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科技创新 潜心教书育人 访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研究院教授张志明

2021-01-03 03:36撰文潘丽娅摄影袁丽美术编辑丁国明赵霞
求贤 2021年12期
关键词:虾池光敏剂学生

撰文/潘丽娅 摄影/袁丽 美术编辑/丁国明 赵霞

作为科研工作者,他锚定“双碳”目标,聚焦开发高效人工光合成系统,致力于利用清洁、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作为高校教师,他秉持潜心育人理念,以“重德重能、求实求新”校训为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研究院的战斗堡垒作用……他就是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明。

勇于攻坚克难的科研工作者

初见张志明教授时,他还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处理研究数据,温和、睿智、说起话来条理清晰,是记者见到这位“80 后”学者的第一印象。

热爱科研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谈到科研就会文思充沛、话如泉涌,对所有与专业相关的事物,都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一提起张志明的研究领域,这位年轻的教授侃侃而谈:“大家都知道,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地球总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未来,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将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张志明介绍说,他的研究领域就是通过模拟自然界光合系统获得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作为科研工作者,他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坚持需求导向,力求突破瓶颈。“科学研究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是一件枯燥乏味且常常会‘一无所获’的工作。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从走上科研之路起,张志明就做好了会“走弯路、碰钉子”的心理准备。一项科研选题,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去查文献、反复试验,而得到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但是成功往往就是需要我们从这些失败的案例中找到突破口。”通过反复论证与试验,张志明充分发挥在多酸化学领域的研究积累,创造性地定向构筑了原子精度的立方烷团簇,用以模拟自然界光合系统中水氧化活性中心的结构与功能。将强可见光发色团引入到传统光敏剂中,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吸收能力,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强可见光吸收和长激发态寿命的高效光敏剂,有望替代已使用半个世纪的传统贵金属光敏剂,提升人工光合成效率。从配位化学出发,联合共配位策略与限域生长策略将催化剂与光敏剂共同组装,发挥多组分之间的高效协同,以CO2为原料首次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一步光催化羰基化偶联反应,用于著名降酯类药物非诺贝特的光合成。相关科研得到了国内外学术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并顺利发表在Nature Comm、J.Am.Chem.Soc和Angew.Chem 等国际顶级期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用科技服务社会

张志明不仅关注基础研究,还一心扑在科技服务社会上。他认为,科研成果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科研成果要能够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对国计民生发挥作用。

太阳能驱动的污水处理也一直是张志明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他以团簇、金属氧化物与多孔碳为载体,实现单原子催化剂控制成核与批量合成,用于太阳能驱动的污水处理。为了更好地验证这一理论,在天津理工大学明理湖边、人人绕路而行的污水沟旁,常常会见到张志明取水搞试验的身影。张志明从不同水源地里取回水样,调控各项组分的比例,在不断努力下,开发了催化剂@吸光材料复合光催化剂,用于太阳能驱动的污水处理与速效杀菌,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前不久,我们在市郊一个废弃的污水池做了一个试验,以复合光催化剂进行污水处理,结果非常理想。”张志明说,试验前,污水池中氨氮含量达到了45毫克/升。经过处理后,氨氮含量降低到2—4 毫克/升。

为了进一步测验催化剂的净化效果,张志明还联系了水产养殖户,借用他们的养虾池开展实验。张志明介绍说,水产养殖沉入池底的饲料、水产生物的排泄物与动植物死亡,都会导致氨氮含量过高,轻则影响养殖水产的正常生长,重则会造成死亡,将可能导致经济严重受损。张志明将催化剂投入养虾池中,池水经过净化后,氨氮含量降至0.2 毫克/升,达到国家规定的养殖水质标准。

“虽然净化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我们还想将净化成本再降低。”张志明介绍说,“经过计算,以养虾池为例,净化一亩虾池的成本大概在100 元以上,这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并不算低。将催化剂成本进一步降低到20—30 元,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潜心育人的贴心导师

张志明在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同时,更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张志明始终践行“授人以渔”的原则。作为青年教师,他主动要求承担学院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坚持将学术前沿应用于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与钻研热情。在论文写作上,他经常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课题、撰写文章,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低年级学生写论文没有经验,他不厌其烦,一丝不苟地仔细修改,包括图的大小、标点符号、语法关系等,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课题组每个学生的论文至少在他手里都要亲手改动十几甚至几十稿。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教学和科研不能正常开展的情况,张志明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要求,与课题组研究生保持密切联系。每周一上午与研究生固定召开“网络研讨会”,根据学生年级与研究进展,分成不同小组,开展文献学习、数据分析与论文修改,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为疫情而影响学业。当得知一位学生因家里没有电脑导致在家无法查阅文献、撰写论文时,他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邮寄给学生。学生返校后,他经常性地与学生谈心谈话,在指导学生科研和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调适和品格养成。

在张志明的培育和指导下,他的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类实践训练,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省“挑战杯”一等奖、二等奖,“家曦杯”一等奖;指导研究生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奖学金,明理奖学金等;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与博士后成为高校青年学术骨干。

张志明对学生的关心,还体现在科研和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每天清晨,他常常是第一个到达实验室,查看过夜的设备安全、学生实验的难点。一天实验工作结束后,他往往也是最后一个检查关闭各项仪器设备后才离开;实验室装修后,他担心装修残留,第一时间买来活性炭吸附包、甲醛测试盒、各种绿植;为课题组的学生购置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经常组织大家一起锻炼身体……在学生们的眼里,张志明是贴心导师,也是科研路上一起攻坚克难的好战友。

付出的汗水总会得到回报。多年来,张志明先后获得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天津市杰青等项目资助;入选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天津青年创新能手、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谈到获得的荣誉,张志明露出谦逊的笑容:“能够研究出有益于社会的科研成果,能够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我最大愿望!”

猜你喜欢
虾池光敏剂学生
溶酶体靶向吲哚氟硼二吡咯光敏剂的合成、双光子荧光成像及光动力治疗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引导下光动力疗法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2亩虾池,一年赚80万!造造成功,这个养虾人震惊了业界
利用虾池培育花蛤苗试验分析
牛奶光氧化研究进展
南美白对虾淡化及养殖技术试验的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光催化还原CO2体系的研究
学生写话
青虾池高效利用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