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研究述评

2021-01-03 05:47李俊俊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救济学者中国共产党

陈 静 李俊俊

(1.山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2.齐鲁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对于近现代的中国而言,民众贫困的原因复杂多样,而在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发展进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解决中国社会的贫困问题不懈奋斗,并在努力带领广大民众摆脱贫困的尝试中不断创新政策、完善举措。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进程中为摆脱贫困所做的努力: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摆脱贫困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推行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1]。应该说,带领中华民族摆脱贫困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相始终,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反贫困的机制与思想,也推进了诸多反贫困的实践活动。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开发进入机构建制与制度建设阶段。学术界在努力为扶贫开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部分学者将关注点延伸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帮助民众摆脱贫困的历史。在这一场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的热潮中,主要形成了社会救济与扶贫两种话语体系来分别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的不同阶段。但是,就学术界现有综述成果而言,大多专注于梳理中国共产党扶贫史的研究,而忽略了改革开放之前作为中国共产党反贫困重要举措的社会救济研究的总结,或者将两者作为完全不同的社会政策区别对待[2][3][4][5][6][7][8]。笔者认为,将作为中国共产党反贫困重要内容的社会救济和扶贫共同纳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的研究视野,不仅能够保证论述对象的连贯性,而且可以更为准确地概括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研究的历史脉络和大致状态。

一、社会救济话语下的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与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共同推进的还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涉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方面[9][10][11]。其中,作为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和社会保障体系重要内容的社会救济研究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并主要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三个不同阶段作为研究对象,且深刻阐释了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与特性[12][13][1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救济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有组织的社会救济活动肇始于中国济难会的成立。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正式的救济组织,中国济难会一直是学者们重要的研究对象。学者的研究主要从共产国际和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对中国济难会成立的引导与支持,五卅惨案作为中国济难会的成立契机和中国济难会的救济活动等方面展开[15][16][17][18]。此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实力与财力尚小,中国济难会的救济对象主要为革命者及其家属,是对特定人群的社会救济,此时的社会救济与其说是反贫困,更多的是对革命者及其家属生命的保护和基本生活的救助。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行社会救济活动以达到帮助民众减贫的目的。有学者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的灾荒救济活动并认为尽管该阶段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灾荒防治体系,没有设立正式的机构,甚至一度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但是该阶段的灾荒救治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救济的有益探索[19]。有学者从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的失业、难民、贫民和流民救济入手,肯定中国共产党在此时期的社会救济活动和成效,同时也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救济体系,在救济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20]。有学者则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在苏区进行社会救济的制度性建设,建立了专门性的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以此来保障苏区社会救济和红军家属的优待工作[21]。应该说,无论是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社会救济活动出现成绩的肯定,还是对该时期出现问题的剖析,都可以佐证中国共产党在该阶段的社会救济体系已经开始建立,社会救济活动也已初具规模,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有组织、有规模的反贫困实践的开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经营革命根据地并获得广大民众的拥护与支持,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开展的社会救济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战争和灾荒成为民众贫困的主要因素。战争使数以万计的民众沦为难民,中国共产党积极采取各项举措来解决这一贫困问题。陕甘宁边区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不断、财政拮据的状况之下,努力调动边区政府、边区群众以及难民自身等各方力量,不仅有力解决了难民安置问题,而且依靠难民促进了边区的经济发展和土地开发,实现了难民救济和陕甘宁根据地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22][23][24]。灾荒方面,旱灾、水灾、蝗灾是造成抗日根据地民众贫困的重要自然因素[25][26][27][28][29][30],为此中国共产党带领革命根据地民众通过放赈救急、粮食管控、社会互济、兴修水利、发展工副业生产、妇女纺织运动、建立义仓等方式来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31][32][33][34][35][36]。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反贫困举措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在应对战争和灾荒问题上都找到了卓有成效的途径与方略。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延续了抗日战争时期应对灾荒和战争的反贫困举措,而军事斗

争上的不断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能够顺利推行各项政策的重要原因[37][38][39]。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反贫困努力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在国际合作的开展。抗战胜利后,为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与民众造成的伤害,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对中国展开援助。由此,中国共产党的救济工作出现了与国际组织和国民政府进行合作的局面。有学者考察了国共双方围绕善后救济物资分配发生的激烈争论和冲突,并指出尽管中国共产党尽最大努力争取救济物资,但是随着国共双方政治和军事冲突的不断升级,以及国民政府凭借在物资分配上的掌控权对中国共产党实施压制,最终致使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救济活动落寞收场[40][41]。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救济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进行社会变革和制度变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新中国从长期的战争创伤中逐渐恢复的时期。此阶段,灾荒问题、长期战争和社会动荡产生的难民和贫民问题、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失业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举措需要应对的主要方面。

