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洋
摘 要:文章对一节区级公开课进行课后反思。笔者先对教学设计初稿进行了认知层面的省视,进而基于认知的视角重构教学流程,在明晰了学科教学应该要做到“心中有理”“手中有物”“目中有人”的关注点后,规划了最终的教学过程,并记录了整个过程中的思考与启示,提炼了课后的进一步反思。
关键词:弹力;物理教学;实验;认知;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12-0068-4
笔者曾有幸开设了一节“弹力”区级公开课。磨课历时一个多月,教案修改十余次,在此过程中,对于物理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1 教学设计的研与思
1.1 教学设计初稿
笔者根据弹力的教学要求,明确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1)知道弹力的概念;(2)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3)能在具体情境中确定弹力的方向。
结合弹力的内容特点,本节课教学初步分为七个环节:
(1)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拉健身拉力器”,通过感性体验引入弹力概念;
(2)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的学生实验,利用弹簧、橡皮泥探究形变的分类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3)微小形变演示实验,通过光路放大法,间接观察微小形变的存在;
(4)介绍弹力的作用点,给出“点接触”与“面接触”两种场景,分析弹力的作用位置;
(5)研究实际生活情境中弹力的方向;
(6)以物理学史为载体,介绍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
(7)总结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三要素。
1.2 基于认知视角的审视
仔细梳理上述教学过程,看似比较顺畅,并较为完整地呈现了有关弹力的知识点,但深入思考,不难发现其中的不足:
(1)教学中的认知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2)通过上述教学行为,学生是否能理解“物理学科知识是如何被认知的?学科问题是如何被提出的?学科问题是如何被探究的?”
(3)为什么一开始会想到“拉健身拉力器”的实验?思维的依据与前提是什么?
(4)微小形变演示仪构建的依据是什么?还能构建怎样的装置来研究这个问题?
(5)胡克定律虽然不在目前考查范围之内,但其具有的启迪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教师能否既基于课程标准,又适度地超越,充分以知识点为载体,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
从认知的视角重新审视原来的教学行为会发现,上述教学仅仅关注了知识本身的脉络,教学可以实现“知其然”的效果,却忽略了认知学科知识的脉络,即没有实现“知其所以然”的更高层次的效果。
教案初稿的设计具有较为鲜明的“基于既定思维样板的认知方式”的特点,即教师直接参照既定的问题解决思路,將探究过程逐一呈现,以此完成知识形成过程的再现。如若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当学生今后独立面对新的场景时,是否能在不假于教师之力的前提下,独立完成探究呢?
由此可以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能否构建另一种“基于自主演绎问题解决思路”的教学流程?倘若考虑“学科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学科知识又是如何被认知的?”等更具有认知意义的教学问题,才能更触及认知形成的本源,让教学达到“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的层次。
2 基于认知视角重构教学
为了有效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贯彻以学生为本位的课程教学理念,学科教学应该力求做到“心中有理”“手中有物”“目中有人”。
2.1 “心中有理”:备课要梳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认知脉络
备课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知识本身,更需要关注以下认知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是怎样的?知识是如何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如何构建的?认知过程是如何演绎的?
(1)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弹力是一种常见的作用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经验积累。那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思考:经历怎样的认知过程,才能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找出学科认知的起点?
物理学科知识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认知的结果,而认知起源于学科问题,学科问题因学科现象而被激发。因此,倘若课堂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思维,首先需要创设能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场景,有效打开问题空间,在师生、生生的问答与交流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并收获认知的能力。
(2)对知识认知顺序的思考。物理学科知识,就其描述的知识角度与特征,主要对应“现象元素的梳理与内涵界定”“现象特征与属性的归纳总结”“现象成因的把脉解析”三个维度,据此,可以总结出学科知识的关注点:“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进而梳理出本节课的探究主线脉络:①什么是弹力?②弹力有什么规律?③为什么会产生弹力?
