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明
【摘要】目的:对儿科医生如何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患儿例数为40例,研究时间起止为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需要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情况进行分析,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为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结果:治疗4d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临床指标均恢复正常的为35例,其治疗有效率高达87.5%,其平均治疗时间为(5.33±0.29)d。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为11例,发生率为27.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乏力、低血钾等,但是上述不良反应在患儿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儿科的临床治疗中,会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也较为轻微,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患儿情况,合理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儿内科;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特别是儿科中。该药物虽然可达到抗炎,抗过敏,抗休克,抗纤维化等作用,但是又存在一些副作用,而对于小儿内科临床使用中如何合理应用该药物趋利避害,就成为临床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本次研究主要对儿科医生如何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讨论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儿例数为40例,研究时间起止为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以上研究的患儿中,男性为22例,女性为18例,年龄分布在2~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6±1.12岁,在以上患儿的疾病类型中,包括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过敏性紫癜、儿童类风湿、麻疹等。患儿之间的临床资料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同时,本次研究中,患儿的家长均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存在严重恶性肿瘤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过敏者。
1.2方法
需要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情况进行分析,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常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为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其中可的松为天然激素,具有盐激素糖激素的活动力,口服剂量应控制在4毫克左右,作为补充替代疗法制剂;而氢化可的松也属于天然激素,是肾上腺皮质的主要产物,口服剂量在4~8毫克,注射制剂多为醇溶液。进行静脉滴注,但是对于醇溶液存在禁忌症者,则不可注射治疗;泼尼松和尼泼尼松龙属于人工合成激素,抗炎效果较高,其副作用则为红色皮疹、出汗、瘙痒等,用量为1~2毫克;甲基泼尼松龙其抗炎、抗过敏作用均较强,不会引起钠潴留,但是会引发下肢痉挛,临床常用量为1~2毫克;地塞米松抗炎作用是氢化可的松的30~40倍,临床副作用较小,不会产生水钠储留,但是在使用后食欲和体重会增加,临床常用量为0.35~0.3毫克。
1.3观察范围
分析上述患儿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中的效果。
分析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以及(n/%)的形式表达,并采用X2和t进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上述患儿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中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40例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4d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临床指标均恢复正常的为35例,其治疗有效率高达87.5%,其平均治疗时间为(5.33±0.29)d。
2.2分析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在表1中看出,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为11例,发生率为27.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乏力、低血钾等,但是上述不良反应在患儿停药后均自行消失。
3讨论
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的使用各种类型的药物,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在对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激素的疗程有一定分析,在正常情况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为1~3日,最多不可超过5日。特别是小儿,其年龄较小,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不够完善,因此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更高,如果偶然出现过敏性疾病,可选择抗炎、抗过敏作用高,不良反应小药物进行给药。
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选择也很重要,按照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效激素、中效激素以及长效激素,其中短效激素包括可的松、氢化可地松;中效激素为泼尼松、泼尼松龙以及甲基泼尼龙松;长效激素则为地塞米松以及贝塔米松等。其中长效激素的抗炎效果较强,作用时间较长,但是对患儿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危害比较严重,因此在长期用药选择方面则不建议使用,只可作为临时性用药,而在慢性治疗的疾病中则不可使用长效激素。
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对于儿科的激素药物选择,主要以中效激素为主,常用的为泼尼松、泼尼松龙以及甲基泼尼龙松,例如,松泼尼松属于前体药,进入体内后需在肝脏代谢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其生物活性,因此如果患儿的肝脏代谢正常,可选用该药物;如果患儿不能口服治疗,需要实施静脉注射,则选择甲基泼尼龙。
而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治疗4d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临床指标均恢复正常的为35例,其治疗有效率高达87.5%,其平均治疗时间为(5.33±0.29)d。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为11例,发生率为27.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乏力、低血钾等,但是上述不良反应在患儿停药后均自行消失。充分证实,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儿科的临床治疗中,会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也较为轻微,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患兒情况,合理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华,赵雨芳,叶君红.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07):795-797+801.
[2]周瑜姝. 临床药师对儿科糖皮质激素类雾化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6):29-30.5B65C9AF-E5D3-47E8-BA69-4F5E7B211259