灾荒救助方面,中国共产党大致延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荒举措,包括发展副业、社会互济、以工代赈和发放救济物资[42][43]。不过,由于受到国际冷战环境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对于国际救援的态度与解放战争时期有所转变。有学者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救灾捐赠实践,并指出其主要特点为:中国共产党以倡导生产自救为主,救灾募捐为辅;强调国内互救互助,拒绝一切救灾外援;救灾捐赠政策尚不成熟等[44]。

难民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遗留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尽快恢复接管城市正常秩序工作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有学者以北京市为例,指出难民救济不仅使城市难民增加了对执政党和新社会的认同,而且为之后“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方针提供了舆论条件和生产力基础[45]。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积极调整与改进救济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宣传政策、理论学习和检查纠错等工作方法,在难民和贫民救助政策的推行和效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46][47][48]。

失业问题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到长期的战争和国家经济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包括工人和知识分子两个群体。有学者以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工人失业问题的解决为研究对象,指出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失业工人的安置和救助工作,通过发放失业救济金、以工代赈、生产自救、转业还乡等途径解决工人失业问题[49][50][51][52][53]。失业知识分子方面,尽管失业知识分子的绝对数量不多,但是由于知识分子在当时属于稀缺人才,所以对该群体的安置成为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学者同样以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失业知识分子的救济为研究对象,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组织失业知识分子登记、发送救济金、安排就业、培训专业、思想教育等方式对失业知识分子进行了救济[54][55][56][57]。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救济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学术界有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济与反贫困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救济与国家扶贫事业的衔接研究。有学者指出社会救济与扶贫开发尽管在产生基础、目标人群、政策目标、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同,但都属于中国反贫困政策领域,只有落实好两者的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目标[58]。有学者认为作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核心内容的低保制度承担了脱贫攻坚战中兜底保障的功能,所以应该从参与低保的不同主体出发进行改革提升,以形成低保制度与扶贫制度的衔接与整合[59][60][61]。有学者则从可持续发展、立法、政策、制度等方面探求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62][63][64][65]。具体政策研究方面,有学者以湖南省华容县移民为调查对象,提出社会救济与扶贫相结合的重复脱贫机制的建立[66]。另外,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的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以贫困村灾后重建为核心的社会救济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状态和特点[67][68][69][70][71][72]。可以说,对于社会救济与扶贫关系的研究,学者在肯定社会救济对扶贫工作积极作用的前提下,以社会救济如何更好地为扶贫服务为出发点,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实现两者有效衔接的可能性与有效路径。

不容否认,社会救济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承担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工作的主要角色。改革开放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扶贫开发成为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主要方式。在大规模扶贫开发未实施之前,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诸多摆脱贫困的努力,而社会救济是中国共产党为帮助民众摆脱贫困进行的最为直接和卓有成效的举措,而这也是学者在扶贫开发推行之后集中探讨社会救济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的重要缘由。同时,对两者关系的探讨,不仅是对两者在反贫困领域中所起作用的肯定,更是对两者一脉相承关系的清晰把握与认定。

二、扶贫视阈下的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

随着国家扶贫战略的启动,学界对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的研究开始倾向于扶贫史方面并逐渐成为主流。在此,笔者将从整体性阐述和阶段性划分两个方面对扶贫视阈下的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进行梳理。

(一)中国共产党扶贫历史的整体性阐述

对于中国共产党扶贫历史的整体性阐述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扶贫史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史研究和改革开发以来的扶贫史研究。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扶贫史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演变以及马克思、列宁和中国历任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和思想的研究。在反贫困理论和实践演变的研究方面,有学者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间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演变过程,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预防式反贫困战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救济式反贫困战略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发式反贫困战略[73]。还有学者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为消除贫困不懈努力[74]。在马列和中国历任领导人的贫困理论和思想研究方面,有学者从马克思、列宁以及中国历任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出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并对其逻辑内涵和治理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评述[75]。有学者概述了马克思扶贫思想的中国化进程,在梳理新中国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路径提升建议[76][77]。

