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铮
摄影自诞生以来,凭借自身独具的现场感、直接感、照实记录感等特性,成为记录世界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摄影作为一种新文化符号,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相比文字或语言传播,无须“识字”,也无民族、宗教隔阂,就能达到认知和解读的目的,可以说“一图胜千言”。以水文化视角研究摄影,建立在拍摄者对水文化的认知和思考上。文章分析利用摄影特性以及水文化传播途径,阐释摄影在当代水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优化对策,以期推进水文化建设。
一、摄影与水文化传播的关系
摄影借助传播媒介,影响受众观看方式和思维习惯,促使图像日常化,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获取、社会的认知和真相的把握。摄影在历史叙事、情感构建和文化构建中发挥能动作用。其是记录时代、反映时代、讲述时代的视觉工具。摄影也是不同民族文化心灵沟通的纽带,不同国家文化情感交流的桥梁。
中华民族在望水识水、崇水敬水、治水用水、保水护水、思水赏水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影像素材。通过水文化专题摄影,可以了解人类关乎水的生活,记录人与水和谐相处的水文化与水故事。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共同的命运,与每个人命运攸关。
水文化是以水为载体的文化集合体。水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人们利用水、改造水,从国学、科学、宗教、人文等角度研究水,从而加深对水的美、价值、规律的认识。从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中汲取时代精神,创新和丰富水文化,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水文化视角研究摄影,并非简单地叠加摄影题材与拍摄对象,而要从水文化视角思考摄影理念,强调“关系”。而对于“关系”的理解,建立在拍摄者对水文化的认知和思考上,拍摄者追求的不仅是画中景,更是精神层面的画外意。优秀的水文化摄影是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有机组合。摄影已成为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一种独特方式,加深了人们对水的美、价值、规律的认识。
二、摄影在当代水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一)文化沉淀积攒
中国人文地理摄影开拓者——庄学本,一生拍摄了上万张西部少数民族的摄影作品。他在拍摄过程中自觉地将摄影作为社会学、人类学的调查方法,准确把握摄影纪实特性。“摄影把这些用视觉图像保存下来,记录下在历史进程中行将消失的事物,为后人留下历史上不断消失,而又不可能复现的社会形象的视觉记录。”
近年来,随着摄影师摄影意识不断提高,专题摄影的表现具备更多维的视角、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摄影师更注重文化底蕴与文化特色。用摄影语言描述人们护水、治水、用水,在把握水环境、水资源、水景观、水安全、水工程等题材时,注重彰显文化特质,可谓“一地一水一文化”。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为例,历经2000多年沧桑,纵贯南北,沿途串起多座城市,影响整个国家命脉的中国大运河,在南北不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活习俗不同等原因,体现出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质,或婉约,或豪放,或静谧,或苍茫,多元一体,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大河文化和文明象征。
(二)推动文化建设
摄影真实再现的特质,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摄影影像的传播,不断更新人类认知,创新人与自然的交流方式。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安全局(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简称FSA)就将摄影作为参与社会改造的工具,7年间通过27万张照片,全面细致地反映美国经济萧条下的社会全貌。这些照片主张国家应当格外关注社会弱者,具有深远影响,对不同阵营的民眾产生颠覆性震撼,部分美国民众从原先对抗罗斯福新政转而变成支持者,为罗斯福新政展开奠定了民意基础。这是国家主义摄影的经典之作,为一定时期的政策服务。
以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三峡工程为例,据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先后组织20多批摄影采访团入峡摄影。三峡工程在吸引传播媒体方面,开创了全国之最,不论是全国性报刊,还是地方性报刊;不论是行业性刊物,还是专业性学术刊物,都对三峡工程敞开大门,竞相设置与三峡工程有关的栏目,报道三峡工程进展和移民经验。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三峡工程横跨两个世纪,当后人问起三峡工程如何建起时,照片就是最形象、最真实的回答。
