自主理解拓展内容,内容的选择又是多维度的,不能单一的只看目标的达成度或单一的只看学生完成的难以情况,应该综合各方面选择一个恰当的综合的教学内容。

例如:北师大版高一数学中的《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学生要归纳和整理出集合元素共同特征通过特征理解集合的含义。集合的概念不仅存在于数学之中也存在于生活中。在集合的含义理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导入生活中的集合概念。让学生在多个角度理解集合的含义。例如教师可以导入海洋与河流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导入班级全体学生与年级的关系,从实际生活出发,运用学生常见的概念进行含义的理解和拓展,让学生充分理解什么是集合后,再进行数集的练习,会更加清晰。

(二)课程以易操作为前提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教学操作和实践场景中。教师通过整个活动的完成过程,传授理论知识,并通过任务的设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到实践活动遇到困难时,就是学生提升个人能力的时刻。学生为了克服困难,完成实践活动会主动寻求帮助或自主查询资料。这一过程是把理论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综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目标的完成过程中,塑造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北师大版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例。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图形的三个视角画出正确的三视图。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况,课程开始前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简单进行三视图概念的介绍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三视图。然后分小组进行观察几何物体,观察讨论后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格内,小组内成员进行商讨确定观察计划,并自主进行分工,看似与课程无关的细节,其实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进行交流讨论,并主动进行思考,最后选择最优的观察分工,小组内都通过并达成一致。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思维的碰撞,有学生创造力的激发,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潜力,将实际操作结合理论进行实践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不仅能用理论知识进行三视图的观察,同时具有操作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将理论和观察落实到实处。三视图的绘制,需要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整理,最后绘制成图形,这都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观察的几何图形,通常在三个视角进行观察时,并不能在正上方、正前方进行无差异观察。需要对观察的内容进行头脑内部的思考和整理,完成三视图的图形确定。在完成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准确无误。小组内的分工能帮助大家在相互监督的前提下,最高品质完成统计表格。所以教学就贯穿在操作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整个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

总结

高中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新课标的目标,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结合高中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法,摒弃以往枯燥无味的说教,紧扣教育改革新目标,深入落实核心素养。通过各种活动和操作,让高中学生在课程探索中完成高中数学的学习,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小青.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 595(13):35-35.

[2] 李育山. 高中数学课标修订对现行教学及高考备考的影响——数学核心素养视角[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6(12):43-47.

[3] 芦淑娟. 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J]. 文理导航(中旬), 2017, 000(003):24.

猜你喜欢
解读新课标高中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