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即有扶贫的初衷与理念,但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扶贫事业提供了更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资源支撑,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举全国之力进行扶贫工作的历程。所以,对于建国后的扶贫历史研究,是学界的关注重点。在扶贫政策和实践演变研究方面,有学者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政策为中心,梳理了新中国70年的扶贫历程,并指出扶贫工作在扶贫主体、对象和方式等方面的改变[78]。有学者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的实践,并从财政扶贫、世界银行“西部扶贫项目”和民族地区扶贫等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扶贫的创新性举措[79]。在整体性研究方面,有学者从中国贫困概况、扶贫政策的演变、扶贫模式和成效等方面,展示了当代中国的扶贫状况,并对精准扶贫进行了着重阐释[80]。有学者指出新中国70年的扶贫史在指导思想、扶贫理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政府主导扶贫的思想;在扶贫理念上,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行为方式上,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方位的综合扶贫体系[81]。有学者则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历史和成效,以及中国扶贫的基本经验和世界意义[82][83][8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历史的研究,在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历史研究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比重。对减贫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有学者尝试阐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稳定对减贫的影响,认为农村经济活力的激发、农户收入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发展促进减贫的重要方面,但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增加则成为经济发展促进减贫的主要障碍和阻力。同时,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减贫的重要保障,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新的贫困[85]。在扶贫政策演变的研究方面,有学者通过对中央一号文件中扶贫政策的分析,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主要特点和创新之处,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开发式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的历程[86]。有学者从目标瞄准的视角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在总结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的精准扶贫仍然存在扶贫对象的精确瞄准、扶贫资金的整合和扶贫对象的参与积极性等问题[87]。在扶贫历史经验的研究方面,有学者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和成就,并指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主要是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扶贫开发模式,即综合开发、全面治理模式[88]。

有学者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的某一时间段作为研究对象,如改革开放初期,有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1978-1985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在梳理该时期扶贫开发方针、扶贫举措和特点基础上,指出该时期扶贫开发能够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于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经验和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领导[89]。

如果说学者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扶贫史研究是个案的话,新时代以来的精准扶贫史则占据了学界研究的主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由此,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精准扶贫时代。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中国扶贫史的梳理,指出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有学者从发展视阈下不同扶贫问题的出现为出发点,在总结世界和中国减贫与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作为中国减贫新阶段的精准扶贫的发展背景、特点、战略和路径等[90]。有学者从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精准扶贫的背景和理论基础方面探讨了精准扶贫方略的形成,并从内容和成效等方面探究了精准扶贫方略的创新发展[91]。其次,通过对贫困原因和识别的研究,为精准扶贫提供理论基础。有学者对物质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综合分析,构筑了一个多维贫困识别系统,希望以此为出发点更好地为扶贫原因的探究、扶贫的识别和精准扶贫提供理论基础[92]。再次,通过对精准扶贫各项举措实施的原因、过程、作用等探究,探寻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和有效实施路径。有学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战略方位,并由此搭建了精准扶贫和扶贫攻坚的战略框架,通过具体的扶贫举措的分析来尝试寻找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93]。有学者总结了精准扶贫的起源、发展历程,并详细分析了产业、金融、教育、电商、旅游、易地搬迁等不同扶贫路径提出的背景、政策的发展、各地的实践和作用等[94]。

(二)中国共产党扶贫历史的阶段性划分

笔者所见最早的中国共产党扶贫阶段性划分的成果出现在1998年,此后则集中于2009年和2019年,即新中国建立60周年和70周年之际。现阶段,学界对于扶贫历史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关于起始时间的界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以新中国建立或者以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共产党扶贫事业的起点。以1949年作为扶贫开发起点的观点认为,新中国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举全国之力进行扶贫工作的历程;以1978年为起点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才出台了具体的扶贫政策,而之前的扶贫工作只是广义上的救济政策。第二,扶贫历史的梳理以阶段划分为主线。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的阶段划分包括二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六阶段等5个不同的划分形式,而以改革开放为起点的阶段划分则包括二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等4个不同的划分形式。

