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辉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国际问题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必将为青岛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动力和空间。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青岛市应抢抓在“双循环”中连接南北、贯通东西“双节点”价值的机遇,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以开放思维集聚全球资源要素,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培育新增长点,助推青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内容的新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增加值为16192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比重的16.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为9.3%,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5个百分点。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其带来的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趋势将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布局和调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将呈现新的趋向。人们对健康卫生更加重视,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将发生变化,大健康产业以及与健康相关的消费业态将得到创新发展,开放式运动带动户外运动用品的体验消费;赋予健康知识、健身体验消费将得到青睐;街区式开放型的购物中心更受消费者喜欢。这些消费趋势将促使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中,更加关注居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引导企业扩大绿色食品、药品、卫生、健身器材等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消费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快推进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平台消费、智能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促进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近年来,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2020年以来,全力落实国家“六稳”“六保”政策,在一系列创新驱动政策措施作用下,新动能加快培育,新经济快速发展,成为青岛发展新引擎,推动青岛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1.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加快成长,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青岛市出台引领性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发展数字科技、集成电路、氢能等十大引领性未来产业。依托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编制出台新经济业态模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线上服务、新金融服务等4大领域18类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经济业态模式的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区和生态创新区。[1]截至2020年7月,全市新增线上批发、零售、餐饮纳统企业376家,推进重点时尚商贸项目29个,总投资额489.1亿元;在拼多多新增注册地址为青岛市辖区的店铺3047家,实现销售超过3亿元。2020年1~6月,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1.8亿元,增长3.2倍。
一是顶格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青岛市通过打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5G智能电网实验网。推进中科钢研、芯恩等7个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目前全市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到93家。部分新产品产量增势强劲,2020年上半年,青岛市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传感器、智能电视产品产量增长分别是45.2%、38.7%、24.5%、22.1%。
顶格推进“十强”产业发展。围绕全省“十强”产业,青岛市建立了领导顶格推进机制,压实13个产业专班责任,实行产业专班任务清单化。2020年1~6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高端装备产业中船舶海工行业产值增速由负转正,预计增长2%。高端化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9.6%,同比增长3.4%。生物医药领域抗疫产业加速崛起,汉唐生物公司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合、简码基因公司核酸检测试剂盒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0%。
二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近年来青岛市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推进。如作为5G试点城市之一,2019年5月,5G“智慧塔”落地青岛动车小镇;10月,华为5G+超高清多场景应用在青岛篮球顶级赛事上获得成功。“互联网+”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依托互联网的线上服务业新模式迎来发展新契机。2020年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平台、数字内容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9%、22.3%、105.4%。在线上娱乐、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线上生鲜等“线上消费”的带动下,前三季度全市电商平台对个人的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83.1%,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7.6%,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4.2%。[2]
深挖传统消费和新型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发放消费券,举办“2020青岛百日万店消费季”“2020八八青岛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培育“青岛购物”品牌;促进传统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等融合式跨界零售业态发展;促进夜间经济发展。
2. 新要素加快汇聚,经济动能接续转换。2020年以来,青岛市积极应对疫情挑战,抢抓国家逆周期政策调整带来的投资机遇,全力巩固15个攻势取得的成果,为市场投资极大增强了信心,新要素加快汇聚。
一是科技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加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打造重大创新平台。牵头胶东5市成立半岛科创联盟,联合山东省沿海7市14家涉海单位筹建海洋孵化器联盟,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加快上合组织成员国技术转移中心、中日科学城建设。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人才,9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二是高端服务业资源要素加快聚集。依托港口等特有的资源禀赋,围绕航运、贸易、金融中心建设,一大批高端服务业资源要素的聚集。4月初,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启动建设,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成为发展重点,首批总投资超213.5亿元的14个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7月8日举行的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上,在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领域青岛与上海已经开始了深度的合作,2个战略合作项目、21个投资项目签约,涵盖文化创意、新经济新基建、金融及股权投资、新零售、互联网工业总部、商贸物流等领域,计划投资总额356亿元。[2]
3. 新机制加快形成,发展生态显著改善。2020年以来,青岛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大力推行“网上办”“自助办”“快递办”等“不见面审批”,实现市级90%以上事项可网办,70%可全程网办。1~6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6.2万余户,增长4.7%,其中新设立企业6.7万户,增长17.1%,全市企业设立登记网办率98.8%。二是推动用地权等资源要素的市场化和差异化配置,规范全市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秩序,首次提出“新型产业用地(M0)”概念,增加了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产业功能,支持新型产业项目发展。三是加快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在总结功能区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应改尽改原则,将15个功能区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推进6项特色改革事项,推行“功能区吹哨、部门报到”,优化营商环境。
1.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贡献率不高,亟待抓住新经济发展机遇,做足“新增量”。与上海、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青岛市新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从GDP占比来看,2018年上海、深圳、杭州的新经济在GDP中的占比都在30%以上,其中上海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深圳为37.8%,杭州为33.9%。青岛市新经济增加值占GDP为28.50%,低于30%。青岛新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作用和贡献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 新经济企业数量偏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足,“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亟待发展壮大。独角兽企业与瞪羚企业的数量是判断一个区域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青岛市独角兽企业稀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偏低。相比上海、深圳等城市,青岛市新经济发展缺乏针尖企业、原创企业和新锐企业支撑。2019年,青岛市仅有6家企业进入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与上海(67家)、深圳(27家)、杭州(32家)的差距较大。其中,青岛新经济行业的独角兽企业仅有少海汇、中加特两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不足,产值占全市比重不足30%。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能力较弱,仅为7.7%,对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值拉动仅为3.8%。“酷特智能”等新经济企业,仍需做大做强。
2019年中国城市瞪羚企业数量榜中显示,青岛有478家瞪羚企业,位居全国第9,但与深圳(2740家)、上海(1723家)不在一个量级。从独角兽企业的商业模式来看,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的独角兽企业更具有超前性,凭借新思路和新技术颠覆了传统行业,迅速集聚起超大体量,而青岛市的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多属于技术跟随和商业模式模仿。
