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蔚然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临沂 276000)
随着教育观念的优化和完善,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逐渐增强,以人为本和从学生出发逐渐成为高职院校进行学生教学管理的基本思想,这对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建立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撑,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管理成为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必然发展趋势,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其中人性化是我国当前高校进行教育管理的主要改革方向,也是在学术研究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思想。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其教学与管理能力受到社会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扩招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强化管理工作效率。由于我国传统教学管理思想的长期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思想落后、方式传统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运用,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对学生管理情况进行积极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提出先进的管理方式,将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进行融合,不断优化学生的教学管理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出一批具有先进能力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在当今强调法制社会的大环境下,制度是保证任何一个组织完成科学有序的工作安排的必然要求,脱离了制度化管理,组织的安排都浮于表面,难以落实到实际过程中,因此必须重视对制度化的应用。其中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制度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要建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规章制度。高职院校必须在满足法律条件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的管理,确保学生的行为符合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在保证学生自身权益和成长自由性的基础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此外高职院校要严格执行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管理。避免学校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而使规章制度形如虚设,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脱离有效限制,导致重大意外的产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人性化管理是优于传统的单一制度化管理的一种高级的管理追求,能够以人为本进行新理念下的管理。高职院校在当今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人才培养作用,能够向社会输入具有专业素质的大批量专业人才,而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重心在于实践技能的学习,因此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集中在实习和实训等部分,相对弱化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视,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内在素质与外在能力不匹配的现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视,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突出人文关怀,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人性化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自身需求出发。其次是情感共鸣,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当前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主要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进行简单的说教,这种教育方式使教师处于绝对的教育中心位置,没有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这种空洞的说教不仅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探究,还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产生叛逆心理排斥教师的教育与管理,使师生处于敌对的教育关系中,不利于高职院校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往往将自己放在更高等的位置,没有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在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心理情感状况,单方面的对事件进行判断和决断,导致学生难以参与到管理工作中,降低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高职管理人员不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人员,更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引导者和服务者,是与学生共同合作的平等关系。但是在目前的部分高职院校中,管理人员没有对自身的管理位置形成清晰的认知,将自身放在了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在日常管理中仅从自身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发展方向,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要在高职学生管理中进行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必须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突出其中的人性化特征,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和相辅相成。在当前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大多数院校的制度化管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和广泛的推行,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要求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在全校实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规章制度中的制定内容仍然主要与学生的个人名誉以及学位学籍等部分密切相关,能够在社会上对学生的长期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没有在内容中考虑到学生的个人需求情况,忽视了人性化的体现,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规章制度的内容优化。如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有效的学生申诉制度,在学校网站或是公众号中设置专门的学生申诉渠道,能够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后进行相关的考虑与考察,根据建立的申诉制度按流程进行问题复核和再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教学环境的稳定。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仲裁制度进行教师工作的监督。当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或是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违反了学校条例,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学生的权益受到损害,高职院校要及时组织教师和学生对该人员进行仲裁,对具体情况进行审查,严格维护学生的权益不受侵犯。
高职院校在制定了科学良好的规章制度后,必须要保证执行过程中的人性化,从而实现合理的进行学生管理。对学生进行处分是高职院校在管理工作中具体执行的主要方面,当学生发生违规行为后,高职院校要及时对整个事件进行具体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对其中涉及的全部人员进行询问,在综合考虑后得出最佳的处理方案,并将处理结果通知家长。如果学生和家长对处理结果存在异议,高职院校可以允许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申诉,通过高职院校与学生的再度接触和有效沟通进行事件的分析和相关疑问的解答,消除学生对处理结果的不满。同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教师单方面管理出现的管理不当问题,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深层理解。
教师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引导者,教师的管理能力对最终的人才培养结果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人性化管理的重视,转变自身的教学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式的学习与管理。教师也要摒弃传统的师生依附关系,在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从学生出发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式的思考,避免独断的解决对学生造成的心理损伤和利益损害。此外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创设恰当的教学与管理环境,降低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抵触感和畏惧感,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学生是影响其自身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只有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实现学生的全方面高素质发展。高职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性格养成的黄金阶段,在该阶段进行学生管理能够对学生自我分辨能力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人性格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心理状况出发,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能够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对自身的感受以及内心真实想法的理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考虑与分析,从自身出发,以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为目的进行问题的结局,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解决的过程中总结出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态度,从而自觉遵守社会法律法规,对学生今后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高职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高素质发展,其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式管理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高校可以通过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突出人性化特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加强对人性化管理的重视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等,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从学生出发进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发育,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