由于学者所运用的理论与解释框架不尽相同,所以选择的节点组合和由此组建的时段也各不相同。根据起点、时间段和划分标准的不同,大致可以梳理出以下两大类。

其一,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的阶段划分主要以扶贫模式、政策转变、经济改革模式、扶贫目的等为标准。首先,在以扶贫模式为标准的划分中,有学者以1949和1978年为界,将新中国的扶贫历史分为个体主义扶贫范式和社会结构扶贫范式两个阶段[95]。有学者以1949、1978和1986年为时间节点,将中国扶贫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平均分配为前提的扶贫与社会救济结合阶段、救济为主的输血式扶贫阶段和开发式扶贫阶段[96][97]。有学者以1949、1978、1994和2011年为时间节点划分为救济式扶贫阶段、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过渡阶段、开发式扶贫普及推进阶段、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阶段[98]。有学者以1949、1978、1986、1994、2001为时间节点,划分为单一性救济式扶贫阶段、区域性救济式扶贫阶段、全国性经济开发式扶贫阶段、参与性综合开发式扶贫阶段、多元性和可持续发展式扶贫阶段[99]。有学者以1949、1978、1986、1994、2001、2012为时间节点,将其划分为农村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通过农村土地制度调整实现大规模扶贫阶段、构建和完善扶贫组织体系和有计划扶贫阶段、大规模减贫的攻坚阶段、中国扶贫开发的转型和深化阶段、精准扶贫阶段[100]。其次,在以扶贫政策的转变为标准的划分中,有学者以1949、1978、1986、1994、2001、2013为时间节点,将中国扶贫划分为保障生存救济式阶段、农村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阶段、集中解决温饱的“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巩固温饱成果的综合扶贫开发阶段、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阶段[101]。有学者以相同的时间节点,将其划定为实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义扶贫战略、实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推动减贫的战略、实施区域开发式扶贫战略、实施综合性扶贫攻坚战略、实施整村推进与“两轮推动”扶贫战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102]。再次,在以经济改革模式为标准的划分中,有学者以1949、1978、1986、2001、2013为时间节点将中国扶贫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义扶贫阶段、体制改革下的大规模缓解贫困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开发式扶贫阶段、21世纪之初的扶贫开发阶段、党的十八大之后的精准扶贫阶段等五个阶段[103]。最后,在以扶贫目的为标准的划分中,有学者以1949、1978、2000、2012为节点,将新中国的扶贫事业划分为以解决贫困根源为主要目标的农村扶贫、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农村扶贫、完善先富带动后富的农村扶贫、以解决深度贫困为主要目标的农村扶贫共四个阶段[104]。有学者以1949、1978、1986、2001、2011为节点,将中国扶贫分为保障生存阶段、体制改革阶段、解决温饱阶段、巩固温饱阶段和全面小康阶段[105][106]。

其二,以改革开放为起点的阶段划分以扶贫模式、政策转变、扶贫目的等为标准。首先,在扶贫模式为标准的划分中,有学者以1978和2011年为节点,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史划分为发展进程中的开发式扶贫和脱贫攻坚期的精准扶贫两个阶段[107]。有学者以1978、1986、1994、2001年为节点,将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扶贫历史划分为救济式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阶段,巩固成果、综合开发阶段或称之为脱贫致富、村级瞄准扶贫开发阶段[108][109][110]。其次,在以扶贫政策转变为标准的划分中,有学者以1978、1986、1994、2001、2010年为节点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事业划分为体制改革带动型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新世纪初农村扶贫和打赢脱贫攻坚共五个阶段[111]。有学者以1978、1986、1994、2001、2010年为节点将其划分为农村制度性变革的减贫效应集中释放、全面改革冲击下确立贫困县减贫新模式、非均衡新格局下的专项扶贫政策创新、区域轮动到联动推进下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模式、连片开发新举措与精准扶贫方略的融合推进共五个阶段[112]。最后,以扶贫目的为标准的划分中,有学者以1978、1992和2012年节点,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扶贫历史分为以发展之名的反贫困阶段、以改革之名的反贫困阶段和以社会之名的反贫困阶段[113]。

以上可以看出,尽管学者们划分的阶段数目不同,但是划分各阶段时间节点的选择大致相同。从现有研究来看,学界所选取的阶段划分的时间节点主要包括1986、1994、2001、2011、2012,而每一个时间节点的选择都具有特殊性意义。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成立,预示着国家扶贫政策正式进入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阶段;1994年新中国出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力争在七年左右时间,解决当时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0年和2011年作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在于国家分别出台了为期十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为国家的扶贫开发确立了指南和方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新中国开始进入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脱贫攻坚战阶段。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共产党扶贫的阶段性划分研究基本处于回溯性研究的范畴。不可否认,回溯性研究的划分可以更加清晰地梳理新中国扶贫各个阶段的历程,但却不可避免地运用现当代的眼光对历史进行审视,使得历史上的努力变成当代成果状态的不成熟阶段或者政策偏离阶段,从而减少了对先前历史阶段的深入研究,更低估了先前历史阶段努力的价值与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研究之特点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的研究中,参与其中的研究者选取不同时空与角度展开分析,取得了一定成就,呈现出了一定的研究特色。

(一)不同领域的合作沟通是反贫困史研究的重要推力

在中国反贫困史研究的大潮中,国家扶贫机构、学术界和出版界都积极参与其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国家扶贫机构各司其职,各尽其力。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专项负责全国的扶贫事宜,并于1993年改组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

