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月
T2DM 患者是由于胰岛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血糖水平过高,在老年群体高发。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二甲双胍是常用治疗药物,通过阻碍胃肠道吸收利用葡萄糖,从而提高外周葡萄糖的使用,调节血糖浓度,以达到治疗效果[1]。沙格列汀是一种新型药物,能够对胰岛细胞起到调节作用,从而对血糖水平加以控制,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出协同作用,提高降糖效率,改善临床疗效。为研究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本文于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的患者中,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90 例T2DM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69.82±6.35)岁,平均病程(2.46±1.19)年。观察组男22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70.34±5.73)岁,平均病程(2.35±1.2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T2DM,病程≥1 年[2];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允许,患者自愿参与;③排除患有精神障碍,器官障碍等疾病的患者;④排除患有1 型糖尿病的患者;⑤排除资料不全,未全程参与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单独治疗,0.5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5 mg/次,3 次/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与指标改善FPG<7.0 mmol/L、2 h PBG 较治疗前下降>10%,有效率=有效/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静脉血2 ml,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FPG、2 h PBG、HbA1c 水平。③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HOMA-IR、HOMA-β。④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恶心、腹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治疗有效37 例(82.2%),观察组治疗有效43 例(95.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FPG(8.23±1.53)mmol/L、2 h PBG(10.93±3.06)mmol/L、HbA1c(7.16±1.17)%,治疗后分别为(6.34±1.67)mmol/L、(9.26±1.36)mmol/L、(6.63±1.38)%。治疗前,观察组患者FPG(8.15±1.48)mmol/L、2 h PBG(10.92±2.54)mmol/L、HbA1c(7.14±1.12)%,治疗后分别为(5.42±1.45)mmol/L、(7.73±1.32)mmol/L、(5.21±1.31)%。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 PBG、HbA1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 h PB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OMA-IR(4.76±1.25)、HOMA-β(35.61±2.94),治疗后分别为(3.58±1.14)、(67.83±11.47)。观察组患者治疗前HOMA-IR(4.72±1.19)、HOMA-β(35.52±2.82),治疗后分别为(2.08±0.34)、(157.61±15.80)。治疗前,两组患者HOMA-IR、HOMA-β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OMA-IR、HOMA-β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出现呕吐2 例(4.4%),恶心3 例(6.7%),腹泻3 例(6.7%),总计8 例(17.8%);观察组出现呕吐2 例(4.4%),恶心4 例(8.9%),腹泻4 例(8.9%),总计10 例(22.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8%与观察组的2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DM 是我国常见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功能异常,无法发挥出生理作用,调节人体的血糖水平,使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患者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的临床表现[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T2DM 发病率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若患者血糖水平长期保持在高水平下,极容易引发肾病、视网膜病变、血管栓塞、脑卒中等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T2DM患者主要为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器官功能衰退,且存在多种基础病,对于药物治疗的耐受力较差,极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依从性。T2DM 是由于患者胰岛β 细胞受损,胰岛素抵抗异常,造成患者血糖水平过高,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4]。T2DM 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联合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糖尿病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血糖水平,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指出,对比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效果,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低[5]。证实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降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防微血管病变。
沙格列汀作为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种新型药物,安全耐受,和磺脲类等药物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沙格列汀通过对DPP-4 选择性抑制,能够进一步提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促进胰岛素释放多肽[6]。由于多肽和高血糖素样肽能够被快速降解,可有效特异性延长抑制DPP-4 酶,从而延长作用时间,让血糖得到持续性控制。有研究指出,联合应用沙格列汀以及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让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联合用药优势明显,促进患者胰岛功能的改善[7]。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T2DM 的一线药物,可通过递增剂量提高患者耐受量,从而让患者血糖水平得到稳定控制,作为常用口服药物,患者服药后药物可快速发挥药效,让患者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得到提高,让胰岛素抵抗得到减轻,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血糖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用药安全性具有良好保障,患者耐受力较高,可广泛应用于T2DM 患者中。有研究指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减少外周胰岛素抵抗以及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让血糖水平得到降低[8]。有研究提出二甲双胍是通过促进细胞信号的沉默,发挥转到蛋白功能,对胰岛素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起到抑制作用,让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有效增强,缓解胰岛素降解,让葡萄糖得到吸收,恢复患者血糖水平[9]。
二甲双胍是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合成,让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提高,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沙格列汀作为选择性DPP-4 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让促胰岛素活性延长,促进释放胰岛素,降低产后释放的高血糖素,从而让β 细胞的反应力得到改善[10]。联合两种药物能够发挥出协同药效,从而促进β 细胞的改善,达到理想的降低血糖的作用[11]。经本文研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合用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治疗疗效,治疗效果远好过单独用药治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 h PB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能够稳定患者血糖水平,降糖作用更显著,表明联合用药显著提高胰岛素水平,减少胰岛抵抗,让人体对胰岛素更加敏感,从而让胰岛β 细胞功能得到改善[12]。通过观察胰岛素抵抗和β 细胞水平,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OMA-IR、HOMA-β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联合用药的优势,患者胰岛β 细胞以及胰岛素抵抗均得到缓解,患者免疫力进一步提高,提高胰岛细胞功能,让临床疗效更稳定。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8%与观察组的2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稳定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胰岛功能,避免患者并发多种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T2DM 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胰岛功能,让患者血糖水平更加稳定,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上具有突出优势,具备用药安全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