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鲁河文化的塑造、交流和传承探究

2021-01-03 08:29曾凡清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12期
关键词:郑州文化

曾凡清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一座文化名城的诞生和发展往往离不开某条河流与之相生相伴,如珠江之于广州、黄浦江之于上海等。贾鲁河是淮河水系沙颍河的支流,发源于新密市,流经文化古都郑州,是郑州市最古老的河流,也是郑州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发挥着防洪排涝的作用。随着周边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贾鲁河沿岸形成多种文明交汇的独特文化風貌。独特的山水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几千年所积淀的历史厚重感,一定能在新时期城市文化的塑造、交流和传承中展示别样风采。文章以地跨郑州、开封、周口三市的贾鲁河为例,探究这条千年名河的演变与发展,分析流域内人们在河流治理、河流使用过程中进行的文化交流与传承。

一、贾鲁河文化形成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

贾鲁河位于河南省境内,发源于新密市,向东北流经古都郑州,又向东南方流经中牟县、尉氏县、扶沟县、西华县,最终在周口市汇入沙颍河,全长246千米。其支流众多,主要有索须河、小清河、金水河、七里河等。据考证,贾鲁河历史上的水量非常充沛,能通舟航运,历史上该流域经常出现洪灾。据洪水痕迹调查可知,1835年贾鲁河洪水量曾达到3590立方米每秒。贾鲁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被郑州市引为城市用水,是郑州市区第二大工业生活用水来源。但近些年,由于引黄灌溉以及建闸等原因,河床淤积、水位抬升等越来越严重,导致贾鲁河已无法发挥航运职能,但在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发电、养殖、文旅、灌溉等方面仍造福着沿岸百姓。这些都为贾鲁河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二)历史条件

贾鲁河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其在当时被称为“鸿沟”,是楚汉争霸时期的分界线。魏惠王为了战事需要动工开挖运河,该河道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县最后由淮阳入颍水,这就是当时的“鸿沟”。鸿沟首次将黄河与淮河进行连接,并将汴、濉、颍、涡等多个河道进行连接,形成鸿沟水系。当时鸿沟水系四通八达,水量充沛且稳定,可用于灌溉和水力运输。秦始皇曾利用鸿沟水系和济水等便利的交通网络将南方粮食运往北方,并在鸿沟附近修建大型粮仓。汉武帝时期,黄河决口,河水泛滥至河南东部、淮北地区、苏北地区等,后汉武帝曾组织上万军民堵塞决口,之后鸿沟因年久失修和泥沙淤积严重失去航运功能。汉明帝时期重新修筑堤坝,汴河水运能力逐渐恢复,但鸿沟却被废弃。西汉时期,鸿沟又被称为“蒗荡渠”,晋代后又称“蔡河”。唐末,蔡河河道再次淤塞,一直到后周显德年间,为方便东京物资运输重新疏通河道,并将汴水引入蔡河。宋太祖将溱、洧之水与开封城中的蔡河相连,后又从许昌引水,经此,蔡河水量大增,河道淤积现象大大改善,交通航运逐渐繁荣起来。

北宋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此时,闵河、蔡河统称“惠民河”,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当时官府开凿了一系列沟渠并重新疏通金水河、汴河等,这些河流最终与运河系统连接,可抵达富饶的江淮地区。凭借交通优势,惠民河沿岸的朱仙镇和周口镇逐渐繁荣起来。直至金元时期,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迁移,惠民河等河渠的航运价值逐渐降低,再加上年久失修、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等,惠民河最终淤废。

元代,黄河多次决口,沿岸百姓深受其苦,时任工部尚书的贾鲁临危受命,采用疏和堵相结合的方式,将缺口和豁口重新填堵,同时疏通黄河及其支流,通过将27艘满载石头的船相连并填补决口,才将黄河之水逼入故道,平息了多年的黄河水患,沿岸百姓的生活才得以保障。在疏通当地河道的过程中,贾鲁参照旧河道引密县之水,流经郑州城区,最终汇入古运河,即现在人们看到的贾鲁河。水患平息后,开封至江淮地区的漕运再次兴盛,之前因航运闻名的周家口和朱仙镇二镇又重新繁荣起来。周家口甚至有“小汉口”的称谓,朱仙镇更是因为位于贾鲁河咽喉要塞成为与佛山、汉口、景德齐名的四大镇之一。清道光至光绪年间,黄河6次决口,黄河水流经贾鲁河,因此,贾鲁河又有了“小黄河”的称谓,贾鲁河沿线繁华不再,河道再次堵塞。虽然后来光绪年间和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曾进行过两次大的疏浚工程,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二、贾鲁河文化的构成

