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蕃升 邢丽媛
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较慢,发病隐匿。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5%的人群有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证实[1],其起源于青年时期,会对患者的情感、认知、感知能力产生影响,导致其出现精神活动障碍。该背景下,绝大多数患者可基本痊愈,仍有小部分发展至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心理干预等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奥氮平、氯氮平均为非典型类药物,其能够对5-羟色胺受体、多巴胺受体进行有效阻断。在临床治疗中,需明确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特点、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便于最大限度发挥药物作用,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其认知功能。本研究选取83 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要论述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奥氮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83 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41 例)和B 组(42 例)。A 组男21 例,女20 例;年龄32~71 岁,平均年龄(51.53±6.85)岁;病程1~18 年,平均病程(9.52±2.96)年。B 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34~70 岁,平均年龄(52.38±6.25)岁;病程3~17 年,平均病程(10.43±2.5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虽经药物控制,但病情复发;③药物治疗效果好,但无法耐受;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感染,未得到控制;②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③肝、肾功能不全;④有药物过敏史;⑤中途退出实验研究。
1.2 方法 A 组采用氯氮平(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425)治疗,首次剂量25 mg/次,2 次/d口服,逐渐缓慢增加至常用治疗量,100 mg/次,2 次/d,高量可达600 mg/d,维持量为100~200 mg/d。B 组实施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治疗,初始剂量10 mg,1 次/d,根据临床症状调整至5~20 mg/d,停用奥氮平时应逐渐减少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PANSS 评分[2]: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评价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单项分值50 分,分值越低表示改善情况越好。②临床疗效:参考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基本痊愈:经治疗,患者的PANSS 评分减少75%以上;显效:治疗后,患者的PANSS 评分减少幅度50%~74%;有效:相较于治疗前,患者的PANSS 评分减少25%~49%;无效:经治疗,PANSS 评分减少不足25%。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头痛、血糖升高、失眠、心动过速。④PSP 评分[3]:从社会中有用的活动、个人与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干扰和攻击行为4 个方面对个人和社会功能损害情况进行评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70 分以上;中度:30~70 分;重度:30 分以下。分值越高表示个人和社会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A 组阳性症状评分为(25.34±3.18)分、阴性症状评分为(20.65±2.11)分、一般病理评分为(34.52±3.81)分,总分为(80.51±3.88)分,B 组阳性症状评分为(25.28±3.17)分、阴性症状评分为(20.49±2.37)分、一般病理评分为(34.49±3.66)分,总分为(80.26±3.73)分;治疗3 个月后,A 组阳性症状评分为(13.34±1.28)分、阴性症状评分为(16.55±2.49) 分、一般病理评分为(26.92±3.75) 分,总 分 为(56.81±2.85) 分,B 组阳性症状评分为(12.23±2.16)分、阴性症状评分为(14.21±1.38)分、一般病理评分为(24.31±2.89)分,总分为(50.75±3.17)分;治疗前,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0.325、0.037、0.299,P=0.466、0.373、0.485、0.383>0.05);治疗3 个月后,B 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及总分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9、5.312、3.557、9.151,P=0.003、0.000、0.000、0.000<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 组治疗基本痊愈17 例(41.46%),显效10 例(24.39%),有 效4 例(9.76%),无效10 例(24.39%),总有效率 为75.61%(31/41);B 组治疗基本痊愈24 例(57.14%),显效11 例(26.19%),有效5 例(11.90%),无效2 例(4.76%),总有效率为95.24%(40/42);B 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3,P=0.011<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1%(8/41),其中发生头痛3 例(7.32%),血糖升高2 例(4.88%),失眠2 例(4.88%),心动过速1 例(2.44%);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42),其中发生失眠1例;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8,P<0.05)。
2.4 两组PSP 评分比较 治疗前,A 组PSP 评分为(53.61±3.88)分,B 组PSP 评分为(53.54±3.91)分;治疗后,A 组PSP 评分为(54.26±4.33)分,B 组PSP 评分为(66.57±4.98)分;治疗前,两组PSP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2,P=0.467>0.05);治疗后,B 组PSP 评分显著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0,P=0.000<0.05)。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范畴,其病因未明,表现为感知、行为、思维、情感等多方面障碍,临床特征即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该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具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可能,部分患者可痊愈。临床上,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较常见,诊断标准多样,尚无统一定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难度大,其与遗传、社会、化学、性格等[4]因素有关,复发率高,绝大多数患者存在知觉、情感、思维等方面障碍,导致日常生活及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临床治疗中,依据患者情况,给予控制,使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当前,药物治疗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普遍,其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减少不良反应。该背景下,预先采用PANSS 评分对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等进行评估,评估各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是否严重,其标准化程度高,是对精神病理评定量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的综合,主要用于评定患者精神症状中的严重程度,在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适用性强。
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典型抗精神分裂药物别名为初代抗精神分裂药物,能够对神经系统的D2受体进行竞争性阻断,这与其药理作用有关,但用药后会造成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催乳素升高等不良反应,导致其临床疗效大打折扣[5]。非典型抗精神分裂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类药物,其药理学作用在于把5-HT 受体、D2受体阻断,倘若按常规剂量用药通常不会产生椎体外系问题,耐受性良好,在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普及及推广度高。虽然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已经具备丰富的药物应用经验,但当前仍以单一用药为主,有关联合用药的相关实验、研究等并不多。依据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点实施氯氮平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但用药过程中需对患者实施严密监测,对各类不良反应进行有效处理,以至于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奥氯平属于一线药物,与氯氮平相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个月后,B 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及总分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组PSP 评分显著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奥氮平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显著提高,并且很少发生不良反应。曾有研究[6]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期间50 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临床研究,随机划分A 组和B 组,每组25 例。A 组采用口服氯氮平方式,B 组实施奥氮平治疗,结果显示,与A 组相比,B 组临床疗效显著,B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A 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实验结果与本次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应用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与阳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强,患者的认知功能显著提高。然而由于实验时间短,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样本数量太少,以至于结果普遍性有所缺失。未来一段时间将扩充样本数量,再次开展同类研究,得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实验结论,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