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021-01-03 08:27李艳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1期

【摘要】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不朽之作,他在《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是一个深受多种非公正势力压迫的农村妇女形象,也是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一代悲剧女性生存的典型文学人物。在教学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教师对祥林嫂这一文学形象所具有的悲剧探讨主要体现在封建主义的压迫角度。本文则从小说的文化环境、人物的文化认同心理、女性生存的反思审视角度对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进行新的探究,以此使学生从文本本身解读这篇小说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社会文化环境;祥林嫂悲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3-029-03

【本文著录格式】李艳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教学中通过三个角度解读祥林嫂的人生悲剧[J].课外语文,2021,20(33):29-31.

鲁迅先生以卓越的文学创作技巧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丰富内蕴的人物形象,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祝福》里的祥林嫂以其独有的悲剧审美价值为人们所熟知。祥林嫂有着特定的生存环境,进而也有着异于他人的人生经历,但她却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一样都处在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从小说的社会环境来看,所有人都在主观认同当时的社会文化规范,并顺应了这种文化规范对自己的要求。小说中的祥林嫂最终以悲剧结局,从而也成了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

在教学中,对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可以从社会文化、人物的主观认同心理、女性生存的反思审视等角度来进行一种多角度的解读,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小说的反封建主题。

一、教学中通过社会文化环境解读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统治阶级制定了一整套维护自身统治及社会运行的政治制度、道德规范。无形中,这些维系着社会统治秩序的制度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在历史传统积淀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模式,并以其固有的权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女有严格的内外之分,妇女对于家庭以外的事无权过问,更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妇女不能参加祭祀祖宗的活动;男女在法律上不平等;妇女没有受正规教育的权利,所接受的是“要求妇女逆来顺受、压抑个性符合男权社会要求的“妇德’教育”。①在婚姻中,妇女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在宗法制度下,婚姻往往体现的是男性的权利,对于女性来讲,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一切完全由家长决定。同時,女性被贞操观念束缚着,不管婚后生活幸与不幸都必须“从一而终”,保持贞操。即使丈夫死亡,妻子也应为其守节,不能再嫁。为了奖励“节妇”“烈妇”,统治阶级还为这些遵从封建伦理道德的妇女规定等级,建立“贞节”牌坊。而以上一系列约束女性“三从四德”的清规戒律却并不适用于男性。“后世男子的权利,愈行愈张,则其压迫女子愈甚。此可于其重视为女时的贞操,及其贱视再醮妇见之。女子的守贞,实为对于其夫之一种义务。” ②

在历经了两千余年的封建主义专制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剧烈撞击之后的辛亥革命及“五四”前后,这种社会文化仍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不论是在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这种社会文化环境都是一个客观存在。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展示了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鲁镇的社会文化环境。祝福时,拜祭祖宗的只限于男性,且由男性主持,祥林嫂没有姓名,人们以前夫的名字来称呼她;人们对丧夫的女人都很忌讳,不欢迎这些人直接参与“祝福”;妇女守节被看作是遵守妇道,再嫁二夫的女人往往受到人们的鄙视,且被视为“克星”……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文化氛围中。

小说中的鲁四老爷是理学监生,深受“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影响,他对祥林嫂这样的妇女十分忌讳。第一次接纳亡夫的祥林嫂虽表面上并未显出不快,但当祥林嫂第二次亡夫且失去爱子后再至鲁家,鲁四老爷已表现了极大的不悦。祥林嫂的再嫁在他看来就是败坏风俗不守妇道、克夫克子,更加“不干不净”,并叮嘱四婶不许祥林嫂拿一切与祭祀有关的物品。四婶深受这种封建思想的教化便自不言说了,她也对祥林嫂表现出了更大的冷漠。在对待祥林嫂被婆家人抢走这件事上,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的婆婆将儿媳绑走转嫁虽然有违礼教,但又认为婆婆的做法无可厚非——婆婆作为祥林嫂亡夫之后的“监护人”,这种做法又是合情合理的。祥林嫂的婆婆利用自己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权威地位让人将儿媳悄然绑走再嫁再卖,只为能给自己的小儿子省一笔娶亲费。婆婆这样做,实质上完全是在行使所谓的“父权”。小说中与祥林嫂处于相似地位的柳妈也对社会文化极力宣扬,她认为“好女不嫁二男”。当柳妈询问祥林嫂额角上的伤疤时说:“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说他力气大。”③按柳妈所说的封建夫权观念,女子嫁夫后就永远成为丈夫的所有物。祥林嫂嫁过两个男人,自然归两个丈夫所有,那么她死后到了阴间也得锯成两半,分别给两个男人当老婆;她必须捐了门槛才能减罪,才能重新获得人们的认可。柳妈的“开导”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善意的,而正是在这极具迷信色彩的规劝中,祥林嫂沉陷于精神的迷惘不得解脱。丈夫死后,大伯收了祥林嫂的屋,这种不义行为并未引起人们的质疑。因为按封建礼教规定: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女子出嫁后,其财产归丈夫及其家人所有。祥林嫂无夫无子,屋子必然被代表着族权利益的大伯收走。