3. 互联网支柱产业及产业集群亟待形成。青岛市支柱产业仍分布在传统的商贸服务、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装备、橡胶化工、现代农业六大领域。2019年中国互联网公司100强榜单中,上海共19家,深圳8家,杭州4家,青岛市未有企业上榜。2019年,青岛市互联网产业全省占比仅为18.89%,互联网尚未发展成为主要支柱产业。互联网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效果亦不显著。目前青岛市已经建立了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中车和明月海藻为基础的5个大中小协同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在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生产要素共享、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但本地大企业的活力和辐射力并不一致。青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产业园区分散布局,规划面积小,企业容量小,承接能力有限,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的明显优势。
4.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需加快步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繁荣发展态势离不开与传统经济的高效协同互促机制。尽管目前青岛市以海尔、海信和青岛啤酒等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奋力推动“互联网+”在传统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但从青岛总体看,仍面临新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缓慢、高新技术引入阻滞等挑战,青岛市新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协同、互促的发展格局有待形成;低层次无序竞争与同质化发展等问题较为明显,支持政策的系统性与前瞻性有待提升。
5. 配套支持能力及政策体量有待进一步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发展初期需要金融支持,而金融机构对新经济产业的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足,一些创新信贷产品,审批审慎程度高,审批周期长,时效慢,使新产品容易错失市场发展机会。新就业群体多以青年为主,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青岛市已颁布就业创业政策“一本通”、创新毕业生及小微企业就业补贴、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等制度,但政策体量还远远不足,亟待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产业布局、项目引进、产业集聚度提升、产业链条完善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无疑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主题。青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的发展应围绕这一重要主题,推进机制创新,多方协同,为新经济发展提供更为通畅、包容、完善的市场环境。依托强大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优势和智能制造技术底蕴,搭建区域协同发展大平台,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1. 围绕做强发展支撑,加快发展新产业,打造转型发展增长极。面对疫情影响下的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趋势,围绕做强产业发展支撑,精准把脉青岛新一轮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动向,制定青岛新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一是重点选取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上下游带动效应显著的产业环节进行培育,加快发展数字科技、集成电路、氢能、新材料、影视文化、现代金融、生命科学、海洋科技、超高清视频、机器人等十大引领性未来新产业,推动青岛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交互技术推动青岛各产业加快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培育发展新产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培育数字经济、生命经济等新优势,构建与新经济产业高度契合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三是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依托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承载,构建互为场景、互为基础、互为生态的协同应用体系。[3]建立涵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机器人、算力算法、区块链、产业数字金融、网络安全技术等全产业生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2. 围绕激发发展活力,积极培育新业态,建设新经济应用场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培育新业态作为促进疫情后经济复苏和满足生产生活升级需求的重要发力点。聚焦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金融、在线文娱、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新型移动出行、在线教育、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医疗等重点新业态领域,实施全方位布局。强化应用场景创新,开展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加强胶东经济圈应用场景合作共建。
3. 围绕增添发展动能,不断探索新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新经济平台。把握电子商务领域细分、融合创新等发展新趋势,加快打造农产品“便利+生鲜+线上超市+即时达”新零售模式。推动大数据、区块链等在医疗、教育、住宿、餐饮等领域深度推广应用,构建新型服务业发展平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市场影响以及后疫情时代消费的爆发式增长趋势,积极培育新消费,打造零售业领军企业,构建以新消费、国际化为核心的商业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建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顶格设计、协调推进机制,将青岛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新经济发展高地。在顶层设计上,要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的前瞻性动态研究,对其发展的市场环境、平台建设、重点项目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明确青岛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目标,强化规划和政策引领,系统制定全市新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把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脉搏,为青岛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的发展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强化集群。在顶格协调推进上,要建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的统筹领导机构,牵头协调推进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就全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打通产业、行业、区市、部门之间的分隔,构建统一指挥、分工协作、权责对等、协同高效的落实机制,增强青岛市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推进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全面促进全市新经济的发展壮大。
2. 细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的“计划清单”。实施青岛市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增加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供给,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努力将青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技术、新产品率先使用和推广高地。细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计划清单”,围绕做强发展支撑,加快发展新产业,打造转型发展增长极;围绕激发发展活力,积极培育新业态,建设新经济应用场景;围绕增添发展动能,不断探索新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新经济平台,为青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
3. 实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应用示范计划”,推动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发展壮大。实施青岛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应用示范计划”,可以选定若干区域开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试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模式,吸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头部企业、“链主”企业集聚,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领域“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瞪羚”企业融合发展,形成相互支持配套的产业生态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信息安全等的双向赋能,鼓励众多传统企业加入5G应用技术创新链,加快构建5G应用商业闭环,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应用示范样本”。
4. “四链合一”,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政策实施精准度。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的需要,及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系统性政策的升级版,加大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决心和力度。对未来科技制高点领域的创业探索建立政策特区,政策要聚焦为创业者提供便利和配套服务;对于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新经济企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要突出精准性,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科技成果转化等普适性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适应新经济知识智力密集特征的制度生态。努力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生态系统。
5. 创新服务监管,营造国际一流的发展生态。实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松绑”计划,构建既包容又审慎的准入监管机制,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及时走向市场。落实“负面清单”准入审批制度,加快破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的准入壁垒。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借鉴上海经验,探索适用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的“沙盒监管”措施,最大程度放宽新业态、新模式的市场准入门槛。完善面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建设,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创新的企业联盟,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