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瑾
(甘肃正诚税务师事务所,甘肃 庆阳 745000)
现代企业资本运作呈现出复杂的特点,而且这种复杂性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税法规制的制定和落地。对于企业而言,资本运作方式不同,具体产生的税务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这意味着现有的税法体系对企业资本运作实践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鉴于企业资本运作方式本身就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本文所探讨的税法规制将集中从三个角度来开启论述。
当下,我国税收体系当中最大的变化在于以营改增为代表的税制改革的实施,在其影响下,国内大部分企业无论是在税务管理还是税收筹划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调整和革新,甚至于对企业的管理思维和发展战略造成冲击。概括而言,企业税收现状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首先,税制改革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为国内之前的税收形式存在有可能导致重复征税的缺陷,因此伴随新经济形势的发展,倒逼税制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毕竟一旦出现重复征税,不仅给企业本身带来巨大的发展压力,而且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
其次,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外部环境的日益开放,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倘若不围绕服务业进行税制改革,会对我国的经济结构造成直接影响,更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直接发展。因此,从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税制改革的要求以及细节,对第三产业更为有利。
再次,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加强税法规制的学习以及最新政策的理解和吸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很多企业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需要在内部设置专门的岗位、部门进行税务关联工作,确保企业可以依法纳税、合理纳税,规避税务风险的同时,也能够合理规避纳税成本。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企业内部并没有意识到这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决策层,往往忽视了税务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人才选拔以及岗位设定方面没有予以关注。所以从宏观角度来说,这仍然是一个漫长调整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最后,税制改革的推进让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税收平衡逐渐建立起来,从长远来看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及导向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资本运作、投身资本市场,税务管理和税收筹划已经成为其绕不开的一环——这也是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在资本运作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存在。
当下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在助力企业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企业而言,资本运作的方式主要包括并购重组、融资以及股份制改造等。通过实施证券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IPO资本市场当中,进而实现长期融资的目标。企业在进行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会借助多样的方法,呈现出多种形式,其中改制上市的操作办法相对常见,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如此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企业的融资途径,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当企业可以成功进入市场并且可以实现对资本市场规则的有效利用时,其可以通过对资本进行管理运营,再借助证券发行的方式进行集资,最终借助并购重组的方式来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资本运作主要是指企业规划以及使用资本进行活动的总称,也可以被理解为企业结合之际情况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通过概念,我们可以清晰地意识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资本运作存在的价值以及意义,其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是否能够得到最大化实现。整体而言,资本运作属于一种高层次的商业运作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本效益的更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资本运作,并且希望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效益,改善自身的运营管理条件。
在影响到企业资本运作的一系列因素当中,税收筹划和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与此同时,资本运作本身对于企业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方向影响,促使其必须重视内部的税务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关注税法规制的内容以及要求,确保资本运作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企业依法纳税是得以顺利上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因为资本运作涉及的金额一项比较大,所以企业在进行重组方案的设计和制定时,必须考虑方案对企业税务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国内现有的税法规制变动有所频繁,而征税部门本身的自由裁量权力又相对较大,再加个地区的税法规制有所不同,很大程度上给企业的资本运作实践带来不小的困难。
(1)IPO
根据国内相关法律要求,凡是要在境内进行A股上市的企业,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以及要求。基于此,如果企业正在进行IPO,必须结合税务方面的要求,实现二者的高度整合:第一,不能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第二,不可以出现税收依赖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早已经出现了偷税漏税的行为,美其名曰为了企业发展考虑控制成本。而且为了有效地降低相关税费,其在寻求上市渴望将自身的实力显示出来的时候,往往会面临始料不及的矛盾。但是纳税是每一个公民所应尽的义务,企业也需要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履行这样的义务,一旦出现违规的操作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税收问题必然会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必须对其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而为了能够真实体现上市企业的税务数据,有必要进行严格的调查以及分析,结合已有的材料进行严格存档。通过调查,证监会会进一步对发行人提出要求,作为发行人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对近期的税务情况进行严格说明。具体来说其包括几个部分的内容:第一,近期所得纳税申请表;第二,发行人需要出示各种有关税收管理的优惠文件,这些文件的发起人必须是政府或相关机关;第三,有关该税种纳税的相关律法以及会计建议;第四,由相关机构出具的,对近期发行人纳税情况的证明;第五,由企业自行提报近期的财务情况说明。
(2)并购重组
并购重组也是目前企业资本运作的一种主要形式,与此同时,其也是对税法规制以来较多,内含风险较大,很有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冲击的一项运作方式。
①税务重组的方法
税务重组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即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
