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34名。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AS抑郁、SDS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优质组患者SAS抑郁、SDS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基础护理基础上能明显降低患者SAS抑郁、SDS焦虑,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 优质护理;妇科护理;效果
妇科疾病一直以来都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类目繁多,治疗方法不一,而护理干预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常规护理干预对妇科疾病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欠佳。优质护理由我国卫生部2010年提出这一概念。随着优质护理在各学科中不断的发展与推广,被各大医院用于护理服务中。有研究表明,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研究将优质护理用于妇科患者护理中,旨在探讨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34名。常规组年龄分布:29~70岁,计算均值以示:(48.21±12.60)岁,疾病分布:子宫肌瘤14例、子宫息肉12例、子宫腺肌瘤8例、病程(1.32±0.53)年,首次就诊24例,学历:初中及以下9例、初中以上25例,经济收入:4000元及以下7例、4000元及以上27例。优质组年龄分布:28~71岁,计算均值以示:(49.32±13.11)岁,疾病分布:子宫肌瘤15例、子宫息肉12例、子宫腺肌瘤7例、病程(1.25±0.51)年,首次就诊22例,学历:初中及以下7例、初中以上27例,经济收入:4000元及以下6例、4000元及以上28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分布、病程、学历、经济收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为良性肿瘤患者;(2)沟通无障碍者;(3)无其他严重疾病者。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者;(2)生活不能自理者。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入院指导,评估病情(生命体征、体质量、临床表现等),填写入院须知,监测生命体征。基础护理、日间护理、生活护理等,特殊护理,阴道清洁护理,病房通风消毒等。
优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优质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亲情服务、精诚关爱的服务理念。①建立优质管理小组,妇科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成员由护理人员组成,负责完善优质护理制度,建立工作职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健康知识宣教,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查对等。②入院后,用微笑式服务接诊,耐心引导患者做各项检查,及时了解患者家庭与自身,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工作,保持清洁、卫生,适宜温湿度,通风等情况,提高患者舒适度。③心理护理,患者多数心理不适是由疾病导致,尤其是手术治疗者忧虑治療效果、费用、并发症等原因出现不良情绪,如抑郁、疑心、焦虑等。耐心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患者不同的教育程度用患者能理解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治疗信心,及时告知疾病和治疗的动态信息,减缓患者负面情绪。④生活护理,注意患者饮食摄入情况,依据患者自身状况及病情进展情况,科学合理指导膳食搭配和营养摄入,保证营养摄入量。⑤手术护理,术前健康宣教询问病史,讲解手术注意事项、麻醉方式和手术过程,消除患恐惧心理,放松配合手术。术前 12 h 禁食水,备皮,准备手术;术后8 h内禁食,静脉补液,保持呼吸畅通,防止呕吐,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嘱卧床休养,避免翻身等动作增加腹压。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有无渗血、阴道是否流血及疼痛情况、尿量、尿液颜色等,若出现不适症状立刻通知医生。无不良反应可进食流质食物,少量多餐、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不易肠胀气食物。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过渡到半流质、普通饮食。⑥阴部护理:清洗患者腹部、阴部时用碘伏轻擦拭消毒皮肤,并询问患者是否不适及是否需要某些帮助,鼓励患者,2次/d,避免术后伤口感染,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协助翻身。⑦药品风险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意识与风险意识,强化安全预防和管理,加强患者安全用药教学宣教工作,包括药品服用安全、注意事项等。⑧出院前护理: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心理状态等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导工作及出院注意事项等。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SAS抑郁、SDS焦虑评分,采用SAS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评定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变化,各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低,心理状况越好,反则越差。
(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表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态度、护理方式、护理人员仪表、语言、环境、卫生等60个题,由患者、家属评分。总分60分,60~50分为非常满意,49~40分较满意,<39分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
(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C30)比较,主要内容包括机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功能、物质功能,每内容又包括4个小内容,共30题,每题1~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统计学SPSS20.0完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x±s)和%表述,t和χ²来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SAS抑郁、SDS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抑郁、SDS焦虑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抑郁、SDS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优质组患者SAS抑郁、SDS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质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优质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妇科护理是提高妇科疾病疗效的重要手段。优质护理以医院护理措施的优质化管理措施,主要消除影响护理安全因素,解决护理问题,加强健康宣教。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为工作首位,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制定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科学、人文关怀的护理。多数患者因疾病出现不良情绪,降低治疗积极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大量研究表明,临床上有绝大多数的患者因疾病而降低自信心,引发焦虑情绪,影响疗效。优质护理为保障患者心理健康,营造愉快舒心、良好环境的病房,告知治疗过程,从而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
有研究对首次患妇科疾病的女性调查发现,经治疗后女性,因护理不到位,出现病情复发或炎症疾病。优质护理为预防该类情况发生,对女性阴道做特定护理及健康宣教,极大程度降低病情复发或炎症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有研究指出饮食护理在提高治疗效果中有重要作用。优质护理在患者术前、术后均有饮食注意事项。优质护理服务和过硬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优质护理在以往其他学科实践以来,取得了较好护理效果,受到一致好评。优质护理在妇科护理中,从患者入院起用耐心、温和的语言展开工作,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使其感到尊重、重视、关怀,提高信任度,从而增加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工作。优质护理从各方面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多从细节出发,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机体恢复。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妇科相关知识,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改正以往不正确习惯或行为。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优质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SAS抑郁、SDS焦虑,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基础护理基础上能明显降低患者SAS抑郁、SDS焦虑,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在妇科疾病领域中有良好的促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趙虹, 杨涛.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18(5):631-632.
[2] 景媛, 李艳. 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先兆子痫发生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14(1):96-97.
[3] 宋晓聪, 柏璐. 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 2020, 26(3):535-536.
[4] 廖薇, 林亚娟, 赵杰. 优质护理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20, 34(2):315-317.
[5] 罗丹. 妊高症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 8(4):168-168.
[6] 戴玉, 周利华, 陈芹. 近20年我国妇科肿瘤护理相关研究的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5):5-8.
[7] 周文营, 陈洪平. 优质护理干预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 8(3):100-100.
[8] 杨烜, 李奕莲. 干预化护理方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5):161-162.
[9]齐福莲. 优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4):168-170.
[10]韩学娟, 户志银. 优质护理干预对于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S2):230-232.
作者简介:姓名:韦宇萍(1974年01月出生),性别:女,民族:壮族,广西马山县人,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中医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