从贾鲁河形成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演进中可以概括出贾鲁河文化的具体构成,包括水文化、渔文化、湿地文化、治水文化、农文化等。

(一)水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就对水拥有非常丰富的感情,可以说,水文化已经融入中华儿女的方方面面。除物质层面的水工程、水景观、水生态外,水对于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艺术、科技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贾鲁河自古就是郑州、开封、周口等地灌溉、航运、城市生产生活的用水来源,当地人在几千年的时光里与贾鲁河相生相伴,贾鲁河被称为“郑州的母亲河”,人们对这条河具有独特的感情。贾鲁河水文化是世世代代流域范围内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可以说,贾鲁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变迁史,也是一部治河史。贾鲁河水文化是中国水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中华水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贾鲁河水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与贾鲁河有关的水工技术、水灾遗迹、典籍记载、发明创造、传说典故等,还有贾鲁河沿岸现存的碑刻县志、庙宇、古代堤坝、码头、古代城址等。总之,贾鲁河水文化内涵丰富,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发掘和补充。

许多地方志记录了贾鲁河沿岸百姓治理河道、遭受洪灾的事迹。例如,《西华县志》中记录了贾鲁河沿岸百姓深受其苦,自发组织人们修建堤坝的景况。贾鲁河下游的周家口多次遭受黄河决口之苦,1448年淹没数十万顷良田;1619年黄河水泛滥至周家口,人畜死伤无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受洪灾之害,人们无粮可食,只能食树皮、草根。《商水县志》中记录了清代贾鲁河码头星罗棋布、街道纵横、舟车不停、商号林立的繁荣景象。古代治河成功往往会举办修庙、刻碑等纪念活动,这些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此外,贾鲁河水文化还具有科学价值。贾鲁河自古深受黄河泛滥影响,那些洪水泛滥留下的痕迹表明了黄河在特定时期的洪峰流量和泛滥规模,为黄河沿岸洪水事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资料,有助于总结黄河成洪规律,以降低洪灾对百姓的伤害。

(二)湿地文化

湿地主要指天然形成或人工构建的水域地带,包括沼泽、湿原等多种类型。贾鲁河具有非常丰富的湿地资源,属于原生态天然湿地,贾鲁河流域经几千年发展演变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贾鲁河作为覆盖新密、郑州、中牟、开封等地的湿地系统,对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除为沿岸城市补给水源外,还能保护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促进沿岸农业发展、降低纺织污染、防风抗洪、改良土壤,对地處土质疏松、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流域意义更大。贾鲁河与郑州不远处的万亩公益林场共同组成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大量候鸟飞至此地,呈现优美的湿地景象画面。贾鲁河独特的湿地文化是一座天然的资料库,为周边地区进行生态教育、构建城市名片、休闲娱乐等提供了天然场所。

(三)治水文化

华夏文明是大河文明,中华民族的治水文化和治水精神由来已久,从上古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就能领略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治水精神。治水在任何时期都是一项关系国家利益、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事业,如果违背治水规律,甚至可能造成动摇国家根基的后果。贾鲁河自古就是黄河南下入淮的泛滥通道,元代工部尚书贾鲁治河有功,人们为纪念他,将此河命名为“贾鲁河”。贾鲁河下游水位受季节性降水影响大,在多雨季节往往形成洪灾,在少雨季节又会水位下降,无法进行航运,因此,历朝历代都采取各种治水措施,以保证贾鲁河沿线航运通畅。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在与黄河和贾鲁河的斗争中诞生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贾鲁河治水文化。《朱仙镇新河记碑》《大清一统志》以及《水经注·渠水》等古籍中都记载了当地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治水事迹,这是对大禹精神的传承,也是民族精神的展现。例如,1988年的马庙枢纽工程位于贾鲁河之上,包括拦河闸、船闸、电站、大坝几个部分,工程建造石料大多由当地民众远距离运输,当时动员了周边几乎所有10~70岁的民众,展现出当地人万众一心改善家园的决心。

三、贾鲁河文化的塑造、交流和传承的优势资源

(一)郑州城市建设的优势

一条贾鲁河,郑州八千年。贾鲁河文化的塑造、交流和传承必须充分结合郑州现代化城市治理与规划的整体布局。2013年,郑州被划入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并将贾鲁河的治理与开发纳入郑州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建立现代化水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这些因素都为贾鲁河文化在新发展阶段焕发生机与活力创造了良好条件。例如,郑州河道景观设计将贾鲁河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沿河风景、滨水公园的修建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贾鲁河排洪、引水、灌溉等多功能作用。近些年,郑州市对市区段流域水质污染、河道变窄、泥沙淤积、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综合性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贾鲁河一定能成为郑州展示华夏文化、城市文化的新名片,成为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水生态、水循环、水景观为特点的景观产业带。

