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倩,徐凯成,耿 昊,杨 阳,李 杰,王金兰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麻醉科,吉林 长春130033)
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多有多发合并症,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超声技术的成熟运用,髂筋膜腔隙阻滞(FICB)已被推广为一种有价值的区域麻醉和下肢手术镇痛技术。麻醉医师将超声引导(USG)下FICB用于下肢麻醉和镇痛,为达到最佳阻滞效果,尝试了不同方法。目前主要争议集中在穿刺针的最佳放置点和局麻药(LA)最佳使用剂量。因此,本文对USG下FICB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理论和实践参考。
腰大肌和髂肌外周束腱膜形成髂筋膜,腹横肌和腹内斜肌腱膜加强髂筋膜。FIC是位于髂筋膜和髂腰肌外膜之间的漏斗状脂肪空间。FIC通过其上开口在L5水平与腹膜外空间相连;向下通过阔筋膜下开口,与股三角脂肪空间相连;向后与椎旁脂肪空间相连。FIC包含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但不包含闭孔神经和生殖股神经。股神经(FN)在L5水平,由内至外穿过腰大肌至髂筋膜。它在腹股沟韧带后部,髂腰肌前部,股动脉和静脉外侧。股外侧皮神经(LFCN)从腰大肌外侧深入髂筋膜。在髂前上棘水平,于腹股沟韧带下
继续向前延伸至缝匠肌前面。闭孔神经(ON)在S1水平,于腰大肌中部出现,沿髂筋膜向闭孔管延伸并离开骨盆。
2.1 由三合一阻滞发展为USG下腹股沟下FICB1973年,Winnie[1]描述了在腹股沟血管旁阻滞腰丛神经——三合一阻滞。技术操作:在腹股沟折痕处触诊股动脉(触摸法),在腹股沟韧带中外1/3下方1 cm,找到股动脉并于外侧1 cm处进针。经过两次突破感——“2top”(阔筋膜和髂筋膜)后注射LA,同时远端施压促进LA向头端扩散。Marhofer[2]等通过MRI证实,三合一阻滞后LA在外侧、尾部及稍微内侧扩散一致,但未观察到向头端扩散。且仅凭主观盲穿的突破感来定位,有误入血管和损伤神经的风险。尽管如此,Dochez[3]等人证实了院前使用三合一技术在疼痛数值评定量表(NRS)上将初始疼痛评分从8降至3(0:没有疼痛,10:极度疼痛)。此外,在患者移动和运输过程中,NRS保持在4以下。对于院前,非医学从业者而言,缺少必要的训练和装备,尤其是运输患者时,三合一阻滞因操作简单有效,仍是有价值的选择。
1989年,Dalens[4]等人提出一种新入路——USG下腹股沟下FICB。技术操作:在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下0.5 cm处插入穿刺针。在腹股沟下横向超声图像中找到股动脉、髂肌和缝匠肌。采用平面内技术,依次穿过阔筋膜和髂筋膜到达髂肌和缝匠肌交界区,注射LA,并在针尾施压促进LA向头端扩散。通过FICB,3个靶神经(FN,LFCN和ON)被完全阻断的成功率为90%,而在三合一阻滞中只有12%的成功率。在我国,关于腹股沟韧带下入路,有研究表明[5],超声探头平行或垂直于腹股沟韧带平面FICB阻滞穿刺对THA患者均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针对LFCN的阻滞效果,提出超声探头垂直放置优于平行放置。Dolan[6]等人也比较了这两种技术在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或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中的疗效。在FICB组,大腿感觉完全丧失的病人占82%,而在三合一组占47%。此外,运动阻滞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三合一组。Swenson[7]等人进行的一项MRI研究评估了三合一技术和USG腹股沟下FICB后LA的扩散分布情况。FN和LFCN均可完全被阻滞,但没有证据表明LA向内侧或头端扩散 。综上,在两种技术中,LA扩散和分布存在一致性差异,对ON阻滞具有不确定性,且所需大容积LA带来的潜在风险较高。
2.2 USG下纵行腹股沟上入路FICBHebbard[8]于2011年在6具尸体腹股沟韧带上方FIC中注射染色剂,发现FN、LFCN和髂腹股沟神经均被染色,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block,SIFIB)。技术操作:患者仰卧位,将线性高频探头(6-14 mhz)矢状位置于腹股沟韧带中外1/3上,向内侧滑动识别髂筋膜、缝匠肌、髂腰肌和腹内斜肌。通过缝匠肌和腹肌肌筋膜来识别“蝴蝶征/领结征/沙漏征”符号。在腹股沟韧带头端1 cm处进针,采用平面内入路,通过水分离技术,将髂筋膜与髂肌分离,针头向头部推进。如能观察到LA从头端扩散到髂肌,且髂肌在腹肌下下降,就可认为注射成功[9]。此外,由于旋髂深动脉位于筋膜浅层,注射时该动脉上移也被用作成功的标志。SIFIB的基本原理:传统FICB在腹股沟韧带下向髂筋膜下穿刺,通过给予较大剂量LA使药物平面向上扩散接近靶神经。而SIFIB直接将LA注射在韧带上方髂筋膜内,这样对于靶神经的阻滞率会更高。并且FN与LFCN在腹股沟韧带上平面紧密相连,少量注射可同时阻断。此外,更多的LA向头部沉积将导致其更好地在髂筋膜下扩散以到达腰丛,同时向位于腰大肌内侧的ON扩散,使ON阻滞更加完全。腹股沟上入路既能很好的阻滞LFCN、ON,又能保留FN的部分运动功能,且所需LA浓度和剂量相对上入路较小,避免对患者运动产生长时间阻滞,易于病人参与术后康复训练。