(简称“扶贫办”)负责日常工作事宜。扶贫办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与文件解读的图书,以为国家的扶贫工作和扶贫参与者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和问题解答,其中部分属于扶贫史的范畴[114][115][116]。而且,扶贫办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出版了《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6-2019),以记录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战的历程与成就[117][118][119][120]。同时,该中心主办纸质期刊《中国扶贫》和中国扶贫网,在发布扶贫要闻和咨询等信息之外,还设立扶贫论坛来发布扶贫问题的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成果等。传媒平台方面,央视网专门开辟了“扶贫开发”网页,以专门报道扶贫的各项事宜。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网及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建的“中国扶贫在线”,主要职责在于全面及时地发布国家和地方的扶贫政策及动态等相关信息,被称为国家扶贫门户。2021年由中央电视台录制和播出的《摆脱贫困》,全面且具体、生动且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更向世界展示了全球减贫事业中的中国智慧。其次,学术界研究成效显著。受到国家对扶贫政策大力推动的影响,学界对于中国共产党扶贫事业的研究也在近几年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相关论文已经达到上万篇之多。据统计,2014-2020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减贫项目2341项,涉及24个学科,主要集中于管理学、民族问题研究、社会学、应用经济和政治学,其中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学科涉及扶贫问题的研究达36项[121]。最后,出版界积极跟进。相关文化团体和出版机构也在积极参与国家反贫困的研究和出版工作。其中,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的“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是目前唯一一家支持反贫困研究的学术平台,包括政策咨迅、学术研究库、减贫档案库等栏目,共收集4万余篇学术报告,为反贫困工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学界和出版界都在反贫困史的研究中积极贡献自身的努力和智慧,三方也在积极合作并努力实现信息互通。2016年,为推动中国扶贫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工程,选取了中国东西中部地区共104个村庄进行调研,并相继出版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丛书。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是政府、学界、出版界合作的有益尝试,更是中国反贫困史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料。

(二)不同学科研究时段与内容的割裂是反贫困史研究的阻碍因素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的研究涉及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而学者也积极从不同角度探求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不同面相。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的研究成果在学科与研究对象等方面存在彼此孤立的状态。历史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的研究时段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之前,且集中于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内容主要关注对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的考察,包括中国共产党对贫困成因的认识、反贫困的措施和反贫困成效等。政治、经济和社会学者的主要精力在于实践性和应用性研究,对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的研究则主要表现在对反贫困史的政策性梳理和在此基础上的阶段性划分。因此,从学科方面来看,不同学科关注的角度不同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不同学科在反贫困研究中出现的关注时间段和内容的割裂却成为反贫困事业研究进一步发展过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反贫困史资料的收集与编写工作是反贫困史研究的薄弱环节

现阶段,国家扶贫领导部门出台的政策解读性文件,不仅最权威性地阐释了国家政策出台的意向和目的,更为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性依据,也为学界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应用类的学术研究也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趋势,为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借鉴和依据。但是,相对于政策性文件和应用类研究的兴盛,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与实践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仍显薄弱,至今尚未有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的历史资料集出版。所以,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中反贫困史相关的档案文件和民间文献的搜集、对历史参与者的口述访谈与调研等工作依旧有待深入,并且只有将以上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后集结出版,才能够为反贫困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多的材料支撑与事实依据。

(四)与中国社会建设全局的衔接与共融是反贫困史研究的未来之路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反贫困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贫困是针对贫困人群的救济、是对受灾者的援助和灾后重建,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重要组成元素,是三农问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当下,有关反贫困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反贫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联等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而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研究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其他方面之间的衔接与共融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与提高。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可供提升的空间。首先,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的成果是国家扶贫机构、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努力的成果,而各方合作常规化和体制化的实现将更好地推动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的发展。其次,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研究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诸多不同学科的参与,而如何实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合作,延伸不同学科的研究时段并拓宽研究视野,使得各学科不仅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的研究中建立本学科自身的脉络体系,而且能够在合作与借鉴的基础上共同撰写全面系统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是下一步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再次,反贫困史研究是反贫困实践和应用类研究的基础,而反贫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则是反贫困史研究的基础。为应对反贫困史资料收集和编写工作的薄弱环节,学者今后应该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最后,将反贫困史研究统筹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之中,是今后学者努力的重要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进行更为清晰和准确地定位与评析,才能够在后扶贫时代中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与其他社会政策更好地结合,以避免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各自行动而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更好地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救济学者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学者介绍
关系救济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