与此同时,鲁镇的人们也视祥林嫂为非正常人。他们把祥林嫂的不幸作为闲谈的“热点”,不断变换发问的方式嘲笑她、打击她。男男女女们在听倦了祥林嫂关于儿子阿毛被狼吃的故事后,只剩下不屑与奚落。因而,鲁镇人对祥林嫂的鄙视是相当严重的。这些或老或年轻的人连同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大伯、卫老婆子等人在内,他们在祥林嫂走向人生毁灭的过程中都起到了辅助作用。就这样,祥林嫂从再嫁到“失节”,一步步被无形的精神枷锁套牢,她最终死在了精神的消亡中。她的结局是一个社会悲剧,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摆脱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对自己生命的消解。

在男权社会中,尤其是在宗法制度下,婚姻往往体现出极大的不平等性,男性可以无故休妻,将妻子随意抛弃,还可以三妻四妾,丈夫对妻子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和占有权。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女性总是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的,又如朱丽叶·米切尔所说:“妇女的境遇有别于其他任何社会群体的境遇,因为她们并不是诸多孤立的团体中的一个,而是人类这个整体的一半。” ④可以说,祥林嫂虽然有着殊异的人生经历,但她却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的氛围中生存,并在这种外在力量的吞噬下走向了人生的悲剧。

二、教学中从人物的主观认同心理解读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在男性的世界里,她们的境地可与受压迫的少数民族相提并论。但同时,她们又存在于男性世界之外……实际上,她们是绝望的承受者。”⑤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女性或茫然麻木,或苟活一时,或“抗争”无果,或以死了结。祥林嫂和小说中的众多女性一样,她们无一例外地都渴望以正常人的姿态出现,却无一例外地以失败而告终。

祥林嫂是一个受封建压迫深重的农村妇女。她安于现状,对生活没有奢求。刚来鲁镇时,“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⑥但这种相对平静的生活随着被改嫁贺老六而中断。亡夫失子再来鲁镇后,祥林嫂的精神已大不如从前。她在柳妈的问话中加重了自卑,产生了矛盾心理,认为捐了门槛可以赎罪。她不再关心现世,而只关心死后如何。当她拿祭器时仍遭到四婶严厉的斥责,此时,她的精神已至崩溃。

纵观祥林嫂悲剧的一生,她一直在一种无意识中维持着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中作为一个女人的完整性。她从没有追问过任何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自己的悲惨境遇。逃出婆家,依靠劳动度日不仅是为了躲开封建家长的专制,更为了保持自己的贞操,然后来到鲁镇以重新适应另一个同样的男权环境;反对婆婆将自己再嫁,看似在反抗,实际是在遵从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要求:宁可撞死,也不再嫁。抗婚是为了维护“从一而终”的原则,以保持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贞节”形象。去捐门槛是希望洗去自己的污秽,让自己重返正常劳动妇女的角色;向刚回到鲁镇的“我”询问灵魂的有无,对于死后自己将被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半信半疑……祥林嫂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她顺应着社会文化环境对自己的一切要求,一步步走向了精神与肉体的消亡。

“女性这种屈从的根源不仅在于社会歧视,也在于她们在道德方面的担忧。她们太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需要,她们照顾他人的责任感太强,以至于她们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女性自身的心理发展进程因此受阻。”⑦

三、教学中从女性生存的反思审视解读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鲁迅先生以高度的探索精神所塑造的祥林嫂处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她在充满父权、夫权、族权、神权统治的环境中无所适从。她不嫁人是违抗父权,这是不孝;如果嫁人,又违背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要求,这是不节。在封建礼教的自身矛盾中,她既要服从婆婆的安排又要维护自己的贞操是根本不可能的,她只能在这些“条例”的悖论中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失语者,在其中消逝了精神、耗尽了生命,一步步走向悲剧结局,最后带着无限的迷惘离开人间。

直到生命走向尽头,祥林嫂还在询问地狱的有与无,她的归所又将在何处。她关于灵魂有无的生命考问本身就是不言而喻的残酷现实。在祥林嫂所处的境遇中,社会文化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封建男性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而出现,并对女性生存产生影响。此时,当社会文化与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祥林嫂所受到的不公正境遇自然就极其悲惨了。由此可见,祥林嫂深受来自社会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在封建社会文化为主导地位的时代中艰难地生存直至死亡。她真实地记录了一代农村女性成长的历程,展示了一代女性在这一过程中的困惑,她以自己的悲剧价值为后人记取。

综上所述,在教师教学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时,如果从社会文化角度深入理解小说主人公所走过的道路,就能更好地梳理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本质,探究出封建固有的文化思想观念对祥林嫂个体生存的巨大束缚及影响。从小说的文化环境、人物的文化认同心理、女性生存的反思审视角度对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进行新的探究,必将让学生从新的方向走进文本,走进鲁迅先生的思想深处,产生更多的阅读思考。

注  释

①吴燕:《百年中国社会图谱——从小脚女人到半边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柳诒徽、吕思勉:《文化十六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183页。

③林贤治:《鲁迅选集小说评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64页。

④[英]朱丽叶·米切尔著、陈小兰,译:《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页。

⑤[美]卡罗·吉里根著、张元,译:《男性生命周期中的女性地位》。

⑥《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页。

⑦[英]朱丽叶·米切尔著,陈小兰,译:《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17页。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潭好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邱存平.现代人的呐喊:鲁迅的人生探求[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3]王小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

[4]刘增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

[5]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刘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卷)[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8]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童建军,肖俏波.传统法道与修身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

[10]梁晓声.中国文化的性格[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8.

[11]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李艳,1979年生,河北人,研究生,高中语文教师,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