以影像为媒介,今昔对比认识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能唤醒、警示受众,提高群众环保、节约的水保护意识,引导民众积极保护水环境。
三、摄影在优化当代水文化传播中的对策
(一)现代诠释,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和内容建设
互联网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摄影艺术的传播途径,使传播学强调的“被受众看到”成为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如何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传播以及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使传播内容更符合受众需求,是媒体编辑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维还是三维?静态还是动态?平面还是交互?线上还是线下?媒体编辑应积极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多元化传播载体的选择,既考虑自身文化定位,也要将摄影影像的艺术性、文字格调匹配性、版式排版的艺术性等与音频技术全面融合。
加快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特别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中国现代水文化的传播,需要加强传播载体和内容建设。“水文化工作的深化需要我们将中国水文化介绍给世界,将世界水文化介绍给中国,这有利于促进世界水文化交流。”中国是一个农耕古国,在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防洪排水、漕运等水利设施方面具有灿烂悠久的历史,古代修建的水利设施惠及当今治水成果,依旧发挥着价值和作用,比如中国大运河、都江堰等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凸显了中国古代水利设施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有效整合摄影与各种媒介资源,并对文化进行现代诠释。
(二)智慧型水文化平台,提升互动能力
手机,可以说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最便携的跨界融合体。其凭借便利性与社交互动性,搭建出一个虚拟多维的微型社交空间。无论是Meta还是Instagram,QQ空间或微信朋友圈,在自媒体中,以图片形式展现生活或者故事逐渐频繁,所记载的并不可简单地归纳于影像,还包括地理坐标的空间性、稍纵即逝的时间性。
点赞与评论,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让信息有了互动反馈。视觉符号比文字符号更容易沟通。因此,在虚拟社区里,世界各地的人可以不受语言限制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见解和思想。作为视觉符号的摄影,具备跨文化特质。超文本链接技术,这些云端共享的视觉资产,开拓了立体化的互动空间,赋予网络无限活力。
(三)兼具艺术性与真实性,加强监管
优秀的影像作品往往同时具备三种因素:视觉冲击力、信息和情感价值、象征价值。其中,视觉冲击力是优先强调的,摄影师为追求视觉冲击力,一方面,不断提高艺术审美修养;另一方面,不乏过度追求视觉冲击力带来的不良后果。时下,数字技术为照片的修改或者虚构提供了便利,拷问图片真实性。当下社会,无论是否专业摄影师,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是自媒体人,都用一双温暖且尖锐的眼睛看世界。
“风景照片实际上是‘内心风景’。只要摄影仍是表现客观世界的,摄影师便微不足道,但只要摄影师坚韧不拔地探求主观性的表现,则摄影师就是一切。”如何基于作品视角表现出对水文化的理解和思考、人与水的情感交流、人水和谐的观念养成,做到“看风景之外的风景,思考摄影之外的摄影”,是丰富水文化摄影的内涵追求。
各种传播媒介在使用摄影图片时,需秉持严谨的创作态度,同时加强监管,避免背离真实性、偷梁换柱、过度PS美化等,这是不能逾越的红线。
四、结语
任何文化的主体都是广大人民,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是文化传播的参与者。伟大的时代精神、优秀的文化成果都需要优秀的摄影作品進行记录、弘扬和传播。新时代,如何用好摄影这个视觉传播媒介,扩大跨领域合作、整合传播渠道,如何全方位唤起人们对水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度推进水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人们继续探索和思考。
【基金项目】浙江省水利厅课题“数字化背景下浙江水文化视觉传播研究”(编号:RC187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陈建伟.专注生态文明的“金牌”摄影家[EB/OL]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018-10-19.https://www.sohu.com/a/270042762_261762.
[3]杨发维.三峡工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关于三峡工程摄影报道的思考[J].新闻前哨,1994(2):44-45.
[4]陈申,徐希景.中国摄影艺术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
[5]朱涵钰.中外水文化研究 国外水文化动态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