(3)对教学认知顺序的思考。备课过程中,以学生的知识背景为起点,明确认知的目标后,需要形成具有认知意义的课堂教学行为,即需要确定应通过怎样的课堂思维路径来完成对该学科知识的认知。
为了对弹力形成完整的认知,课堂教学脉络拟定如下:创设情境—表征学科现象—提炼现象共性元素—提出认知目标(知识性疑惑)—讨论如何研究(认知性疑惑)—辨析认知过程—选择认知策略(实验认知、逻辑推理)—践行认知方略—创获作为结论的知识。
2.2 “手中有物”:实验可以升华为认知物理的一种方式,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效果
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的推进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引入不同功能的实验(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探究实验与验证实验等),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与此同时,需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真正进入实验,通过实验场景、设置问题来激活认知元素。
本节课对弹力产生条件及其大小规律的研究,采取实验作为认知的方式,将整个认知流程梳理如下:
(1)对学科现象构成的共性元素进行提炼;
(2)明晰现象元素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3)实验装置的部件组成对应学科现象元素;
(4)部件组合的依据是元素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5)实验数据的记录与表征(可以结合图像法);
(6)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包含误差分析)。
根据以上认知过程,完成装置搭建、步骤拟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获得结论,完成以实验为载体的认知流程。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后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实验装置来探究该学科问题?” 并追问:“还可以构建怎样的实验装置来完成探究?”通过对实验装置构建的深入梳理,明晰实验认知形成的思维脉络,并进行迁移拓展、举一反三,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教学效果。
2.3 “目中有人”:有效的课程教学须以学生为本位,应触及学生的认知内核
在教学初稿试讲开始前,指导老师给了笔者很多的指导,她看了初稿的详案后,就从物理教师对于物理学的整体把握谈起,分析了认知思维对物理学的重要性。在磨课阶段,她又引导笔者思考“物理学到底是干什么的?”“课堂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促使笔者反思原有的课堂教学行为,并逐步意识到,原先自己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笔者一直有“教学应该是一个非常顺畅的过程”的观点,这种想法实则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没有暴露出来,思维是存在暗礁的,而这些障碍点,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化解的。如果教师过度注重传授知识本身,眼中没有学生,课堂过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取代了学生的学习,就导致课堂教学没有触及学生的逻辑思维漏洞,只是“一言堂”,并没有“思维的满堂彩”。
更进一步来讲,该问题反映的是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需要进行调整。因此,笔者试着尽量抛开原有的备课和上课习惯,试着充分考虑学生,以学生为本位,重新梳理教学环节,并在之后的试讲和开课过程中,多关注“为什么”“怎么做”,而不是“是不是”“对不对”,设置思维容量更大的问题,并更多地让学生来表达(比如一起策划实验方案、让画错受力图的学生来讲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争取让学生的思维暗礁得以暴露出来。这样的课上得“曲曲折折”,甚至有一次讲完弹力的方向就已经下课,但这样的课实则是更有效的,因为发生了真正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3 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知任务1:问题驱动——现象描述与问题生成(“是什么”)
认知活动1:在描述与思辨中形成学科问题。
展示撑杆跳运动、拉弓射箭、蹦床运动等场景。
认知目标:面对现象,如何思考?结合已有的力学背景知识,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認知活动2:在提炼元素过程中完成向实验演示的过渡。
教师点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刚才发生的现象,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实验,请一位同学上台,教师展示器材——一个弹簧拉力健身器。能否利用这个器材,演绎之前的现象?
认知目标:为什么用该装置,通过上述操作,能够呈现之前的力学现象?实验器材中元素的构成与情境中一样(一个施力物体,一个发生形变的物体)。
认知解析:思辨认知活动的由来,根据情境元素生成实验器材,基于情境元素作用关系,进而演绎实验过程,完成从生活情境向实验情境的过渡。
教师点拨: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以下问题的思考,如:现象组成的元素(一个施力物体、一个发生形变的受力物体)、现象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怎样的形变)、现象的成因解析(为什么会产生一个力),以此寻找出学科认知的切入点。
认知活动3:在探究活动中内化并形成认知共识。
认知目标:形变作为与这种力有关的一个属性,是否意味着所有的形变都可以产生这种力?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内化,设计学生自主活动,提供一根小弹簧、一块橡皮泥,要求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按要求完成探究:能不能归纳出这种与形变有关的力产生的条件?
教师点拨:以“形变能否复原”为依据,物理学将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不能复原的形变称为“范性形变”。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引起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认知任务2:问题驱动——现象属性与特征梳理(“怎么样”)
认知活动1:在思辨中形成认知方向。
认知目标:在思考了“什么是弹力”之后,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点拨:比如“弹力具有怎么样的规律?”面对这个认知目标,该如何寻找思维的切入点?
