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管理技巧

2021-01-03 07:52:49王仪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作业农村语文

王仪

摘要: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之间信息沟通、教学交流的重要方式: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学生自身及时进行知识实践、开展知识应用都有重要的促进价值。新时期在“双减”政策、“五项管理”理念下,对于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农村地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作业的设计与管理,既要趣化作业形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要提升作业质量,发挥作业的教学价值,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农村;语文;作业;设计;管理

家庭作业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再生、实际应用和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过去,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量的作业和单一的作业形式严重占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新时期在“双减”政策、“五项管理”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作业的设计与管理,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重视课外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优化作业设计内容,丰富学生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在充满趣味、富含生活气息的作业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质。总体而言,新时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适量性原则

作业管理是五项管理中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着其他四项管理的实施与落实。只有适量的家庭作业,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体育锻炼。传统“题海”、“字海”的作业模式试图通过大量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巩固、难点突破,看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的打压是非常严重的。适量的作业既能够实现作业的价值,也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可以保证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与锻炼时间,便于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学生距离学校相对较远,从学校回到家里花费的时间多,超额的书面作业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只有适量的、尽量在学校能够完成的作业,才能够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与自主活动时间。

二、探究性原则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很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作业的设计也要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带着自己的思维进行探究,才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探究性原则,让学生们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开展探究活动,运用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率。例如,写完一篇風景散文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学校周围的事物,并分析学校一年四季的变化。又比如在教学状物作文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鸡鸭鹅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通过外观特点、叫声、生长周期等特点的描述,更好的体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这些是城市学校学生很难到达的地方。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既能够体现农村学校的特点,也能够发挥农村资源的优势,更好的体现农村学校学生作业的设计风格。

三、合作性原则

学习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由于受学生自身认知能力、思维习惯的制约,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阻碍他们的综合发展。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设置合作性作业内容,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既能够降低每个学生的作业量,还能够培养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协调能力与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分别记录小组内每个同学名字的由来,让大家了解父母给自己取名的初衷与愿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既能够掌握更多的汉字,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设计实验方案,也要开展实践探究,也要在同伴的磨合下、配合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调动各个成员的思维积极性,也能够在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创新作业内容,改善学生对于语文作业的传统认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分析生活中的语文案例,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拓展性原则

语文是一项基础性极强的教学项目,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课本知识,更要重视相关知识的引入与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意识,进而指导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形成语文关键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在做好常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布置拓展性作业,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实践,综合应用,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与学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记录自己每日的作息时间表,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还能够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与统计习惯。将自己每天的作息运用图表的形式进行直观的分析与记录,既能够看到每项活动占用的时间,也能够直观看到每项活动在一天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日常活动的思维导图,使学生清楚自己的日常活动,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

五、同步性原则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家长会在教师布置作业的基础上给孩子另行安排任务,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作业量依然较重。所以布置作业的同时教师也要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通过家校之间的同步教育、同步安排来降低学生的作业量,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务劳动作业,例如让学生给家长讲述今天学习的语文知识,给家长朗诵新学习的古诗,还可以让家长给自己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成语、歇后语等等。通过亲子活动增强亲子关系,丰富语文作业形式,提升学生语文意识。

综上所述,新时期语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循新的教育政策与教育理念,结合农村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敢于创新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真正意义上降低学生学习负担、拓展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家庭作业的教育价值,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J].科学咨询,2020(36):1.

[2]汪美娇.试论农村小学生良好语文作业习惯的培养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000(003):302.

[3]陈新.探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语文作业水平的有效方法[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6):2.

[4]李永才.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微[J].少年写作,2021(1):1.

猜你喜欢
作业农村语文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快来写作业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我想要自由
赞农村“五老”
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10:27:55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