Vermeylen[9]等人在一项尸体研究中探索阻断三个靶神经所需LA容量。使用CT成像技术确定了持续阻断三条靶神经至少需要40 ml。通过MRI评估了腹股沟下入路和腹股沟上入路的LA扩散情况。结果虽然证实SIFIB对三个靶神经阻滞更加有效,但我们仍需注意大剂LA所带来的潜在风险。Bravo等[10]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发现,USG下腰丛神经阻滞(LPB)与SIFICB在THA患者吗啡需求和疼痛控制方面并没有差异。然而,SIFIB阻滞有效时间更长,出院准备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所以,操作相对简单的SIFICB在THA患者中的应用性能更高。
2.3 改良的SIFIB大多数髋部手术切口镇痛是由LFCN提供的,而LFCN常走行于髂前上棘内侧,在腹股沟韧带水平变异率较高,走形个体差异性较大。传统的SIFIB是将超声探头纵向置于腹股沟韧带中外1/3处,理论上仍会出现LFCN阻滞不全。Eastburn[11]等发现THA患者经传统SIFIB后约6%的患者其LFCN不能被完全阻滞,且老年和肥胖患者超声下解剖结构不易分辨,初级学员操作成功率仅67%。Bullock[12]等将传统SIFIB改良,在THA患者的腹股沟韧带上方髂前上棘附近行FICB,以更准确地阻滞LFCN。技术操作:患者采取仰卧位,将线性高频超声探头矢状位置于髂前上棘的位置,识别出髂前上棘和髂肌后将探头内旋90°朝向患者肚脐,超声下出现“山坡征”[12]。从浅到深依次为:皮下脂肪、腹外斜肌或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髂筋膜、髂肌。采用平面内技术,穿刺针刺破髂筋膜,确认针尖位置正确后,给予LA。
Kumar等[13]比较了改良SIFIB和传统SIFIB在THA患者中术后镇痛效果,发现改良SIFIB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更少,VAS疼痛评分更低。改良SIFIB的基本原理:位置较高,距靶神经起始处更近,可100%阻滞FN和LFCN,对ON阻滞成功率也较高;所需LA容量较少,可减少LA不良反应;操作过程中组织结构较清晰,对老年或肥胖患者的判读不困难。
3.1 用于股骨骨折关于FICB对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已有大量研究。最近一项关于术前FICB作用的meta分析表明,与单纯使用镇痛药相比,FICB组在运动时疼痛评分更低,镇痛药物总消耗量更少。此外,FICB操作时间远远短于脊髓麻醉时间,患者依从性较好,舒适度较高。Falyar等[14]证实了在院前和急诊环境中使用USG下FICB是一种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高效且安全的方法。然而,股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方式并不一致,有时需要更为精准的解剖入路与手术操作。在最新的研究中[15],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时,有效切口镇痛除了阻断LFCN外,臀上皮神经阻滞和骶丛阻滞也是至关重要的。由Riddel[16]等人基于7个RCT(仅包括224名患者)的综述显示FICB组与单纯股神经阻滞(FNB)组相比疼痛评分和吗啡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而有研究发现,与没有接受FICB的病人相比,接受FICB的病人现场操作时间显著增加,而这是不利于患者疼痛尽快缓解的。Newman[17]等人比较了神经刺激引导的FNB和USG下FICB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疼痛缓解作用。结果显示,采用FNB阻滞可以显著降低初始疼痛评分,并减少吗啡的总消耗量。但Newman等人没有进行感觉或运动评估。Cooper[18]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USG下FICB和USG下FNB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镇痛效果。