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候泰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1-093-02
摘 要 在小学生的所有课程教学中,体育学科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力,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的重要课程,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体育教学也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田径训练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一项,应用田径运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本文以田径运动在小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浅谈作者在小学实习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 田径运动 小学生 体能训练 途径
在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中,田径运动是一项非常基础、普遍的体育运动项目。每一所学校都会设置课间操,主要以跑步为主。近年来,田径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因为它便于开展课程,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简单,方便参与。田径运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肢体协调,将田径运动与体能训练相互结合,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小学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
一、田径运动与体能训练
(一)田径运动
大多数人理解的田径运动就是跑步,其实它是一种以跑步为主要形式,可以开展跳跃、竞走、跨栏跑等活动的多样化运动。田径运动主要包括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径赛主要是通过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步,田赛主要包括以跳高和跳远计算成绩的跳跃项目和投掷比赛,全能比赛就是混合跑步、跳跃、投掷、竞走全能没有竞走的体育项目。田径运动发展历史悠久,也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在小学广泛开展田径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的目的就是提升人的体能水平,而人的体能水平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先天影响和后天影响。先天性的体能来源于遗传,我们无法改变;后天性的体能主要通过身体锻炼来获得,主要靠人的主观能动性。现在我们通过体能训练得到的提升就属于后天影响。体能训练可以全面提升人的身体素质,促进人的新陈代谢,提升人体的健康水平。小学生的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力量改为灵活性训练、柔韧性训练、耐力训练和平衡性训练。所有体育活动都是以人体的体能作为支持的,提升小学生的体能水平便于开展课堂上的体育活动,包括田径运动。
二、田径运动在小学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方式单一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中,田径运动的训练方式比较单一,以单纯的跑步为主。在课程中,体育教师不跟根据班级内学生的体能水平、兴趣爱好对体育锻炼内容进行合理规划,田径体育活动的训练方法也没有创新,导致课程的训练效果不明显,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也不能激起学生对田径活动的热爱。而且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是群体性的单一活动,比如班级集体进行跑步训练、跳高训练等,过程比较枯燥无聊,学生的锻炼兴致不高,而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总的来说,由于这种单一的训练方式落后于学生的发展需要、优质课程的发展需要,导致体育课程无法取得明显的成绩,也无法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缺乏正确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多接触的是知识性的学科学习,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从现实层面来说,学校和家长也更注重学生的文化学科成绩,而体育课程也不是小学升学考试科目,所以对体育课程相对忽视看,田径训练的教学方式研究也没有引起教师的关注。在体育锻炼时,学生对田径运动也没有正确的认知,主要是因为这方面理论知识的欠缺。教师如果没有把体育活动与理论知识结合教学,学生就难以从其他渠道接受田径运动理论教学,没有科学的认知,就没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也就不能发挥田径运动在体能训练中的积极作用。
(三)缺乏专业训练教学计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行的今天,各个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师对于田径训练的认识要进行科学纠正,以往我们对田径的认识比较狭隘,在课堂上组织田径活动也只是让学生简单跑一跑。田径的训练计划过于简单枯燥,也逐渐消磨了学生对田径的热爱。也有许多体育教师并不是体育学专业出身,对田径运动本身就缺乏正确认知,课堂组织活动时也比较随意。在安排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时,很多教师对新形势下的田径训练理解不够,把田径等同于跑步,认为跑步每个人都会,不需要特意教学。由于这种认知的局限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侧重于体操或者球类运动技巧的教学,对田径运动缺乏专业的教学计划。
三、田径运动在小学生体能训练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把田径运动更多与小学生的体能训练计划相结合,就要有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也要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田径活动模式,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对田径运动训练方法进行改进。在设定教学计划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使每一位学生的体能水平都能够得到提升。比如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进行力量性改为脚下灵活性的锻炼,进行一些田赛训练,跨栏跑,冲刺来回跑等练习,培养学生的爆发力与续航能力;对于体能较弱的学生,要先进行基础性的田径锻炼,比如短跑、跳远以及一些柔韧性、平衡性的训练。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案,主要以田径运动中的基础项目为主,长跑、短跑、跨栏跑等,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
(二)利用体育器材,开展趣味运动
田径的运动项目比较多,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体能训练的方法。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合理利用一些健身器材,做一些辅助性训练,帮助学生充分热身,协调四肢。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也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新陈代谢,在过程中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在进行体育专项训练时,比如投掷类的活动,一定要结合体育器材辅助训练,让学生真切体验到运动的效果。
开展趣味性的田径运动,激发小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和个人潜能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丰富课堂,保证学生进行田径学习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更喜欢参与一些游戏式的活动。基于此,教师要将游戏元素融入课堂中,提高学生课堂参與度,如追逐性游戏“木头人”等等。也可以开展小组对抗式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鼓励式教学,科学评价
小学生的体能水平存在差异性,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喜欢体育锻炼,教师要考虑到这一点。除了设计有趣丰富的训练形式吸引学生的锻炼兴趣,教师也要在教学语言上进行鼓励式教学,千万不要太过严厉。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要对单一田径项目过于看重,要综合评价学生的训练成绩。教师要灵活变通,不仅体现在教学方式上,也要体现在日常言行中,鼓励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田径运动在小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实践应用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体能水平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样的田径运动活动,利用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提升体能训练的效果。短暂的实习使我对体育教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改进,但是学生的体能提升之路,田径水平的培养,需要更长时间的坚持,也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唐永岗.小学生田径体能训练的实施方法与提升对策探折[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7):34-35.
[2]高文学.田径运动在小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体育风尚,2020(03):88.
[3]郑文.对新课标下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内容实施情况的分析[J].新校园,2021(0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