(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贾鲁河地处华夏文明发祥地——中原地区,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挖掘文化内涵,有助于更好地塑造、交流和传承当代贾鲁河文化。位于郑州东北部的大河村遗址发现于1964年,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多种文化内容,完整展示了各历史时期的产生、繁荣与消亡,包括新石器时代的母系、父系社会以及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等,是研究华夏文明起源与演变的珍贵资料,同时展示出不同历史阶段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周家口是一座凭借贾鲁河便利水运条件发展起来的历史名镇,尤其在明清时期,周家口商业繁荣,码头众多。粮食交易,盐、杂货的转销,西南省份的糖、茶、竹器会经贾鲁河水运贩卖到北方地区。这些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当代贾鲁河文化塑造、交流和传承的重要元素和依据。

四、当代贾鲁河文化塑造、交流和传承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生态湿地公园传承贾鲁河湿地文化

湿地公园的构建有助于更好地向人们展示贾鲁河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内容,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传播湿地文化的同时,具有生态服务、休闲游览、科教文化等作用。目前,贾鲁河生态湿地公园的开发不够全面,还有许多尚未开发的区域以及亟待挖掘的生态资源。生态湿地公园的构建需充分考量地形地貌、水系、动植物、土壤、历史文化等多方因素,而贾鲁河生态湿地公园的开发具有多方面优势。河流水系资源自不必说,除河道纵横的贾鲁河水系外,侯寨乡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及金水河、熊儿河等水系资源;在地形地貌方面,贾鲁河流域基本处于黄土高原与淮河平原之间,地形复杂;在区域划分方面,可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设置湿地保育区、文化展示区、科普教育区、休闲游览区、服务区等功能区。

(二)修建贾鲁河文化博物馆,传承贾鲁河水文化及治水文化

郑州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几千年来孕育出深厚的中原文化和华夏文化,作为陪伴郑州发展的最古老河流,贾鲁河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沿岸分布着众多时期的历史遗迹,从旧石器时代及新时期时代的考古发现,到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名为鸿沟时期的楚汉文化,唐宋联系南北的运河文化,元明清的治黄文化等,无不彰显着贾鲁河流域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贾鲁河文化继承和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贾鲁河文化博物馆的形式,以不同历史阶段为划分依据,展示贾鲁河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文化风貌。

(三)统筹规划,形成特色旅游区传承贾鲁河文化

贾鲁河的文化传播与发展可充分借助周边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整体规划增强该地区旅游竞争力。通过共同构建特色旅游区树立城市形象,并以贾鲁河文化传播为契机,提高周边地区旅游发展水平,提升旅游发展品位。贾鲁河特色旅游区建设有助于改善当地投资环境,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启发贾鲁河文化向生态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郑州市二七区经过多年开发已形成鲜明的旅游名片,著名景点包括凤凰岛、樱桃沟、龙西湖、钓鱼沟、农博园等。

参考文献:

[1]王琳.贾鲁河辨误[J].中原文化研究,2020(3):51-57.

[2]王纪锋,杨鹤.探讨依托贾鲁河航道打通郑州水路运输东向通道[J].中国水运,2020(10):96-98.

[3]王祎晨,胡丽香.滨水景观中的公共服务设施艺术化设计浅析:以郑州市贾鲁河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0(7):87-89.

[4]张辉,张松旺,王红.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的绿色实践[J].施工企业管理,2019(11):68-70.

[5]徐建勋,李林.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好风光:郑州贾鲁河华丽“蜕变”记[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5):1+7.

[6]鲍颖建,高赞岭.寻访贾鲁河上的历史名镇:店李口[J].黄河 黄土 黄种人,2019(12):48-52.

[7]陈隆文,张睿文.明代前期黄河南泛与贾鲁河的形成[J].中原文化研究,2019(5):73-80.

[8]王国民.明清贾鲁河下游的河道开发与治理[J].天中学刊,2016(3):124-128.

[9]周明扬.贾鲁河吟歌[J].诗词月刊,2014(10):27.

[10]周岩,李慧芳,李道荣.郑州市贾鲁河水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J].河南科学,2015(10):1823-1827.

(作者单位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基础教研部)

猜你喜欢
郑州文化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Analyzing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Websit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he US and Japan
梦启郑州
谁远谁近?
郑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