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降低,未发现明显差异。Liang Y[19]等人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阐明了USG下FICB和FNB在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疼痛具有同等的效果,但采用USGFNB的患者镇痛起效速度更快,所需LA也更少。随后John L[20]等发现,在需进行髋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患者中,接受USG的FIB与LA关节囊内直接注射相比,疼痛评分和阿片类药物用量相当,同时PONV、PACU恢复时间和再入院率也相当。再次印证了,筋膜阻滞和直接靶神经阻滞在USG下有效差异性在缩小。这意味着USG下FICB可能不适合不稳定的急救患者,因为对他们来说减少现场操作和转移时间、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可以改善治疗结果。
3.2用于THA 髋关节囊由腰丛和骶丛的分支支配。前外侧由LFCN、FN支配,前内侧由ON支配。后侧由坐骨神经分支、臀上神经等支配[21]。Shariat[22]等人未能证明在接受THA术后镇痛的患者中使用FICB的临床益处。Kearns[23]等人证明了在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方面,脊髓麻醉优于FICB。这与Desmet[24]等人的研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接受THA手术的患者中,FICB在术后48小时内减少了约45%的吗啡用量。这些对比可能是由于FIBC入路不同导致的。Desmet等人采用纵向的腹股沟上入路,而在其他研究中,采用的是对ON阻滞不确定的腹股沟下入路方法。在Shariat等人的研究中,只有25%的患者有“ON阻滞”,而Desmet的研究中这一比例为76%。考虑到ON在髋关节囊的神经支配中的重要作用,SIFIB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THA有效的疼痛控制是预防慢性术后疼痛(CPSP)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急性术后疼痛的强度是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状态的危险因素。Diakomi等[25]人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第一次报道了围手术期应用USG FICB可降低髋部骨折术后3个月和6个月CPSP的发生率、强度和严重程度,提供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促进术后日常活动的恢复。
3.3 其他适应症Cuignet[26]等人将连续FICB用于下肢植皮的烧伤患者。在术后前3天,VAS疼痛评分降低,吗啡累积量从88 mg减少至23 mg。TKA有更多的截骨和分裂股四头肌的手术操作,阿片类药物的消耗明显超过THA。有研究显示,FICB用于TKA术后,可提供2级感觉神经性阻滞。所以FICB可作为TKA多模式镇痛方法的一种替代方法。
FICB是一种筋膜平面阻滞的区域麻醉技术,是否成功需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首先,LA用量。LA不在靶神经附近注射,而是在肌间平面注射。因此,对靶神经的完全阻滞并不能确定。LA用法用量的选择对于实现阻滞临床效益很重要,大容量LA因扩散广,可相对完全地阻滞靶神经[6]。对于三合一阻滞和USG腹股沟下FICB,建议使用30-40 ml的LA,对于USG下SIFICB,至少需要40 ml的LA[3,6]。但需注意大容量LA的全身毒性。其次,穿刺针的正确放置。虽然有证据表明USG可以极大提高针位放置的正确性,但麻醉医师在操作时对筋膜平面的区分能力仍会影响阻滞的成功率。肌肉注射不会产生足够的药物扩散,而且肌肉中的LA,具有潜在的毒性。在临床应用中,腹股沟下横向入路时因LA向头部扩散受限,内侧向上的扩散也受到髂耻筋膜限制,即使LA容积很大,阻滞效果仍不理想。此时增加LA剂量不但不会提高阻滞效果,且会增加LA中毒风险。而腹股沟上入路能使LA有更多的向头部沉积扩散的潜在空间。此外,阻滞成功的标志缺乏一致性,并且在对FICB进行效果评估时应全面客观。一般来说,FICB是安全的,但偶尔也可能导致血肿、气肿、膀胱穿孔和神经损伤等直接并发症[27]。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我们应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法。然而,现阶段,USG下FICB与其它镇痛方式相比,可能增加患者的总费用。这也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