力具有三要素。首先,弹力的方向,与恢复形变的方向有关,既然是形变物恢复原状过程产生的力,那么方向应该与形变物复原的方向一致。作用在接触的位置上(分为接触点与接触面)。
那么,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该如何完成探究?
在明晰了认知目标以后,我们需要去明确应选择怎样的途径或方法来认知该学科问题。思辨物理学科认知特征,对学科问题的认知通常有逻辑推理与实验探究两种主要手段。怎样去选择我们应采取的认知途径或方法呢?
认知活动2:在辨析中选择认知途径。
教师点拨:倘若选择实验作为认知物理问题的方法,能否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完成认知?
认知活动3:在实验探究中归纳规律与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弹力大小的定量规律,教师适时给出一套实验系统:一具铁架台、几根软硬度不同的弹簧、一把尺、一组已知质量的钩码。
认知目标:能否用这些器材来探究弹力大小所遵循的规律?为什么?
教师点拨:现象具有多变量的特点,如弹簧软硬、钩码数量等。所以,可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完成探究。
其次,要测量力的大小,可以以物体平衡条件为研究的依据,把弹簧挂在铁架台上,把钩码挂在弹簧下方,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分析出弹簧弹力的大小。
再者,需要测量形变的仪器——尺。这些实验器材符合所要研究的情境的元素。
最后,记录数据(数据表格或图像法),通过归纳数据所呈现的规律,形成对现象特征的认知与梳理,得到胡克定律。
认知活动4:在思辨中完成认知拓展与深化。
认知目标:手指按压桌子,感受到了桌子给予的弹力。思考:请问桌子现在发生形变了吗?有弹力,说明一定有形变,那么如何观察这种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形变?
教师点拨:展示微小形变演示仪,通过激光多次反射的光路放大来间接观察。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可以研究微小形变?你还能构建怎样的实验装置来完成研究?
认知活动5:在甄别中诱发认知迁移。
认知目标:举例分析生活中与弹力有关的现象。
认知任务3:問题驱动——现象成因剖析与拓展应用(“为什么”)
认知活动1:在透视现象中把脉问题成因。
认知目标:为什么会产生弹力?弹力的本质是什么?(教师只需提一下,但不做回答,作为课后思考)
4 关于聚焦认知脉络、优化课堂生态的思考
本次公开课教学给笔者最大的反思莫过于对认知的重新审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怎样的教学培养,才能具有自主认知物理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已有知识的学习,如何掌握认知问题的一般思维策略,让自己将来面对其他新问题时,能演绎出一系列较为清晰且有序的思维流程,完成对问题的探究。
这就需要教师聚焦认知脉络演绎的过程,关注知识是如何构建的?知识是如何被认知的?突破原有的“基于既定思维样板的认知方式”的教学模式,追求更具有认知培养意义的“基于自主演绎问题解决思路”的育人模式,以认知为核心要素,完成对知识序、教学序的穿针引线,从备课到授课,一以贯之,达到“二序合一”的效果,追求“心中有理”“手中有物”“目中有人”的课堂教学生态。
与此同时,课后还有一些让笔者苦思冥想却悬而未决的问题:怎样的教学行为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认知?如何评价认知教学的效果?如何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是否考试成绩优秀就能说明学生具有出类拔萃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果是否能反映认知的过程?如何考查认知的过程……笔者将带着这些疑问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思考。
更进一步来讲,学科教学本身并不是终极目标,育人才是。相较于三维教学目标,目前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回归学习者本位的尝试,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的素养与能力,这是时代对未来人材需求的风向标。因此,学科教学的落脚点应该聚焦于对人的培养,知识是载体,学科教学是途径与方法,学生的成长是最终目的,而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那么,如何在育人过程中贯彻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如何进行配套的评价、如何有效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等问题,是值得教师长期关注与探索的。
符合认知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欣赏”知识,更要是“创获”知识;需要教师的教学不是一次次的“重现”,更要力争“创造”,让课堂成为迸发智慧火花、绽放创造力与生命力的殿堂,这也是值得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
“教育的理想之一,是追寻理想的教育”,公开课目的之一是与同侪交流与研讨,更重要的是给予开课者一次自我突破的契机,带来困惑与反思,进而寻求更优化的课堂教学生态。在试讲与磨课的过程中,借助他人的经验,超越自我的教学习惯,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在整个过程中学习到新的教学知识、教学技能与教学理念,取长补短,让自己在一次次的淬炼中臻于成熟。
(栏目编辑 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