一般性税务处理就是指在重组的过程中进行税务处理,在具体进行企业重组的过程中,需要确认资产所得以及与之相关的损失。如果是用一般性的处理办法,可以将每一项充足的业务进行交易的区分,具体可以划分为两种交易类型,即旧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转让,以及满足交易过程中的各方股权支付。
旧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转让,意味着使用相当一部分金额对新资产展开购置。针对此类情况,如果出现市价高于计税成本的后续,那么差额就会成为所得税,反之就有可能出现损失。几乎同一时间,企业当中的所有资产还需要根据交易金额的计税情况进行重新确认,以免在重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反复的确认。毕竟在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的过程中,通过转让所获取的损失以及所得,都是借助交易价格来进行最终认定的。基于此,企业需要通过交易价格确定计税基础,进而为下一阶段交易活动的开启奠定相应的税务处理基础。
满足交易过程中的各方股权支付使用的是递延纳税的方式,企业在重组的过程中因为并不会出现税负的变化,也就不会调整和变革纳税义务以及纳税基础。举例来说,企业在进行债务清偿时必然会使用非货币资产,需要使用一般性的税务处理方式,将划分为非货币资产的转让价值用于清偿债务——借助这样两项业务确认企业的资产得失,一旦出现债券以及股权之间的转换,就需要将其划分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大类别。通过确认这两类操作方式对债务清偿造成的得失,债务人需要根据支付债务清偿金额不能超出债务计税基础的差价这一原则,确认债务所得,债权人则需要按照收到的差额对债务重组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深度确认。如果能够使用热属性的税务处理方法,企业的应纳税所得必然会占据总额的半数以上;如果企业出现债券以及股权之间进行转让的业务时,及时不对债务清偿以及股权投资进行确认,原始债权的计税基础也可以作为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来提供一定的依据。
但如果是另外一种操作办法,双方股东都能够获得足够的计税基础,利用被收购的股权确认计税基础。企业在进行资产收购的过程中,受让企业的内部股份权益的计税基础会被转让企业所直接获取,其在后来会通过转让资产以往的计税基础进行确定。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在应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方式时,重组双方不能对相关资产的得失进行确认;如果是采用非股权支付,就需要在进行交易时,确认资产转让的得失,调控计税基础。
②前提条件
因为特殊的税务处理本质上属于一项例外的原则,所以其具体需要做的是针对重组的、正常运营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因此,只有重组条件与之完全符合,才可以使用这样的操作办法。
首先,重组必须有合理的目的以及正常的交易,不能存在违背相关法律要求的避税行为,更不能存在任何有意推迟缴纳税款的心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双方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没有发现的但是已经存在的税收利益。其次,被收购的资产比例必须完全符合规定,因为如果出现资产比例较低的情况,资产会变得更加普通,这对于使用特殊性税务管理所展开的操作,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再次,企业的资产经营必须具有连续性的特征,而且经过重组的企业在一年之内不可以被改变重组规范和操作模式,在此过程中股权支付的比例也必须和规定的比例完全吻合。最后,股东的所有权必须具备连续性,其存在也是为了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避税情况。
在这些所谓的制约条件当中,除却第一条属于定性要求,其余全部为量化要求。而且从这些内容也不难发现,一旦出现“借壳上市”的情况是不可以使用特殊税务处理方法的,通常会选择对原有经营调整和改变的方式来达到相应的目的。企业在执行转让业务时,一旦出现受让方取得超过40%的支付额,就不能使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办法;所以此时企业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方法,先进行分割,然后转让部分业务,在取得30%的价款后转让剩余业务。在此期间如果有股权支付的情况,可以使用特殊税务处理办法,也就是所谓的分步骤重组。根据相关规定,在企业重组的一年之内完成分步骤重组,如果现金支付金额没有和法定比例相一致,就不能使用特殊性的重组方式。而为了让我国落地相关重组的要求和制度文件,相关部门已然开始了对股权收购的调整以及部分内容的有效优化。
另外,因为国内已有的税法是企业进行所得税计算以及贯彻相关要求所必须秉承的规范,国内已经对重组过程中的税务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是特殊性税务处理的部分仍然要持续优化,争取向国际重组立法靠拢。举例来说,在应用该办法时,作为投资方有必要向相关机构证明重组目的的合理性,但是严格意义来说如何认定目的的合理性并没有准确的条例进行约束和制约,如此会导致实际实施过程中一些机构间接拥有大量的执法裁量权,最终导致所得税处理不够规范。
(3)融资
作为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另外一种重要手段,融资过程中的税务问题也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当下,企业所能够采用的融资运营方式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债权融资以及外部股权融资等。不同的融资方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但是整体而言,对于提高企业资本运作的效果、突破瓶颈,扩大市场份额都会产生相对积极的影响。要想推动企业资本运作更为顺利地进行、更为良好地运转,与融资相关的税法规则需要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进行把握和分析:
首先,企业内部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借助监督管理的力量,提高资本运作的实施效果。企业内部有必要设置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赋予其足够的监督管理权限,切实提高其监督管理水平。
其次,企业内部必须构建完备的信息交流机制及共享平台,在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效能的同时,要从根本上规避违法的资本运作,为内部良好资本运作的生成提供合理的氛围以及条件。
再次,以此为基础,企业需要全面推行人性化的奖惩机制。针对责任心强、综合素养高、业务能力强、道德品质过硬的工作人员,要予以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比如发放奖金福利、提升绩效等级、提供带薪培训以及岗位晋升机会等。如果工作人员本身的业务水平进步迟缓、责任意识比较单薄,职业道德素养比较匮乏,就需要严格予以通报批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身工作。
最后,融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资本运作的风险系数、税法规制的执行情况以及综合效益指数。倘若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够合理,很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发生断裂,进而增加市场运营的风险指数,影响到企业的后续发展。在资本市场当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真实诉求,选择直接或者间接融资的办法。两种融资方式各有利弊,并且在税务管理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企业必须慎重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资本运作过程中会使用银行贷款这样一种融资办法,股票以及债券融资占比并不高。这样不仅加剧了企业通过借贷来维系运营所承载的负担,也促使企业必须面临较大规模的借贷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需要优化以及及时调整内部资本结构,压缩和控制运行成本,不断扩大资本效益的增长空间,确实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进行资本优化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适当调整股权以及债券融资的比例,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优势和价值,保证资本运作的良好状态。
总而言之,企业在进行资本运作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税负的最优化,也要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实现,充分发挥重组的价值以及有效性;否则,企业运行过程中会面临较高的风险,让资本运作面临诸多的阻力。显而易见的是,当下企业内部的资本运作虽然确实存在不完美的因素,但是只要掌握其规律性和特性,就还有改进的空间,就还有能够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和运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