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聪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演武乡初级中学,甘肃 庆阳 745704)
“读”与“写”都是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模块,也是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内容。分析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的实际特点可知,教师要想加强语文教学管理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就应当充分满足“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相关要求,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充分利用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利用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只有充分实现二者的有序结合、紧密联系,才能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介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针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以此加快初中语文教学探索,推动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
初中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写作素材,对其后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收集写作素材。阅读本身就是学生收集和记忆写作资源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其写作基础的核心保障。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全面结合,教师就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收集和整理相关写作素材内容,通过构建课内外的阅读模式,养成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这不仅可以提升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将写作的主要内容和真正的生活情境充分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意识,让语文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
例如,在教授《我的母亲》的写作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次阅读,让学生将作者母亲的相关事件进行表述和分析,通过逐条罗列分析和全面系统的比较观察,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和方式,明确作者运用写作素材完成作品的手法和方式,同时理解写作的主要素材内容。阅读方式的构建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写作方式,也能全面地分析文章的主体结构,更能促进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能明确在写类似文章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切入,选择怎样的素材。另外,教师为了达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可以组织学生以“我心中的最重要的人”为题进行写作练习,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在生活中探索、在阅读中观察,从而获取更多的基础素材和阅读素材,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主题思想的合理性,决定了整篇文章的阅读体验效果,彰显了文章主题的美感,也体现了作者本身的写作能力。合理的文章结构并不是刻意捏造,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需要作者不断地分析和系统研究,对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认真思考判断。对很多初中学生来说,写作练习更多的是一边写作一边思考下进行的,并不是在写作前就对写作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对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全面规划,对文章内容进行系统的构思。写作更多的是以一种随意描绘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写出的文章本身就是没有灵魂的,而这种文章也不能有效地体现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只有在教学指导的基础上,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充分地了解文章的主要构思方式和写作手段,让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写作,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全面提升。不同的文章结构类型所形成的结构形式也有所差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不断地思考和全面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认识到用何种方式对文章结构组成方式进行判断和分析。又如,可以通过分析《苏州园林》中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描写,继而认识文章的主要构思方式,明确从总体描述到分别记录的写作方式如何应用。之后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自身对建筑主体的认识,描绘出自己记忆最深刻的建筑物,将此建筑对于自身的影响进行细致的说明,以此提升写作水平,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实现写作水平的逐渐提升。
例如,在教授《小石潭记》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不同文章结构的认识,教师要求学生对于文章的不同结构形式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思考作者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如何构建文章结构,不同文章结构所组成的主要原因,也需要学生对不同段落结构的段落衔接方式进行系统的观察。另外,在进行其他课文阅读时,需要对不同的段落结构组成方式进行观察判断和分析。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苏州园林》中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描写,继而认识到文章的主要构思方式,明确从总体描述到分别记录的写作方式。之后组织学生根据自身对建筑主体的认识,描绘出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建筑物,将此建筑对自身的影响进行细致的说明,以此提升写作难度,在强化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实现写作水平的逐渐提升。
写作的本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不同的模仿方式所产生的模仿效果有着较为显著差异,只有语言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模仿,写作优势也会较为突出。无论是哪种语言方式,要想灵活地使用和高效地创新,都需要经过长期模仿才能实现。在反复的模仿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全面的分析,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也会逐渐加强,应用技巧也会逐渐丰富。在阅读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引导,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在不断阅读基础上,摘录自认为较为优秀的句子,或对一些典型段落进行模仿练习,长此以往,自身的写作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仿写练习,可以实现课内外课本读物阅读模仿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定的摘录任务,以周为单位进行阅读仿写任务布置。让学生在每周的学习中保证5000字左右的课外阅读量,从反复摘录和运用中,逐渐加深对阅读知识的理解,收获写作的乐趣。
例如为了构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推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发展,教师可以组织以“家”为主题的文章仿写展示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摘录的语句、作品、文献资料等进行关于“家”的文章写作,在班内组织评比活动,对仿写最佳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读写活动中,在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提出,教学工作的全面实施要基于创新进行实现。创新,不仅要实现思想上的创新,也要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在当前教育改革要求全面落地的基础上,仍旧有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以传统的教育模式推进教学工作,没有认识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对学生教学指导的重要意义。初中学校应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基础要求,在现有的教学管理基础上,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关注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利用现有的学科培训指导方式,让初中语文教师逐渐转变思想,成为当前初中教学工作的创新者和突破者。结合“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实现初中语文写作与阅读之间的有效结合。
例如《提醒幸福》这篇文章,本身是一篇简单的泛读文章,在课堂教学中,本就不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式,对文章内容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读分析和基础知识的灌输。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分析,本着教学创新的基础理念,为了有效地推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高质量落地,教师可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自主地进行阅读分析和思考探究,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分析,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核心内容,主动地去收集文章中所蕴含的优美词汇和灵动的句式形态,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实现文本之间的交流互动。另外,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对“幸福的真谛”进行思考,学生可以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逐渐明确写作的核心,开发出更多写作的方式和主题思想表述方式。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才会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教学观念转型,实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推动教学创新对当前的教育模式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生是落实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实现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思想的核心,只有在当前的教学工作基础上,施行具有明确影响力的教学方式,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树立其读写结合的意识,使他们逐渐成为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落实中的主要参与者。在长期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教师的配合者,教师教导什么,学生就执行什么,教师想要做什么,学生就需要跟着做什么。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有鉴于此,部分学生仍不知道在课堂教学中要干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生认为阅读是简单地读书,写作就是单纯地表述,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要想实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需要在现有的教学工作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的意识,这也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目标。学生读写结合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在现有的教学工作基础上,做好系统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设定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思维模式,让学生正确认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明确如何有效地加快读写结合的落实,体现自我价值。
例如在教授《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可以提出“看到题目,大家所能联想到的是什么”的问题。通过问题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讲述自己对大自然,对大自然景色和季节的变化等的认识。教师可将学生所讲述的内容作为写作案例,让学生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呈现。课堂中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更深,在不断地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生活中探索话题,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念。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更是有效地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主要手段。“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正确认识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合理开发读写结合的方法,才能让初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个人综合能力,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真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