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01-03 18:11郭佩婕
课外语文 2021年21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心理学初中生

郭佩婕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初级中学,甘肃 陇南746000)

引言

古今中外,任何一场教学活动都建立在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而作为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表明,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教育学心理,从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心理为主,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来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初中生迎来更加美好的人生。

一、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所谓教育心理学,就是在教育范畴内不同主体所具有的不同心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更多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设计、对教学方法的改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引导和帮助等内容。从相关学习理论层面上讲,教育心理学有行为主义、认知观点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在环境的刺激下所做出的行为反应,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引导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的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认知观点的学习理论在克勒的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等学说的基础上表明学生内部认知的变化过程,强调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最后,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心理学的对象和主体,同样地,教育也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这些学习理论在构成教育心理学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不同层次和角度的思路,让教师开始重新正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促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转变教学观念,正确使用教学方法来更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为教师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另外,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方面,它同样为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因此,教育心理学无论对于学校、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正确开展教育活动

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教育心理学,就需要把教学的目光放在初中生这一群体上,根据这个时期的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特征来正确开展教育活动。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这个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从抽象逐步转变为具体,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比起小学生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正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处于过渡阶段,所以大多时候他们对某一事物或观点的看法都需要依托于感性经验,并常常伴随着固执和偏激。第二,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的情绪和感情通常呈现出两极性,比如有时会产生焦虑、冲动的情绪,有时又会产生孤僻、苦闷的情绪。第三,比起小学生,初中生的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扩大,他们开始对外界事物和未知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会积极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来获取独特的体验。针对以上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来分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取向,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得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他们这个时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来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在每堂课教学中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观沧海》一课为例,这首诗以曹操与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之间的战争为历史背景,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经过碣石山时所写的。因此在讲这首诗之前,很多学生会对这一历史背景的具体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拓展这一方面的内容,讲述曹操北上征伐乌桓的具体过程,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引入,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这一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古诗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曹操当时想要实现统一中国宏愿时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在增强对知识点的把握时,减轻了对诗歌学习和赏析的难度,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关注学生情感状态,建设高效课堂

由于初中生在这个阶段所表现出的情绪极其不稳定,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状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耐心的引导和帮助。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藤野先生》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鲁迅眼里是伟大的人,是因为哪些具体事例呢?”这时,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因为藤野先生对鲁迅给予了热心的希望和不倦的教诲。”有的学生说:“因为他在工作时中规中矩,在生活中不拘小节。”也有的学生说:“因为他对学生的关心是无微不至,充满尊重的。”等等。这时,有些学生会找错答案,或者给不出答案,教师就要以友善、理解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帮助,切忌讽刺、挖苦和歧视学生,使得学生在情绪波动的状况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或者萌生弃学、辍学的想法。因此,多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换位思考,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并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他们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要相信他们终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夫子施教,各因其材。每一位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着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学生挖掘潜能、发展个性的有效渠道。因此,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在结合教育心理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这篇文言文时,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为他们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比如,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掌握文中字词的读音和一些文言文字词,例如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字词,然后理解整篇文章描述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而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根据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来加以拓展和引申,例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中“也”表判断,是判断句。教师就可以让这些学生找一找文中有没有同句式的句子或者以前有没有学过相同句式的句子。这时,学生很快就会联想到以前学过的《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也”表判断,是判断句,还有《山市》中“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中的“也”同样为判断句。通过上述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让他们在实际学习的情况下开展了有效的学习,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学生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使得班级整体学习水平有所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转变具体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所得到的有效成果。要相信,只有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才能、健康成长的天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会充满欢声笑语。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心理学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